首页 > 祖师文库

第七章 重颂(中) | 《〈普贤行愿品〉心要 》

作者:释净天
介绍:“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为有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等正觉。大悲心从哪里体现呢?大悲心就是要度众生,成就众生就是大悲心。

第七章 重颂(中)


第一节 恒顺众生(一)

第九大愿 恒顺众生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 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 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 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 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 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 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 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 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 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 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 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 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 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 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 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 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 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 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 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九者恒顺众生,是佛的大慈悲对众生的特别关心。九者恒顺众生文很长,这个重颂也是十大愿王里最长的一颂了,共有二十五颂。为什么九者恒顺众生重颂这么长?“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为有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等正觉。大悲心从哪里体现呢?大悲心就是要度众生,成就众生就是大悲心。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因为大菩提心、大慈悲心度众生成佛,一切菩萨要没有大菩提心,不能用大慈悲心度众生的话,永远不得成佛。因为菩萨悯念一切众生,以大慈悲心方便善巧度众生,由大悲心生菩提心,以菩提心成正等正觉。这个文不深,但是很长,里面净是大神通,大神妙功德。

        九者恒顺众生,“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我经常随顺众生就是利益众生,利益多长时间?“尽于未来一切劫”。未来劫是没有完的时间,尽未来劫常利众生,怎么利益众生呢?“恒修普贤广大行”。恒久地修行普贤十大愿王,十大愿每一个愿都是利益众生的。“圆满无上大菩提”,修行干啥呢?修行为的就是圆满无上菩提涅槃。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出家人相互叫道友,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叫莲友,参禅的人叫同参,共同参禅。菩萨行菩萨道时,“所有与我同行者”,与我同修普贤行的人,“于一切处同集会”,发愿在一切处常常遇到这些好朋友,遇到这些好同参,修普贤行,我帮助你,你帮助我。

        “身口意业皆同等”,身口意断十恶、修十善,三轮体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大家都是断十恶修十善的,没有一个不是身口意业同等地断十恶、修十善。“一切行愿同修学”,这个说普贤行愿不多不少十条,每一条含无量义。这已经说了两个颂子了。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我是这样子,你也是这样子,百千万学佛的人都是这样子。“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愿大善知识、大菩萨常常跟我聚会到一块,你跟这些大善知识、菩萨不聚会,与恶业众生聚会到一块就要起烦恼、造罪了。“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造罪是身口意,修十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都离不了身口意。同参道友心同意合,一切的苦行,一切的大愿力同学、同修,是先学后修。这个地方“同修学”是文字的变化,说“同学修”有些别扭,同修学就顺当。

        我所有的行愿都是利益一切诸众生,利益一切善知识。

        可是“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呢?还有善知识超过我的,神通智慧超过我,处处利益我,“为我显示普贤行”。他的功德大,福德智慧大,神通大,能以方便给我显示普贤行,教我更多的修学办法,我要向他学习。“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这是发愿了,愿这些大善知识常常与我集会,对我要常生欢喜心,愿意跟我在一块了。善知识要是讨厌我,他就要远离我的。所以,愿一切善知识与我同集会,还对我常生欢喜心。不能光叫人家欢喜你,你也要恭敬一切善知识,把一切善知识当佛菩萨供养,他就欢喜你了。光想沾人家的光,一点儿亏都不吃,那善知识是不会欢喜你的。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普贤菩萨说的这些法语听起来,都是我们沾人家的光。光沾人家的光是不行的啦,你把它反过来,“我愿与一切的众生常集会,我要对众生常生欢喜心”。你这么做就是因,对方常欢喜就是果。文字听起来光利益我,反过来我愿意亲近善知识,我不胡乱跑了,遇到一个善知识,尽形寿、一辈子都要常亲近、供养、依教奉行,叫一切善知识都欢喜我,要这样子的。你看这个文好像是光沾人家的光,人家为啥欢喜你?有因果的,我对待人常恭敬,常供养,依教奉行,人家就欢喜我,你对待人不欢喜,人家就不欢喜你了。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发愿常见一切诸佛,常见每一个佛都被诸大菩萨海会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对待佛,对待诸大菩萨大兴供养,供养多长时间呢?“尽未来劫无疲厌”。“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佛给你说法你接受了没有呢?接受了。诸佛所说的法都是微妙法,听了法以后自己依法修行,然后讲经说法利益一切众生。菩提行就是普贤行,十大愿王,每一个大愿都利益众生。这是八者常随佛学,面积大得很,就这么学。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向佛学,学什么?学“究竟清净普贤道”。要依教奉行普贤十大愿王,一点儿都不要违背,违背了就不清净了。要完全按照普贤十大愿王的圣道“尽未来劫”不断地修习。这就不是说修个百劫、万劫、千万劫的,时间到了我就不修了。尽未来劫是没有时间限的,也就是要在无穷无尽的劫数中恒常修习,永无止境。照这个样子学,这个样子修,就会“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怎么是“诸有中”呢?众生都是有了,如三有、四有、九有等。在一切万类众生里面“所修福智恒无尽”,利益众生就是修福,绝对要有大智慧才能够利益众生,就是要悲智双运了。你没有智慧不能利益众生的啦,没有福也不能利益众生。

        悲智双运者,悲,利益众生就是大慈悲,有大慈悲还得要有福,比如说无量众生饿肚子,你说:“我发大慈悲心,拿百味饮食供养无量的众生。”你没有福,自己都饿着肚子,拿啥给众生吃?所以菩萨一定要修福。智,就是大智慧。有钱的人舍不得,他就是有福没有智慧。因为有福、有大智慧才能舍得,所以“所修福智恒无尽”,永远地利益众生。悲智双运了,跟人的两个脚一样的,一个是大智慧,一个大慈悲。观音菩萨千手就是大慈大悲,千眼就是大智慧。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都要有大智慧,都要有大慈悲。


第二节 恒顺众生(二)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这是九者恒顺众生的开头,那么咋个恒顺众生呢?“定慧方便及解脱”,要修定、修慧,一定要有大智慧,才能方便善巧。方便善巧是由智慧里面开出来的,没有方便善巧,死呆板是不行的。要方便善巧做善法,不要做恶法。比如打妄语,你打的是善妄语,是利益众生的妄语,这就叫方便善巧波罗蜜。因为你方便善巧打妄语是善,不是恶,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不是恼害一切众生的,这就叫方便善巧波罗蜜。修这个方便善巧波罗蜜的善法,才能出生死苦海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你这样修是解脱法,解脱了才能出生死苦海,才能够成佛。所以“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恒顺众生度众生,由这样子度众生就能得到无尽无边的功德藏。

        无尽藏多得很,也好懂。普见诸佛无尽藏,诸佛要说法;总持不忘无尽藏,无量的诸佛各说一个法门,无量的佛说了无量的法门,同时记住不得忘;深智妙辩无尽藏,大深的智慧,给众生说法,妙辩无穷。如果能够照这样修行利益众生就能“获诸无尽功德藏”。前面是身体的一毛孔能容法界,身体是正报。《楞严经》里有“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于一毛端现宝王刹”眉毛尖上就是一毛端,现宝王刹就是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不光是阿弥陀佛,莲池海会无量的诸大菩萨海会围绕;“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在那一微尘中又有诸佛海会,一个佛有无量的菩萨、声闻、缘觉海会围绕。

        在这里一微尘中还不是一个佛转大法轮,“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一微尘中有十方世界微尘数的诸佛,看你信不信?这就是拿心作比喻,众生的心没有体相,每一个众生的心都犹如微尘,甚至连微尘那么一点大小的心体也没有的,完全是虚空。心的大作用是什么呢?心能观想十方法界,观想到极乐世界广大无边,观想到琉璃佛世界也广大无边,观想到十方法界中每一个佛的国土世界都是广大无边。你观想十方无尽法界,观想到了,无尽的法界就在你的心中了,这就是“于一尘中尘数佛”,你这一个心体容法界。

        “无尽法界尘亦然”,虚空世界无量,无穷尽的国土世界都磨成微尘,这一个微尘容法界,所有的微尘都容法界。这就是我的心容法界,你们的心也容法界。不光是你我的心容法界,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心体都是一样,都有这么大的作用。“深信诸佛皆充满”,还要深心相信佛是充满无尽法界的。这个道理比较好懂,也不好懂。

        真正说微尘,“一尘中有尘数刹”,你听一听,这一微尘中有世界微尘数的国土世界;“一一刹有难思佛”,然后说每一个佛的国土又有世界微尘数的诸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每一个佛又有广阔无边的大海会围绕;“我见恒演菩提行,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这个境界咋个相信?这就是入法界品。就比如说咱们到了上海,见到海了,朝东一望,无边的大海。四十二品无明,破一品无明就到了海的边上,破三品、五品无明等于是朝海里头走了三百里、五百里。四十二品无明,你破了十品、二十品无明,境界就更广大了。这个境界你见不到,不敢疑惑,不敢诽谤,一定要相信。要相信一微尘中又有世界微尘数的刹,刹就是广大世界。每一个刹中又有难思的佛,不可思议的佛多得很,不是一个,两个。

        “一一佛处众会中”,每一个佛都有海会围绕。“我见恒演菩提行”,我见到佛常常演说菩提行,什么是菩提行?十大愿王就是菩提行。“普尽十方诸刹海”,这一个佛的国土是这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世界诸佛国土都如海洋一样广大无边,这是说国土世界微尘的妙用。“一一毛端三世海”,然后说正报身体的毛孔。三世海,过去的法界是这样子,现在的法界是这样子,未来的法界也是这样子。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佛海是多得不得了,佛的国土海也是多得不得了。咋办呢?“我遍修行经劫海”,不是一个身子在一个佛前修,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世界,所有的佛会普遍都有我,极乐世界有我,药师佛的琉璃世界也有我,十方遍法界都有我。我在那儿干啥呢?修行经劫海,修福德修智慧,修十波罗蜜,修普贤十大愿王,普遍修行多长时间?嗨,世界微尘数的经劫海。把世界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个大劫,劫海都是无量无边的。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一切诸佛的语言都是清净的,都是十善的法音,不夹杂一点恶法,都是三轮体空的语言,三轮要不空,语言就不清净了。佛的口业清净,都是十善业。每一个佛发出的音声都是充满虚空法界,没有障碍的。佛一音说法,万类得解,一切万类众生都能听懂佛说法的音声。“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这是佛广大的神通。

        这一段文是说身土无碍,身体和国土没有障碍的。一微尘中有无量的诸佛在转法轮,一微尘是世界,佛身都是正报,依正无碍。依是国土世界,正是身体,都没有障碍。一个世界容无量的世界,这个世界大得很,而这个地方是一个微尘容无量诸佛世界。这个真是讲不了,那咋办?我们的心是无障碍的,可是我们凡夫是呆板的。同样的,如果认为我这个心是活动的,想什么都想到了,砖头瓦块是死的,是无情的,它不会想,这就错了。

        有个怡山文,要说怡山祖师的公案,那长得很,就不讲了。他那个《怡山发愿文》最后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情就是有情众生,无情就是国土世界。普遍都认为有情成佛,无情不能成佛。不是那么讲的,他说的是“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有情是众生成佛,无情是国土成佛。在三十年前对于无情成佛的道理,我讲不了。过了三十年以后,我在宝光寺讲经讲了七年,上午两个半钟头,下午两个半钟头,这是五个钟头,我一讲就忘掉时间了,说是两个半钟头,我一讲就是三个钟头。没有佛学院的时候是这样讲,后来佛学院成立了,还请我到佛学院讲课,这咋搞呢?晚上给大众讲两个半至三个钟头一堂课。

        因为长期害病,我有个皈依弟子是做生意的,由四川到西藏做生意,他给我买了一大包冬虫夏草。我打开一看尽是虫子,我说:“我吃素呢,你这是叫我开斋呢?”他说:“不是虫子,这叫冬虫夏草,是草药,不是虫子。这个冬虫夏草到夏天就长苗,开花,还结果。秋天去采这个草药的时候,叶子没有落完赶快去挖,就把冬虫夏草挖出来了。如果等叶子落完,杆子干了去挖就没有了,虫草的根变成虫子,在土里就跑了。等到第二年大春,它又长了芽,又长叶子,不会动了。”我把冬虫草尝了一点儿,甜甜的,还好吃。

        这一下明白了“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我们是有情,冬虫夏草呢?是有情还是无情,它夏天就变成草草了,冬天变成活虫子在地里跑。它既然是个草,变成虫子就是有情,正在活着的时候还是有命的。我们这个身体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我们的这个身体活着会出气是有情,一口气一断跟死东西一样,就是无情啦。现在科学发达了才晓得,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就说过,我们这个身体就是虫的世界,《华严经》里面就有。

        菩萨吃饭的时候不起贪心,也无分别心。我们众生吃饭是这个菜好吃就多吃,那个饭好吃就多吃,不好吃就不吃。这是你没有慈悲心。《华严经》里面讲菩萨吃饭,没有贪心,不是为“我”吃饭。菩萨的大悲心观察到自己身上有八万四千户虫,光户头就八万四千,一户里面三个、五个虫,还有十个、二十个虫的。我们的这个身体是虫世界,现在的科学也证明了。抽出一点血,血液里面有很多虫子;我们身上的骨肉都是虫子凝结的,身上的骨头如果断了,骨头里面的虫子会把骨头凝结得长到一块儿;身体的肉,哪里长了疮,贴些药,虫子会让生疮的地方愈合到一块,长出新的肉来。我们这个身体就是物质,就是虫世界。不但人的身体是虫世界,一切动物,猪、狗、牛、羊,这些动物的骨肉都是虫子凝结到一块而生成的,一死都成了物质。

        要知道,我的心能容法界,你们的心都能容法界,这是有情的心的作用。说一成一切成,你修成了,物质也成佛,咋个也成佛?《妙法莲华经》说:“读诵《妙法莲华经》的人,死了以后舌头不烂,尸首不烂。”有好几个老修行给徒弟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装到缸里面。埋到土里,三年以后打开看看,看看尸首坏了没有。没有坏就装金供起来,坏了就算了。”三年以后打开一看身体不烂,他修行的功德让肉体不坏。这就是说一个修行人修得好了,死了以后肉体不坏。南华寺六祖大师肉体都几千年了不坏。

        一成一切成是啥道理?依照佛的法修行,修到见惑断了开天眼,把思惑断了开智慧眼,一成一切成是修成了,有大神通,身土无碍,身体修成了,连国土都成了,这是小成就。大成就是阿弥陀佛修成了佛,极乐世界也成了佛。阿弥陀佛的身体是正报,有情身;极乐世界是国土,属于无情。

        阿弥陀佛成了佛,国土也成了佛,咋个成了佛?楼阁、宫殿、宝树、罗网犹如明镜,照见十方诸佛世界诸佛说法,眼睛能见到,耳朵能听到。

        现在有了电视了,这个就不难懂了。电视里面有人,电视里的人说话的音声也能听到。阿弥陀佛成佛了,极乐世界的国土也成了佛,犹如明镜映现十方世界,诸佛说法,眼睛能够见到,诸佛说法的音声,耳朵也能听见。

        一微尘里面含无量法界,这一点是不好讲,也不好懂,一微尘里面一个佛都容不进去嘛,怎么能容无量的法界?无量的法界,每一个法界都有佛,还海会围绕,佛还说法,不好懂,不好讲。那么我们信不信?要深信诸佛皆充满,一定要深信,你要疑惑了就不是深信了。这个怎么解释呢?你就这样想:“我是凡夫,这不是我的智慧和心量所能够接受的。佛菩萨得了大解脱,大自在,其神力就是这样的。”

        再作个比喻,电视机没有多大一点,一下子把太虚空都影现出来了。太虚空里面的飞机在飞。日本打仗的时候,一来几十架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几千架飞机在虚空里打仗。电视就那么大一点,在里面能看见太虚空,能看见几千架飞机。虚空大,电视机小,电视机连一架飞机也容不下么!只是作这么个比喻。比喻啥呢?一微尘中有微尘数的佛,这是小容大的道理。下面给大家简单说几个故事听一下。

        《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亲近弥勒菩萨时,弥勒住的是大得很的宝楼阁宫殿,善财童子到了宝楼阁宫殿后,门锁着呢,弥勒菩萨没在。等了一会儿弥勒菩萨回来了,带了无量的眷属。弥勒菩萨见了善财童子,多方地赞叹善财童子。善财童子礼拜弥勒,并赞叹弥勒菩萨,赞叹了很多的善语。然后,弥勒向楼阁一弹指,门开了。一进楼阁,楼阁里面涵容法界,广大无边。善财童子看到无边法界有无量的诸佛,他就拜了,一拜下去身体遍满法界,简单说就是这样的。善财童子入弥勒的楼阁比微尘大,法界也就大了;再说海印三昧吧,海体更大,能映现太虚空,虚空法界就更大了。弥勒楼阁比海就又小得多了。

        再说说维摩诘居士的丈室,维摩诘居士的丈室,方方一丈大,文殊菩萨带了八万四千菩萨、罗汉集聚在这个丈室里面。后来,维摩诘居士又借了八万四千高大的狮子宝座放在这间房子里头。这个还没有说一尘中有微尘数的佛,这是小容大的道理。弥勒楼阁含法界,维摩诘的丈室也含法界。方丈和尚住的房子叫方丈室,是个啥意思呢?维摩诘居士的房子方方一丈,能转大法轮、作佛事。方丈和尚住的方丈室犹如维摩诘居士的丈室一样,也是可以容法界的。

        再进一步,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叫摩耶夫人。小乘经里面没有胎藏界这一条,《华严经》里面有。小乘里只一个释迦牟尼佛入母胎,大乘《华严经》里就是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亲近的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有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有一段里头说“释迦牟尼佛入母胎带了世界微尘数的眷属”,你听听,世界微尘数的眷属同入母胎。释迦牟尼佛在母胎中为世界微尘数的诸大菩萨、声闻、缘觉转大法轮,摩耶夫人的肚皮要比丈室小得多了。

        然后再缩小:“于一毛端现宝王刹”,一个眉毛尖尖就是一毫端,现宝王刹呢,宝王刹就是极乐世界,宝王就是佛,刹是国土,一个佛有广大的国土世界。“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坐微尘里转大法轮还是说的一个佛的国土。一个毫端现一个佛的国土世界,不稀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就不是那样啦。“于一尘中尘数佛”,一个微尘中有世界微尘数的佛,不是一个微尘有一个佛,起大变化了。“各处菩萨众会中”,每一个佛又广大海会围绕;并且不是一个微尘是这样,而是“无尽法界尘依然,深信诸佛皆充满”。我们要相信这个道理,相信华严,这样就把最高的大法善根种下了,将来感的果就是华严海会。

        善财童子入了法界以后,所见到的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法界里面的善知识,都知道法界无碍的道理。善财童子是真正相信的,我们现在光是理论上谈一谈,入法界的事实还见不到,我们只能是先种下善根再说。《华严经》留在人间就是为给我们凡夫种下善根,扩大我们的心量,能够相信法界无量大的胜义。种下这个胜因,有了这个因,将来就会感得入法界的果。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这是国土和身体,即依正二报是合一的。“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见到那么多的佛的国土,每一个佛的国土里都有我,遍满虚空法界都有我在亲近诸佛,都有我在经过无量劫地修行。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九者恒顺众生中的这段文就跟常随佛学的文是一样的。你没有能力就不能恒顺众生,所以要经常亲近一切诸佛,闻听诸佛一切微妙的法音。每一个佛都是“一言具众音声海”,意思是说每一个佛都是随着众生的语言而说法,佛的一言具足万类众生的音声。“随诸众生意乐音”,随着众生爱听的那个音声,“一一流佛辩才海”,佛的无量妙法音,佛的无量妙辩才,咋样说人都爱听。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如来就是一切诸佛。“于彼无尽语言海”,每一个佛语言海都是无量无边无穷尽的。“恒转理趣妙法论”,常常地转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我用深妙的普贤智慧都能入到这个法会中来,眼睛能见到佛,耳朵能听到佛的法音。

        咱们是过去的事晓得,现在的事正在经历的也可以晓得,未来就不知道了。而佛的神妙是“我能深入于未来”,未来多长时间?“尽一切劫为一念”,未来的劫数没有完的时候。而普贤菩萨的大神通自在的愿力,能将未来无量无尽的一切劫容纳于一念之中。一念能知道未来无量的劫,这是心力的大神通。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普贤菩萨就这么大的神通,一念普观三世。“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人师子就是佛了。九者恒顺众生,就是要有这么大的福德智慧,要有这么大的神通来恒顺众生,利益众生。咱们现在也就种点儿大乘的因,不要迷惑。鬼神离我们很近很近的,鬼神的境界我们都不晓得,更不要说等觉菩萨的境界了,那得离我们有多远啊?他为什么要说出这个境界呢?是叫我们种善根呀!你知道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我们没有办法达到,能相信就好了,千万不敢诽谤。


第三节 恒顺众生(三)

        《普贤行愿品》九者恒顺众生,讲到“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一个佛的音声、语言是无穷尽的,三世诸佛说法的音声、语言都是无穷尽的。“恒转理趣妙法轮”,常常讲说佛法的理趣,转佛深妙的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我学普贤菩萨有深广的智慧力量,“普能入”就是诸佛的语言我完全都能学得到,跟佛一样的。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未来的劫是无尽的,一念知三世。一念就是一刹那,能知过去、现在、未来无量诸佛国土、众生国土,没有不知道的。说大神通,唯有佛果的神通大得不可说。“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这就是佛果的神通大自在。啥是大自在?这就叫大自在,就是不被空间、时间或者国土障碍的大自在。成了佛,就有这样无量的大自在。

        比如说四十二品无明,破一品无明就得十大自在,不过在未证究竟佛果之前,所得到的十大自在都是有限量的。破一品无明,十大自在只能周遍百佛世界;破两品无明,十大自在周遍千佛世界;破三品无明,十大自在周遍万佛世界……由这样子四十二品无明破尽,成就究竟的佛果以后,十大自在就周遍尽虚空遍法界,充满时间和空间。

        所以,“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是佛的境界,不是破一品无明、两品无明、三品无明就能达到这个境界的。四十二品无明破尽,成了佛,才能达到“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的圣境,能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劫。一刹那间把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完全了解了,这是佛的智慧。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我以普贤菩萨的大神通愿力,在一秒钟的时间,能见到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一切。“人师子”是个比喻,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吼一声,群兽都趴下伏地了,吓得不敢动了。这就是比喻佛是人中的狮子王,佛说法的时候,天、龙、魔王都会依教奉行,不敢违背的。诸魔外道没有反对佛的,这就好比是狮子吼一声,群兽都伏地不敢动了。“所有一切人师子”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作个比喻就是人中的狮子,是赞叹佛的功德。

        这就是九者恒顺众生的文,恒顺众生就要有像狮子那样大的威力。成了佛以后,十大自在的法身就有了一个威逼身。怎么叫威逼身?佛说法教化善众生,天魔外道是不善的,他反对佛,你说的再好,他不听你的。天魔外道都有他的威力,佛现了大威逼相比他厉害千万倍,他一见就害怕了,佛说法他就依教奉行,不敢违背了。天魔外道本来不信佛,佛以威力把他们折服了,再用大慈大悲,善巧方便给他们说善妙法,不但使他们口服,还要让他们心里面诚服。这样他们就能真正地皈依佛、信佛。所以,九者恒顺众生里面无碍的大神通多得不得了。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你常常能入佛的境界。什么是佛的境界?真如实相是佛的境界,一真法界是佛的境界,胜义谛是佛的境界。我们众生在世俗谛里头,见不到胜义谛佛的境界。佛本来住在常寂光世界,住在一真法界、真如法界,因为佛要以大自在神通普度众生,就要舍胜义谛而入世俗谛。佛入了世俗谛还是真如法界,还是菩提涅槃法界。佛有这么大的神力,我也有。“如幻解脱及威力”,“如幻”就是世俗谛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佛知道世俗谛如幻的解脱,世俗谛里面杂染的种种烦恼不能妨碍佛,所以佛入了世俗谛跟在胜义谛里是一样的。“威力”呢?在世俗谛中难调难服的恶众生,一见到佛的威逼自在,自然折服、皈依、依教奉行,这都是佛的大自在神通。  

        成了佛以后是身土无碍,身体是正报,国土是依报,身体与国土没有障碍,就是一合相,《金刚经》里面说:“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佛给你不说了,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说,一合相就是依正二报得大自在。依报是国土,正报就是身体。

        “于一毛端极微中”,一毛端是正报,极微中就是依报了。“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在一毛端中现过去、未来、现在的十方法界无量佛的国土世界。在毛端里能现三世诸佛国土的庄严,三世诸佛国土自然是华藏世界、极乐世界、常寂光世界了。密宗叫密严世界,秘密、深妙、庄严得不可比拟。所以是依正无碍,国土与身体无有障碍,一毛端中能现法界量,一极微尘中也现法界量。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清净国土,说一个“刹”就代表了,这是文字的巧妙。你要说出现三世庄严国土就别扭得念不成了。用一个“刹”字代表了国土和世界,这个文字之妙,道理深不可及。这一段文说的是依正二报没有障碍,实际是在公开地给你说一合相的道理。依正二报一合相,国土与身体一合相,空有一合相,因果一合相,凡圣一合相。一合相的道理多得很,知道一个一合相,一切的一合相就都晓得了。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十方无量的世界,把世界磨成微尘,一个微尘就是一个刹,一个刹就是一个国土,也就是一个世界。十方尘刹诸毛端,十方尘刹是依报,诸毛端是身体,是正报。依正二报合起来是一个,也就是一合相的道理,是不分开的。

“我皆深入而严净”,不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吗?阿弥陀佛把极乐世界庄严好了,接引十方世界众生到极乐世界享福。不光是享福,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观音、势至、莲池海会诸大菩萨,他们都给我们说法呢,这是正报说法;极乐世界国土也说法,这是依报说法。大地、楼阁、宫殿、宝树、罗网跟明镜一样照见十方法界,十方法界国土与诸佛说法悉皆见闻。现在的科学发达了,这个道理容易明白。

        咱们现在看电视,一尺多大的电视一下子把虚空都映现出来了。飞机是多大,那么大的飞机在虚空中飞行,你在电视里面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科学的发达证明极乐世界的楼阁、宫殿,宝树、罗网映现十方诸佛国土是真实不虚的。诸佛说法悉皆见闻,眼睛能见到,耳朵能听到,也是真实不虚的。极乐世界佛与国土依正二报合成一体了,佛说法,国土也说法。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十方国土磨成微尘合在毛孔里,“我皆深入”,我都能到的啦。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呢?我们将来破了无明、证了法身就能到。到那里干啥?庄严国土,利益众生了。大家有文化,一定要把《华严经》看一下,《华严经》都是这个境界。

        善财童子亲近五十三位善知识,每一个善知识都是劝他发菩提心,善财童子见到每一个善知识都说:“我已发菩提心。”菩提心已经发了,而“不知道如何行菩萨道”,希望大善知识开导他。每一个善知识开导善财童子都说,发菩提心不是庄严有数的国土,譬如庄严百佛世界、千佛世界、十万、百万亿佛的国土,不是这样的。甚至庄严所有三世一切诸佛国土,也就是庄严广大世界,还是不行。你看看,微尘里毛孔里都含法界,庄严国土,庄严法界的时候,微尘里含有广大世界都是要庄严的,而且还不是这一个微尘里面是这样的,无尽法界的微尘里,一一微尘里都含有法界,所有这一切法界我都要庄严。

        嗨,我们现在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得,即使懂得了,咱们现在也办不到。办不到就不办了吗?不行的,把这个道理知道以后,将来在真真实实的庄严国土时,微尘里头、毛孔里头的国土世界都要庄严,一个毛孔、一个微尘所含容的无量法界都要庄严。庄严这个国土是常还是无常?所庄严的国土都是常,不是无常。你看《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每一个善知识都劝他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并不是庄严有限的国土世界、庄严广大的国土世界那么简单,而是毛孔与极微中含有的法界都要庄严。

        《普贤行愿品》前面长文二者称赞如来中说“称扬赞叹一切如来的功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不可穷尽”,赞叹无量劫也赞叹不完的。普贤菩萨说:“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佛果功德那么大,我们要修因,由因感果。十方诸佛同时经无量劫赞叹佛无量的功德,都赞叹不完,这就是果报。你愿不愿意得到这样的果报呢?愿意就要修普贤十大愿王。善财童子问:“如何是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十者普皆回向?”十大愿王都是啥?普贤菩萨一条一条地给解释,解释完了以后,重颂出来了:“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长文解释完了,重颂又重解释,特别是九者恒顺众生,二十五个长颂,净是广大神通。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所有未来的一切诸佛就是照世灯,这个文字妙呀,人狮子是佛,照世灯也是佛了。“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九者恒顺众生里头六者请转法论、七者请佛住世都在里面。五者随喜功德,随喜啥功德?无量的诸佛菩萨,无量的声闻、缘觉,无量的万类众生所有功德皆随喜了。光佛有功德,菩萨没有功德吗?菩萨有无量的难行苦行我皆随喜。佛菩萨、声闻、缘觉有功德,六道众生没有功德吗?六道众生微尘那么大一点儿功德我皆随喜,五者随喜功德的范围大得不得了。“十方所有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五者随喜功德里面没有常随佛学吗?没有恒顺众生吗?光一个五者随喜功德包括一切了,九者恒顺众生里面啥都有了。大乘经典文也妙,义也妙,文字巧妙,里面含的妙理是圆满无障碍的。

        “未来照世灯”就是未来的诸佛了。“成道转法悟群有”,成了佛,转法轮。转法轮干啥呢?觉悟一切众生,觉悟一切有情。“究竟佛事示涅槃”,一期的佛事作完了,示现涅槃相。这个涅槃相是假相,不是真涅槃。众生的因缘成熟了,给众生说法,众生已经证了果,已经登了菩萨位,佛就欢喜;未来的众生善根还没有成熟,恶业深重的众生甚至还讨厌佛。恶业众生没有福德见佛,佛就示现入涅槃。这些道理在《四分律藏》《法灭尽经》《报恩经》和佛的《本事经》等方等大乘经典里多得很,大家若有机缘都可以看看。释迦牟尼佛说完《妙法莲华经》三个月以后就入涅槃了。

        佛说《妙法莲华经》的时候,舍利弗三请,释迦牟尼佛三止:“止、止,不须说。我不说,恶业众生还不会堕地狱,我一说,他不相信,他要诽谤,一诽谤就堕地狱里去了。我出世成佛是为度众生,众生却因我堕地狱太冤枉了,我不说,他不诽谤也就不堕地狱。”舍利弗再三地哀告:“唯愿世尊大慈大悲,要说要说,不相信佛法的人是极少数,无量无边的善男子、善女人相信佛的法。佛如果不说,大家就听不到了,愿佛赶快说,有人相信。”舍利弗三请,佛答应了。佛答应要说以后,五千人退席了。你看过法华经就晓得,起来走的都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佛的四众弟子不听你的。你看气死人不?舍利弗三请,本来不说,刚刚答应说了,他们起来走了,还不是少数的,走的有五千,你看看法华会上听法的有多少人。咱们现在听法的不但没有五千,连五百人都没有的。这说明众生的业障有多么深重啊!

        佛说《大般若经》时也有退席的。人家百里、千里来到法会听佛说法,他们在佛的周围却起来朝外头走。来听法的人说:“释迦牟尼佛说法,我们都是百里千里赶来听法,你们怎么不听法朝远处走呢?”他们说:“不爱听,不爱听。”“怎么不爱听?”“佛见了我们就骂,见了就咒。给诸大菩萨授记好得很,说诸大菩萨将来成佛国土庄严,怎么怎么好,见了我们就咒就骂,骂我们跟畜生一样,咒我们死了堕无间地狱。我们走远些,他也就不骂了。”嗨,佛的弟子中都有这种弟子。佛为啥涅槃呢,众生罪业深重啊,不能见佛了,佛就隐藏起来了,我们就见不到了。佛灭度了是示现灭度,不是真灭度,我们要相信。

        释迦牟尼佛到底涅槃了没有?释迦牟尼佛没有涅槃的。不要说佛、菩萨的神通,罗汉的神通也不要说,我前面说了达摩祖师和佛图澄的故事来证明。达摩祖师是一个祖师,没有确定说他证了四果罗汉,印度的佛图澄也说他是个祖师,没有说他是罗汉,更没有说他是菩萨,也没有说他是佛。

        释迦牟尼佛灭度了,《妙法莲华经·寿量品》里说没有灭度,寿命长得很。《华严经》也有《寿量品》,也是说不灭度的。这个地方说的是“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这是恒顺众生里的一条。“究竟佛事”里头含有七者请佛住世,请佛住世就是恒顺众生。“我皆往诣而亲近”,怎么个亲近?佛要入涅槃,劝佛不要入涅槃;佛涅槃了以后,烧出的舍利我来供养。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速疾就是快,周遍什么?周遍虚空法界,周遍毛端尘刹,在毛端里面作大佛事,在微尘里转大法轮。毛端微尘有法界,我都要去转法轮,度众生,这就是“速疾周遍神通力”,一秒钟周遍尽虚空遍法界,普贤菩萨就有这种大神力。“普门遍入”不是入了国土,就不能入毛孔,入了毛孔就不能入国土。普贤的行愿就是要做出事实来,发愿是理论,要做出行动,就是“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大神通都有大力量,没有力量是不能办事的,大神通完全是无障碍的。“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灭烦恼也要力量,没有力量烦恼是灭不了的,这说的都是普贤行愿的广大神力了。“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庄严一切的刹海,包括微尘里面的刹海,毛孔里面的刹海,国土世界的刹海,是多得不得了的。庄严“刹海”干啥呢?“解脱一切众生海”,众生多的犹如大海一样,令一切众生得大解脱。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都是大海,以大神通愿力给众生说法,善能分别无量无边的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没有智慧说不出来。“普能清净诸行海”,无量的妙行,清净万行的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普贤大愿是重重无尽的。“亲近供养诸佛海”,佛多得犹如百千大海,我都要亲近,我都要供养。“修行无倦经劫海”,亲近无量的佛,无量的佛给你说法,说了法以后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修行无倦经劫海”。修普贤万行,经过无量劫,不疲倦,不休息。“尽于未来一切劫”,没有期限地“赞佛甚深功德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三世诸佛都发菩提心,都修普贤十大愿王。“我皆供养圆满修”,三世诸佛我都要供养,圆满地依教奉行地修。“以普贤行悟菩提”,以普贤的大行愿悟了无上菩提,菩提就是自觉、觉他、大圆满觉。“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一切诸佛就是一切如来,都有长子,诸佛的长子叫个啥名字?“彼名号曰普贤尊”,名字叫普贤。这里有点儿小问题给大家解释一下。大家都知道文殊、普贤是娑婆世界的二大菩萨。东方药师佛、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这是东方三圣。西方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大家都晓得是西方三圣。释迦牟尼佛、文殊、普贤,咱们都知道是娑婆世界的三圣,文殊、普贤为释迦牟尼佛的大菩萨弟子。《华严经》不是这样子的,不是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华严经》是一真法界,湛寂圆融,竖穷三界,横遍十方,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华严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又称华严三圣。


第四节 一愿含十愿

        九者恒顺众生实际上把十大愿都包含在里头了。九者恒顺众生头一句就是“我常随顺诸众生”,到后面“随彼一切常修学”就完了,一共二十五颂。“三世诸佛所称赞,如是最胜诸大愿”一直到完都是十者普皆回向。“我常随顺诸众生”是白话文,好懂得很,随顺到什么程度?“尽于未来一切劫”,未来劫就是没有终止的时间,劫如果完了,我就不恒顺众生了。劫要不完的话,我常随顺众生。咋个恒顺众生呢?“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学习普贤十大愿王,圆满菩萨大菩提了,就成就三身佛了,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恒修普贤广大行”就是恒顺众生。

        你看“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叫一切众生都圆满菩提涅槃。“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所有和我同发菩提心、同修普贤十大愿王的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不管在十方法界哪个世界国土,发菩提心修普贤行的同参道友、师兄弟常常与我同集会,常常在一块,同心同愿,共同利益众生。恒顺众生发愿要这样发: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我愿意处处跟他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我的身口意清净,你的身口意业清净,咱们都用身口意作佛事,都用身口意转法轮,都用身口意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一切行愿是无量的大愿。大家以后要把《华严经》看一看,能多看更好,不能多看,看一遍也好,你就知道《华严经》的宝贵了。一切的行愿不光是普贤行愿了,《华严经·入法界品》完全都是大菩提心。《普贤行愿品》到最后总结《法界品》,《法界品》完全都是发菩提心,光大菩提心就四十卷,最后一卷是《普贤行愿品》。“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九者恒顺众生里头就包括这么多。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自己谦下一点儿,唯有我一个是凡夫众生,一切人都是我的大善知识,一切善知识都利益我。冤家仇怼是不是我的善知识呢?你没有智慧,把冤家仇怼看成敌人,要把他消灭了,那你就不是个菩萨。冤家仇怼也是我的大善知识,是什么大善知识呢?提婆达多世世生生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成了佛,他还害佛,他害佛的事多得说不完的。但佛在《妙法莲华经》赞叹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我的善知识,成就了我,使我早成佛道。”提婆达多不是一生害佛,三大阿僧祇劫都害佛,是故意的示现害佛。释迦牟尼佛说提婆达多是善知识。

        冤家仇怼怎么会是我的善知识呢?他是成就我的忍辱。他要不害我,我的忍辱不得成就。因为我修忍辱就断了恨心,断了恨心就早成佛道。他要不害我,我没有办法修成忍辱。

        我就有这么一点儿感觉,我生来就感觉是在活地狱里,一直到现在还是轻微的地狱,苦得没有办法。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好事,怎么是好事呢?要不是这个世界这么苦,我就不会立下这样的誓愿:发大菩提心,尽未来劫度众生,一天都不要歇。

        我才出家时,本来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之后学了几年法,不往生极乐世界了,咋个不求往生了?我想:我虽然是苦得不得了,但我知道拜佛,知道忏悔了。无量的众生光知道造罪,不知道忏悔,真的很苦恼呀。所以,以我所修的功德愿一切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我不往生极乐世界,是因为我要赶快地劝众生修行、忏悔,给往生积攒资粮。至于我,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办不到;上品中生一宿花开,在极乐世界一夜莲华才开;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花开,极乐世界的一日一夜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劫了。我说:“这糟糕了。”一个大劫是多少年啊?一个小劫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八十个小劫才是一个大劫。若我往生在上品下生,这一下子就耽误我度众生啦,这一个小劫我要度多少众生呀。

        因为学了四年教,我把佛法的道理都知道了。有一个法师在讲《楞严经》时提醒了我:阿难是佛的侍者,多闻第一,遭了魔了。这个公案太长不说了,免得耽误讲经。我一想,哎呀不要学了,学的这些够了,学得跟阿难一样还遭魔。心想学了这么多,先了生死,了了好度众生。我就上了终南山,心里给自己说:“我今天入终南山,生死了了再下山,生死不了不下山。三年成就,三年下山,五年成就,五年下山,十年成就了,十年下山度众生。二十年、三十年不得大自在,不能度众生,不下山。今生修得死在山上,来生再来到终南山修行。啥时候得了大自在,尽未来劫度众生。”我发了这么个愿,跟谁都不敢说,为什么呢?你跟别人说有啥用,你了生死度众生是你私人的事,你给人家说有啥用。

        嗨呀!一到终南山变了,不是那么回事,咋个样呢?你修行吃饭不吃?修行要吃饭,山上光是石头,不长粮食,连菜都没有地方种,吃的粮食都是在由山底下朝上背。我一上终南山,就是我年轻,人家都比我大。一个人什么都不拿上山都很累,于是我教育自己:“你不要懒惰,难道叫老和尚把粮食背上山来你光吃吗?你赶快发愿背粮食供养老和尚吃。”我给当家的说:“咱们这里七八十个师父,我一个人背粮食供养他们吃。叫大家好好修行,我一个人背粮食。”八十人一个人一天吃一斤,一天八十斤粮食也够吃了,而我一天至少背一百一十斤,最多的时候背一百三十斤。每天背上山的粮食师父们吃不完的,一夏天背的粮食都够冬天吃的了。到了冬天,天冷没有人做饭,我对自己说:“夏天背的粮食够吃了,冬天不用背粮,天冷没有人做饭,你自己吃不吃?吃!难道要老和尚给你个小和尚做饭吃吗?你不能懒,赶快发心做饭。”

        自性众生誓愿度,咋个度?就是这样度。我从18岁学教,学了四年就知道这么一点。认为在终南山修行,了了生死再下山,哎,困难的事多得很。简单说,在终南山住了三年,修了三年苦行,再想继续修呢,后来修不成了。我说:“终南山都住不成了,也修不成了,生死咋了呢?”一下子哭起来了。我说:“这能想什么办法呢?生死要了,众生要度,把自己都没有度了,咋个度众生?”哭着拜佛,求佛加被我,叫我修行。我不修行,生死咋个了?拜佛拜佛开了点儿智慧,知道修行就是修福修慧。

        我把这个记住了,要随时随地,随一切因缘,抓住修福修慧,这是我的好主意。随时,不管是什么时间;随地,在终南山是修行,到农村劳动、喂猪也是修行。随一切因缘,因缘把你赶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把这个修福修慧保持住,不敢放逸懈怠。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多得讲不完。所以我劝大家,修行就是修福修慧,你会修福修慧,就会修行。

        还要断十恶,十恶者,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贪、、痴,合在一起就是十恶。随时随地修福修慧、断十恶、修十善,不要叫十恶夹杂在里面。修行就这么修,随时随地多做点儿好事。修十善的时候就是修福嘛,不停地念阿弥陀佛,早晚有空了拜佛、诵经、持咒不就是修智慧嘛。这是简单的修行办法。

        九者恒顺众生包括无量意。说恒顺众生,常随佛学,叫众生常常随佛修学不是恒顺众生吗?礼敬诸佛,叫众生都礼敬诸佛,就是恒顺众生,还包括叫众生都赞叹诸佛、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不是光恒顺众生,还要把所修的功德悉皆回向无上菩提,叫一切众生都发愿回向。

        一个恒顺众生包括了十大愿,所以不要呆板地认为:这恒顺众生怎么还有“我今回向诸善根”,怎么成了十者普皆回向了?难道九者恒顺众生就不能回向吗?从一者礼敬诸佛到九者恒顺众生都要回向无上菩提,“随彼一切常修学”。又怎么成了八者常随佛学了?你不要这么认为,八者常随佛学里面就没有恒顺众生吗?一愿包括十愿。

        九者恒顺众生到“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这里就完了。“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赞,如是最胜诸大愿”,这就是十者普皆回向。回向什么?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十者不是回向吗?“彼”是指哪个?就是指普贤菩萨及其十大愿了。把我所修行的功德回向一切的善根,愿我所有的智慧都跟普贤菩萨一样的,愿我修行行门的功德跟普贤菩萨一样。十大愿王就是行门,普贤菩萨有多大的功德,我也有多大的功德,普贤十大愿王,我也十大愿王。

        “随彼一切常修学”,好像是常随佛学,这个文是一愿含十愿。一者礼敬诸佛就含后面的赞叹、供养、忏悔、随喜,乃至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礼敬诸佛就是拜佛,拜佛里头是要发愿的,发什么愿?就发普贤十大愿王的愿,一个礼敬诸佛的愿就把十大愿都包含了。

        二者赞叹如来,并不是一句两句就赞叹完了,一者礼敬诸佛也在赞叹如来里头,三者广修供养也是赞叹如来。赞叹如来是空话,你要做实事,实事就是顶礼,做实事就要供养。赞叹如来功德,自己有罪就要忏悔了,赞叹如来的功德就要随喜一切万善,你要晓得一愿里面含十愿,不是那么呆板的。

        五者随喜功德,范围就大得很了,一者礼敬诸佛不是功德吗?赞叹如来不是功德吗?广修供养不是功德吗?忏悔业障也是功德,你要不忏悔无量的罪业,障碍得就不能修行。忏悔罪业就是随喜功德,把罪业忏悔了就是功德了;请转发轮,佛说十大愿王的法就是转法轮,一个请转法轮就包括了十大愿;请佛住世,不要涅槃。佛住世干啥呢?还是说法,请佛住世里头也包含了十大愿。

        八者常随佛学,学什么呢?无量的善法都学,不是学一种。要知道十大愿是行布法,这十条就是织布时的经线,每一愿含十大愿。来回穿梭的叫纬线,行布圆融,圆融行布,行布不障碍圆融,圆融也不障碍行布。圆融、行布合起来就织成布了,这块布一定行布圆融,经法就是行布圆融。我们当学人,一定要懂得法不是那么呆板的。

        九者恒顺众生,把十大愿都包括到里头了。恒顺众生就是顺诸众生的善根、智慧,给众生说法,教化众生。咋个教化?劝众生常常地拜佛,好好地念经,念佛的圣号,赞叹佛的功德;叫众生好好地修福,广修供养,广修供养就是福;劝导众生忏悔业障,把罪业忏悔了就是一切善法。劝众生修十大愿王就是恒顺众生,恒顺众生里面包括十大愿。十大愿就是行布法,行布不障碍圆融,圆融不障碍行布,行布圆融合起来,这一部法就圆满了。行布里面没有圆融,圆融里面没有行布,法就呆板了,不圆融了。

        “愿身口意恒清净”,“恒”字当做常字讲。今天身口意清净了,明天身口意不清净了,那咋搞?愿我的身口意常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诸行”就是普贤万行,普贤万行是因,将来感果成佛。国土世界亦复然,也是清净庄严的,这就是普贤如来了。如来就是佛,就是普贤佛。普贤如来有他的国土世界,他在这个地方不示现出来,要是示现出来就跟阿弥陀佛比高低了。所以普贤菩萨不说自己国土世界的清净庄严,而是光赞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叫众生念阿弥陀佛,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摄无量众生,连释迦牟尼佛都赞叹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功德,劝导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都赞叹阿弥陀佛了,我普贤也赞叹极乐世界好了。释迦牟尼佛劝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我普贤也这么劝众生念阿弥陀佛,称扬极乐世界好得很。不能说我的这个国土比极乐世界还好,这就乱了。不但阿弥陀佛赞叹极乐世界,十方十恒河沙的诸佛都赞叹极乐世界。不但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劝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十方十恒河沙的诸佛都劝导他国土的众生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我说的这些《弥陀经》里面都有。所以愿我的身口意常常清净,清净到什么程度?跟普贤菩萨一样。我以十大行愿为因,我所修行的功德就跟普贤菩萨一样,将来成佛的刹土“亦复然”,也可以说跟极乐世界一样。

        “如是智慧号普贤”,他叫普贤,我就不能叫普贤吗?你要晓得我跟他一样了,他叫普贤,我将来也可以叫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我跟他一样,他叫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我也会发。他成了佛叫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他成佛的世界叫极乐世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因,普贤如来是果,既然是普贤如来,也有国土世界。他不把这个世界说出来,是为了叫众生专门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若把他的果报显出来的话就搅乱了。

        就像农民栽秧种稻子,到了天旱放水的时候,谁都想把水放到自己的田里。离水近的还好,离水远的要把人家的水口堵住,水才能流到他的田里,因为前面的田灌不满,水流不到后面的田里去了。赞叹极乐世界,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是一个道理。光赞叹他好,而不说我,是叫众生一致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不能叫众生心乱,心一乱就坏了。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普贤行愿品是专门赞叹普贤菩萨的,普贤菩萨是“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普贤有十大愿王,文殊师利也有十大愿王()。文殊师利十大愿王完全是白话文,一念就懂;《普贤行愿品》深得不得了,难懂得很。《五字真言仪轨》里面就有文殊菩萨的十大愿王。我在五台山清凉桥住的时候,把文殊十大愿都背过了,每天先把五字真言仪轨念完才上供。普贤十大愿王就深妙得不好懂啦。普贤菩萨给我们说:“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这是叫我们都要观想向他学习,向文殊师利菩萨学习。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满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还要满文殊师利菩萨十大愿王,要把他们的功德都修圆满,尽未来际劫修十大愿王。未来际劫没有个边际的,假如有边际,也要恒修无倦,即常常精进勇猛地修,一点儿都不疲乏困倦,一点儿也不懈怠懒惰。普贤菩萨给我们说“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我所修行的十大愿王,行愿是无量无尽的。十大愿王是圆满的,具无量功德,咋个无量功德?就像前面赞叹十方诸佛的功德无量无边一样,即使无量诸佛一同赞叹佛的功德,尽未来劫也是赞叹不完的。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如上面所说,佛的功德这么大,你们想不想得到呢?你们要想得到佛无量的功德就要修我的十大愿王。“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能修我普贤十大愿王就能得到无量的功德,得到无量的功德是因,将来成佛就是果。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安住普贤十大愿王,就能以大智慧彻悟通达一切神通力。说起神通力,那可多得不得了了。在九者恒顺众生里就有“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普能严尽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善能分辨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等等,这一切的神通力多得无量无边,没有办法讲完的。普贤菩萨教众生好好地修行,将来就会得这种种的神通力,就会得到“了达一切神通力”的大智慧、大圆满觉。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这是普贤菩萨自赞、赞他的功德,我普贤的十大愿王不可思议,十大愿王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成佛的正因。“文殊师利勇猛智”,文殊菩萨的智慧大得很了,“普贤慧行亦复然”,我普贤十大愿王修行的行门功德跟文殊菩萨一样的,文殊师利的勇猛和我普贤的慧行合在一起就是大智慧。菩萨说法就教众生要这样来学习。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我今天所有的功德,回向一切的善根。随彼常修学,彼是谁呢?前面有五者随喜功德,其中说道:“十方所有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由此可知,“随彼一切常修学”的这个彼应当包括十方一切诸众生的功德,二乘有学及无学的功德,十方无量诸佛及诸大菩萨的功德。“二乘有学及无学”,这个又是八者常随佛学里头的,所以是一愿含无量愿。


附录:文殊菩萨十大愿

        佛告大众诸大菩萨摩诃萨:若有初发意菩萨及一切四部众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发菩提心者,文殊师利菩萨当有誓言:我有十种诸佛无尽甚深大愿,所有一切菩萨及一切有情众生入我愿者,则是世尊诸佛之子。亦是我父母。于意云何?我有先誓大愿,依我十种大愿者,先为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得令富贵,果报圆满,兄友弟恭,慈心不杀,听学大乘,读诵尊经,转教群品,愿至菩提。我亦作师、僧、子弟、和尚、阿阇梨、同学、伴侣,受我法教,学我威仪,取我礼节,令发胜愿,回向大乘,学习菩提,渐成佛道。于是我作他作,大臣官长,理务世俗,一一清正,于国忠孝,悉共有缘,归向菩提,得值三宝,令发菩提之心。

        云何名为无尽十种甚深大愿?

        一者大愿。若有一切众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随缘受化,四空五净之主、八定四禅之主、梵王六欲之主、帝释诸天之主、四天四轮之主、诸神龙王之主、八部鬼神之主、守护佛法之主、伽蓝宫殿之主、四大持世之主、金刚坚牢之主、护国善神之主、大国小国之主、粟散世王之主、统领诸军主、都摄所守主,所有水陆四生:胎、卵、湿、化,九类蠢动,一切含灵,同生三世,愿佛知见,或未闻我名,令愿得闻;及闻我名,于我法中,令一切有情,尽发菩提,回向大乘,修无上道。若有众生,以法药世医救疗诸疾,历数算计,工巧博弈,世典文笔,歌咏赞叹,讲论戏处,导以度人,随类同事,接引世俗,令发菩提,正见正授,共我有缘,得入佛道。

        二者大愿。若有众生,毁谤于我,嗔恚于我,刑害杀我,是人于我自他,常生怨恨,不能得解,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三者大愿。若有众生,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于我身上,于他身上,盛行谄曲,邪见颠倒,及生净行、不净行,诸恶不善,愿共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四者大愿。若有众生,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毁谤三宝,憎嫉贤良,欺凌一切,常生不善;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五者大愿。若有众生,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六者大愿。若有众生,常生杀命,作屠儿、魁脍、畋猎、渔捕,怨命现前,更相杀害,无有断绝,世世相报,杀心炽盛,不生悔过,卖肉取财,自养性命,如此之心者,永失人身,不相舍离报对,如是令发菩提之心。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与财物;或施我财物,我施财物;所得财物及不得者,于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七者大愿。若有众生,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或我造、他造寺舍僧房、伽蓝、佛塔、禅房、兰若,独静之处;或我造、他造一切功德,及造菩萨、诸佛形像,令他布施,修立福祐,遍于法界,回向一切诸佛菩提,令一切有情,同沾此福;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师长、弟子,修行苦行,节身断食,持戒破戒,有行无行,和尚阿阇梨,教导称说,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八者大愿。若有众生,广造诸罪,堕于地狱,无有出期。经无量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生于五趣。先作畜生,将命还于前生。负物作驼驴猪狗、牛羊象马、奴婢仆从,偿他宿债,累劫倍命,还他偷盗,无有休息。我于五道,随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于人,或作贫穷困苦、盲聋喑哑、最下乞人,于一切众生众中,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同业、导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九者大愿。若有众生,纵恣身心,我慢贡高,故于我法中,污埿佛法、师长、弟子,无惭无愧,用僧佛钱、菩萨财物,杀生、偷盗、邪行、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斗乱,纵恣贪嗔,不拣良善,劫夺他财,拒讳谩人,不识善恶,广造十恶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从地狱出,轮还六处,入生死海,诸趣恶道。愿共有缘,同业同道,随缘化变,当以救之,令得出离;共我有缘,发菩提心,求无上道。

        十者大愿。若有众生,当于我法,若我有缘,若我无缘,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

        大圣曼殊以圣性愿力,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心如虚空,常在如来清净性海真如藏中,安住法界,遍在众生心识体性。曼殊室利言:我有大愿,以圣性力加持有情,令罪垢消灭,得入菩提诸佛圣果,则是名菩萨十种大愿。

        如是曼殊发广大愿已,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曼陀罗华遍满虚空。其时,大会诸众尽见其华,同时赞叹曼殊大士圣力自在,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尔时,诸大会众咸皆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