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分享

前 言|释净天_《心经》大意

作者:释净天
介绍: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已皈依三宝,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舍此无他。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
页数:250千字
ISBN:978-7-5188-1200-4

内容简介

前 言


        《〈心经〉大意》是净天长老2002年在武汉仪表厂讲的,虽然过去已近二十年了,我们听起来仍然是那么的亲切,似有亲耳聆听之感,所以编著成卷。掩卷后细思长老的谆谆教诲,当知心之所归是何等的重要。那么何为心之归处呢?当然是三宝啦。所以编者觉得很有必要把长老早期有关三皈依的著作,附之于后,以作共享共学共修的成佛资粮。

        净天长老终身苦行,持戒清净,真修实证,弘法于大江南北,严守自律,梵行为人天敬仰。他一生非常关心佛教发展和僧才成长,对每一位初学佛的人都十分关怀,寄望于每一个初学者都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那么,对于初学佛者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呢?佛教经、律、论三藏规定:作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先经过一番如法皈依三宝的手续,然后方能取得佛教徒的资格。何为三宝?佛、法,僧。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已皈依三宝,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舍此无他。

        净天长老言:“初学佛者以受三皈依为根本。”所以说皈依三宝就是每一个佛教徒的入门之钥。从入此门开始学佛起,一直到成佛为止,三皈依始终是不可须臾离开的一门主要学修功课。有人认为皈依了就行了,何必还要长期地乃至贯彻始终地来学习修持呢?为释疑解惑,净天长老曾多次编写“三皈五戒”的相关内容,四处宣讲,真是用心良苦。

        净天长老早年在终南山修行时就编写了《三皈依略讲》,后于1985年,在四川新都宝光寺讲学之余,又编写了《皈依三宝表图略解》,1991年应邀去印度途经北京,在居士林住锡一周,每晚均作开示,连续讲授了《如何学修三皈五戒》,对修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再现了长老治学严谨,持戒精严,致力菩提,终生不怠的清风亮节。

        正如“编者按”所说的:净天法师从一个只读了两年书的乡下娃成长为深入三藏、智慧如海的大法师,不仅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也印证了佛是可以学成的。老法师就是深入经藏、大开圆解的现代示现!

        这次,我们特将《三皈依略讲》《皈依三宝表图略解》和《如何学修三皈五戒》附于《心经大意》之后,以飨读者,并冀望能引起佛教徒的注意与重视。

编者

202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