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分享

第四八章 赞佛大小显密圆通无碍|《净天法师佛学讲授》(第十辑)

作者:释净天
介绍:菩萨发四弘、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的这些都是实有法,它不是空洞的。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
页数:2700千字
ISBN:978-7-5188-1193-9

内容简介

第四八章 赞佛大小显密圆通无碍


        百日讲经法会的功德马上就圆满了,现在讲第十个题目,就是赞佛的善巧方便。佛的善巧方便就是,大乘法、小乘法,显教法、密教法,都是随众生的根基、因缘,佛方便善巧利益众生。说了这么多的法,无非是叫众生离苦得乐,离苦是离生死的苦,得乐呢?先往生极乐世界,最后成佛证大菩提涅槃的快乐,永远再不受苦。

第一节 大小显密
一、大乘法

        (一)大乘法之《大般若经》

        【提要】《大般若经》专赞法身佛功德,有三乘共般若,有一乘不共般若。共般若多谈涅槃性空妙理,不共般若兼赞事理圆融无碍之妙用。

        佛的善巧方便,佛一辈子说了49年法,就是宣讲:大乘法、小乘法,显教的法与密教的法。这些法都是圆通无碍,没有障碍的。《大般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都是大乘经。大乘经多了,大乘经主要是以这三部经为“经王”。《方等经》也是大乘经,像《楞严经》《大积经》《宝积经》,大乘经多得很。唯有《大般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是指定的“经王”,其他的大乘经都属于这三部经的眷属。经王就像是过去的皇帝,现在的国家主席,国家只有一个,主席也只有一个。大乘经就多了,像中央的大干部,中央的委员也多啦,也都是大,甚至于省上的省委书记也都是大。经王只有一个,鸠摩罗什法师以《大般若经》为经王,过去的祖师以《般若经》为经王的多。为什么以《般若经》为经王呢?释迦牟尼佛成佛一共说法49年,光《大般若经》就说了22年,差不多占一半。

        大般若法的重点是什么呢?重点就是赞叹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赞叹毗卢遮那佛多是赞性海功德,性,就是妙明真性。妙明真性说近一点儿,咱们的这个肉体是属于法相,有生灭有障碍的。咱们肉体里面的灵魂属于法性,灵魂就无障碍。肉体有生灭是要死的,而灵魂是不生不死的。《大般若》主要是赞叹性体的功德,人有性体是灵魂,佛有性体是清净法身。《大般若》是专门赞性体的,它不主张相貌,而众生执着于相,没有相,给他说法他接受不了。虚空给他说法是不行的,他一定要执着于相,所以《大般若经》也现相,现的什么相呢?现三十二相,现出相来说《般若经》,说完了以后把相就扫掉了。

        咱们大家都读过《金刚经》,《金刚经》里有言:“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你看看,他正在那儿说《金刚经》呢,他不承认。他说:“假如你说我在那儿讲《般若经》,那你就是诽谤我。”这叫咱们听不是笑话吗?你正在那儿讲经,不是你在讲是谁在讲呢?你要说是我在那儿讲《般若经》就是诽谤我,你看这是个啥话。他这是啥意思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相是存在的,他不准你执着于相。释迦牟尼佛在说《金刚经》时的这三十二相是假相,不是真佛。佛说法的音声是真佛吧?佛说法的音声能听到,眼睛又看见,这该是真佛吧?你还是错了啦,咋个错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这三十二相的佛不是我,三十二相不是真佛,“以音声求我”呢?你以为佛说法的音声是真佛吧,还是错啦。“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三十二相不是佛,三十二相是眼睛对的色尘,不是真佛。说法的音声是佛,这还是错的,咋个错呢?耳朵对的声尘,真正的法身佛“远离见闻觉知”。你眼睛见的不是,耳朵里听的也不是。你身体不是有觉知么,还不是的。你心里啥都知道,可你不知道佛的法身,所以要“远离见闻觉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佛的法身是不可说、不可说。那咋办呢?要说佛的法身啊,不现个相,虚空说,众生不承认,所以佛要现出相来,就是现三十二相。现三十二相说般若,立相又扫相。他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众生众生者,如来说即非众生,是名众生。”所以是立相又扫相。

        大般若是谁说的?是法身佛说的。法身佛说的法,法身无相咋个说呢?他要借相,借三十二相说。咋个知道是法身佛借三十二相说的法呢?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说般若经的时候,他先周身放大光明,全身的毛孔一起放光,放的光是普照十方法界,凡是入般若会的菩萨,佛力加持能见到十方法界。释迦牟尼佛没放光的时候,就见一个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未说《般若经》以前,现神通全身放大光明,光明所触十方法界,凡是般若会上的菩萨都见到,这是佛的加持力都见到了。见到的不是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个范围,而是尽虚空遍法界,广阔无边的。咱们娑婆世界般若会上的人见了,是咋样呢?今天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现了大神通,放大光明,充满虚空法界,莲华大光明里又现出无量宝莲华,每个莲华上都有个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是真的。十方法界,光明中现无量释迦牟尼佛说《大般若经》,都是我们这个佛变的。这是啥意思呢?法身无相啦,无相咋搞呢?大般若就是大光明藏,大光明藏中出大莲华,莲华上有佛在说《般若经》。我们娑婆世界说,这里的佛是真释迦牟尼佛,其他十方法界的佛都是我们世界的佛光明中所变的,莲华也是光明变的,这就等于是法身了。娑婆世界的众生是这样想,他方世界见到他的佛放光,他也是这样想。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这个相,每一个世界实有的众生,看到他自己所在世界的佛都认为是真佛,觉得其他世界的佛都是光明变的,是化佛,般若会上是这么个道理。

        释迦牟尼佛说《般若经》,说完就扫掉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众生相都破完以后破声闻、缘觉,“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陀洹就是初果;“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这是三果;“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这是四果罗汉,把这都破掉了。无我者,即证了初果,不执着我证了初果,要执着我证了初果是凡夫,就不是圣人。

        初果罗汉无我相,就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不染六尘。六根染六尘就入生死流,六根不染六尘就入圣流,入了圣流就逆生死流。以至六道众生的四相破掉,声闻、缘觉的四相破掉,连菩萨也破掉,“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萨无我相,他不执着我是菩萨。

        最后把佛相也扫掉,“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把自己的佛相也破掉,不执着我是佛。大般若的妙义就在于不执着我相,不执着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万法皆空,专门赞叹法身无相。

        说法身的妙理如果不现相,众生没有办法接受,现出相来说无相,说了无相又扫相。三十二相不是真佛,佛也不执着有我,以至《金刚经》来回地变,说:“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不给我授记作佛。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无我相了,何况现在成了佛还会有我相吗?

        大般若主要是赞叹法身佛的功德,这是扫相立性,就是把肉体去掉,成就妙明真心,成就法身自性的功德,所以无障碍。这个肉体有障碍。大般若主要是扫相。明白法性的妙理,证到菩提涅槃,而不执着我证到涅槃,这是专门赞叹清净法身佛的。

        咱们已经讲过,清净法身佛的名字就是毗卢遮那,翻到中国意思是光明遍照,光明遍照还是有个光明啊,不是空得连个光明都没有了。清净法身佛住的是常寂光世界,常是永久不变,寂光三昧有大光明,法身是光明遍照,而世界就是常寂光土。身是光,国土也是光,没有土泥世界。

        释迦牟尼佛说了22年《大般若经》,无非是赞叹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的功德。咱们讲没有啥讲的,佛说了22年,你看道理多不多?因为法身的功德是无量无边,赞叹不完的,所以说了22年。假如没有那么多的功德,就不会说那么长的时间,有那么大的功德才有那么多的话说。比如讲《金刚经》得讲十天半个月,它里面的道理无穷尽。法身佛虽然是无相,但有无量的功德妙用在里面。

        咱们已经讲过法身的功德了,法身有两种。法性身无相,无相是无相,但有他自在神通的功德,也就是说法身佛虽然无相,但有他的功德在,所以赞叹了22年。比如妙明真心,咱们的灵魂妙明真心不是无相嘛,无相是无相,但是他的作用大得很,像科学家学了几十年,这几十年不是他的肉体在学,而是他的妙明真心在学。

        般若,印度叫般若,译到中国来没有办法翻。咱们中国认为智慧就是最妙的,翻个智慧?要不得啦。像韩信他聪明就是智慧,还有诸葛亮啦,他们聪明就是智慧啦,他们还会杀人。般若是纯洁的善法,是光明大圆满觉的智慧,没有一点儿黑暗愚痴,它是纯善,一点儿恶法都不带,要带恶法了,就不是纯善。般若两个字,在咱们中国的文字里面没有办法来代替,所以就以中国的“闻、思、修”三种慧来做方便桥梁。

        闻慧、思慧、修慧,三慧为般若的三因,好比现在我给你们大家讲,你们听懂了这个道理这叫闻慧。

        1.闻慧为因,来生感的果报是文字般若,一闻千悟,过耳不失,过目不忘,把经本本看一遍就记住背过了;过耳不失呢?来生人家讲法你耳朵一听就完全记住,然后你马上就能讲,就有这么大的功德,这叫闻慧。

        2.思慧,你听了以后坐在那里思量,从头到尾自己给自己解释一遍,这是自利的功德。怎么是自利的功德呢?你听过回去不思量就忘掉了,忘掉了咋修呢?你记住了才好修么。你思量一遍自己记住了这是自利,然后给人讲就是利他,你要是都忘掉了给人咋讲?所以思慧为因,将来感的果是观照般若,这就属于禅定。你回去思量法义,其他的妄想没有了,就定在了这个妙法里头。定在妙法里头就是大智慧的般若,所以将来感的果是观照般若。

        《心经》你们都会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就是观照,菩萨就叫观自在,他证的是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体成就。有什么好处呢?照见五蕴皆空是它的功能与好处。说要五蕴皆空,照空了有啥好处呢?度一切苦厄,生死苦恼完全都解脱了,所以属于禅定智慧。闻了以后,思量记住不要忘,然后依法修行。

        3.修慧,依法修行是实因,将来感实果。依法修行为因,将来感得实相般若。什么叫实相呢?就是妙明真心。咱们人人都有妙明真心而迷了妙明真心,破无明证法身证了无生法忍,就证到一分的实相般若。那得破尽四十二品无明,才能真正证到圆满的实相般若。

        以三慧为因感三般若的果,这就是大般若,大乘经王,赞叹法身佛的功德。圆满报身也是法身佛,他以法身佛为体,圆满报身佛为用;法身佛为性,圆满报身佛为相。性就是咱们的妙明真心,相就是你的肉体,法身佛就等于妙明真心,圆满报身佛就等于咱们的肉体,这是作个比喻,两者是表里关系。所以,大般若为经王,那其他一切大乘经典就都成了眷属。

        大般若有三乘共般若,三乘共般若就是声闻、缘觉与菩萨。还有一乘的不共般若,一乘不共般若是专门给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说的,这义理是深妙得不得了。看着是般若,声闻、缘觉不能听,四果罗汉也不能听,而且未破无明的小菩萨也不能听,必须得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才能懂得究竟菩提涅槃的妙理,所以这叫不共般若,深妙到极点。

        咱们说般若,说法身没有啥话说的,佛的智慧,他自己证到了,他就会说,没证到就不会说。般若一下说了22年,那个无相表面上看起来是空洞的没啥可说,可是佛却讲了22年,它里头有无量的功德妙用,不是光说法身无相是空洞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儿。咱们的妙明真心不是空洞的吗?妙明真心是空洞的,一直到成佛,妙明真心还是个空洞的,以至于现在才学,一下学到八地菩萨了才无学。你看佛的这个法好深妙啊。圆教到了八地菩萨你看是什么地位,初住菩萨就破无明,到了八地菩萨已经破了三十八品无明,而七地菩萨还是有学。你看佛的这个法好高上,真叫无量无边。

        般若总的来说有三乘共般若,有一乘不共的别般若。共般若多赞涅槃性空妙理,不共般若是兼赞事理圆融无碍之妙用。要赞叹事相,事相是妙用啦,在哪儿起用呢?法界众生在生死苦海里头,妙用是度众生、转法轮、作佛事、建道场,都在事相里。般若要起妙用了,金刚般若咋起妙用?布施、忍辱、庄严佛土啦。《金刚经》过来过去是庄严佛土,这不是事相妙用么?叫你布施,咋个布施呢?金银七宝布施都不算,“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舍一个身子很容易,一天舍三恒河沙,天天不停地舍,经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光说那是空洞的,但它是真实实有的,所以要起妙用,不起妙用光说空话要不得。

        (二)大乘法之《大方广佛华严经》

        【提要】《大方广佛华严经》专赞圆满报身佛功德,先赞华藏世界庄严之依报,次赞报身有十佛刹微尘数相好光明,一一相好周遍法界之正报功德。百日赞佛多依华严,最后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净土,而净土是大中之大,圆顿中之大圆顿教。

        《大般若经》是专门赞法身,赞涅槃妙性,而《大方广佛华严经》就不是光赞妙性了。华藏世界是庄严得不得了,是有相的。圆满报身无量的相好庄严,也是有相貌的,是即相而性。华藏世界“一尘中有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华藏世界是无量妙宝庄严的世界,这个世界即相而性,华藏世界也是相,而一尘一色一相皆是佛的清净法身妙用。

        《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大乘法,它是由相而显性,相就是性。一尘中有微尘数的世界,一个世界有一个佛在转法轮,有无量的诸大菩萨海会围绕,常现不灭,然后一毛孔融法界,毛孔才多大一点儿,都能融法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虽然谈的是相,但这个相是无碍的相,圆满报身有多少相好庄严呢?有十佛刹微尘数的相好庄严,一一相好周遍法界,《华严经》里面就是这样赞叹佛的功德的。

        前面说过《华严经》是专门赞叹圆满报身佛的功德,它先赞华藏世界的庄严,这是依报。要详细知道《华严经》赞叹华藏世界,把《华严经》看一看你就有个印象了。唯有华藏世界最庄严,再没有比华藏世界庄严的了,我们赞叹极乐世界是那么的庄严,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华严经》中所说的华藏世界,非要破无明证法身才能到,才能见,没有破无明,没有证法身的不得见,也不得去。

        极乐世界是佛的方便善巧,你只要愿意生到极乐世界,依佛的加持力就能见到,就能证到。就跟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说《妙法莲华经》一样,把娑婆世界变成了清净国土,法华会上都能见到佛的净土,这是佛的加持力。但是《法华经》说完以后隐没了,见不到了。你生到极乐世界这些是常见,极乐世界不灭,所以这是不同的。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说《地藏经》也是现清净国土,《地藏经》说完大家见不到了。佛现神通是临时给见一下,你生到极乐世界那就是常见,永远不变。

        佛的大愿力方便善巧,你以佛的教法依教奉行,就能得到这个受用,你不听话就得不到这个受用。你不到极乐世界去就见不到,没办法。你等弥勒佛下来给你说法,他也是临时现清净国土,法说完了不现了。你没有证到,佛不现的时候,你还是见不到,你是凡夫还是个凡夫。佛所说都是真实不虚的,你一定要依教奉行,不依教奉行得不到利益。佛说法是负责任的,他不会哄你的,你要是不听他的话,他也没办法。

        华藏世界是修证的境界,没有方便,唯有生到极乐世界,眼见耳闻,入了华藏世界的边界,破无明证法身以后,才深入华藏世界。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在娑婆世界的时候如果还是圆五品,连见惑都没断,整个还是凡夫,而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是上上品。一生极乐世界莲华就开,开了就见佛,佛一说法就破无明证法身,顶少破一品无明就可以分身百佛世界。拿圆教说,他已经把十信位子超过去了,拿别教说超的就多。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到破无明登别教初地时,就超了三十一个位子。你要是不学教,哪能知道生到极乐世界是这么的好?别教超三十一个位子,圆教超十个位子。

        圆教的妙理高深得不得了,一般菩萨修行还是要经过别教。二十品尘沙惑,一定是别教的十行断十品,十回向断十品,然后登地才破无明,这在事相上是绝对性的。为什么要立个圆教呢?以圆教来显理,显出这个理是高妙到了极点。既然把理一下举得那么高,事相上就要超胜;既然有圆理,那就要有圆证妙理的功德。所以十信的位子,七信断思惑,八信伏尘沙惑,到了九信这一个位子把十品尘沙惑断了,而十信一个位子就断二十品尘沙惑。这是圆教以圆妙的道理超胜,超菩萨位,以此来显理。但这一种人不多,太少太少了。这个理是真有的,而事实上不容易得很,真有这种人,但是少得很,不多。

        往生极乐净土,在娑婆世界凡圣同居土他还是凡夫,不过是精通三藏,还有念佛三昧的功夫,建立道场,弘法利生,也是真正有大功德。实际上断见惑不容易得很,见惑没断,生到极乐世界一下断见惑、断思惑。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尘沙惑有二十品,一往生极乐世界把见思惑、尘沙惑一下断了,破无明,超得高得很。所以要学教,不学教不开智慧。

        另外,“六即成佛”重要得很,你把六即成佛记住的话,就知道他在哪一个位子,是在名字位,观行位,还是在相似位、分证位。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顶多顶多是分证位,没有一个是究竟位的,这是肯定下来的。西藏的大活佛顶多是分证位,顶多是无明破一品,两品、三品都办不到。圆证究竟佛果要破四十二品无明,佛灭度后四百年马鸣菩萨出世,释迦牟尼佛给授记,那是别教的初地,圆教的初住菩萨,那神通多大!马鸣、龙智都是活七八百岁,寿命长得很。

        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给龙树菩萨授记说:“我灭度以后六百年,龙树菩萨出世。”龙树菩萨也活七八百岁,龙树菩萨是初地,神通多大的,到了临命终时,腾身虚空现大神通,放大光明,充满虚空法界。他腾身虚空的时候,用三昧火把自己的肉体火化,马鸣、龙树都是这样,舍利从空中落下,大家捡着去供养,以求往生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说:“这两位菩萨从东方来,弘扬我的大法,弘扬以后他们都往生极乐世界。”这是释迦牟尼佛给证明,他们是破一品无明了的,是别教初地、圆教的初住。就是这两位大菩萨现了大神通,除此以外再没有比他们神通大的了,而且才是破了一品无明的。以后西藏出了多少活佛,都是很小一点儿的小神通,像马鸣、龙树这样的大神通再没有了。莲华生大师是阿弥陀佛应世,那是果位的佛,化现到人间来教化众生的,不是说他才破一品无明。就是莲华生大师在印度,在中国西藏弘法,跟释迦牟尼佛也差的多,释迦牟尼佛是果报,他这个应化身是差得太多了。要知道在娑婆世界修证是很难的。往生极乐世界,蒙佛的神通愿力加持,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单怕你往生不了。你自己再不愿意往生的话,那就太可惜,太可惜了。

        《大般若经》主要是赞叹清净法身佛,《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赞叹圆满报身,圆满报身就是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性体无相。圆满报身呢?则是由性体现的相,现出圆满报身无量的相好庄严来,现出华藏世界的无量庄严。它两个是表里的关系,性相的关系。大般若赞叹性体的功德,难懂得很,见不到,所以不好懂。《华严经》赞叹圆满报身,事相现出来了,圆满报身佛放一毛孔光的时候,你一见就发现,“一尘中有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他叫你见到,见到你就相信啦。 《华严经》中金刚藏菩萨说十地,说完十地他就现法身,心脏中的菩提树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高大,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大?他心中的菩提树就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菩提树下金刚宝座大莲华王,上面坐的一切智王佛,佛身比须弥山王还高大,华严海会无量国土世界尘尘刹刹的诸大菩萨,完全在金刚藏菩萨的心脏中,眼睛见到了,你不信就不行么。

        唐末宋初的永明延寿大师,他一天要作一百零八件佛事,从早到晚一天一百零八件佛事一样也不少,而且每一样佛事都作得还蛮好。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应世,他一天还要念十万佛,你看怪不怪?这是给众生做样子。他一天念十万佛,每天还要诵一部《华严经》,谁相信呢?天天看他上殿、过堂、讲经、说法忙得不得了,他说他一天诵一部《华严经》,没人相信的啦,就说:“你这个老人家真会哄人,就没见你诵《华严经》,你啥时候诵的?”他说:“一早上洪钟一开始敲,我就念《华严经》,钟声停下,我一部《华严经》就诵完。”别人不相信,一早上打洪钟一共敲一百零八锤,顶多十分钟,打得快的七八分钟就敲完了。他说在敲钟的过程中他能诵一部《华严经》,这谁能相信?他说:“不相信了,明天早上你们都来,一人拿一卷经听着我诵。”第二天早上洪钟一响就开始诵,洪钟敲完八十一卷经也念完了,一点儿都没少。这个还算是个小神通啊,就这小神通也不可思议。永明大师一天一百零八件佛事,一件都不少作。他拜佛要拜一千拜,他是阿弥陀佛,他还拜阿弥陀佛,还要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一天十万不知道他是咋念的。上殿、过堂,他还给人家讲经说法,一点儿也不落下。

        你要知道永明延寿大师的功德,去看《净土圣贤录》,那里头都有。这就是佛菩萨的化身来了,方便善巧,少少的现一点儿神通,人就可信了。所以华藏世界现出相来,无量的神通妙用叫你见到了,你就相信。《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专门赞叹圆满报身佛,圆满报身佛有多少相好庄严呢?有十个佛国土世界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个圆满报身佛的相好庄严。一一相好周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都见到这个相好,他就有这么大的神通妙用。

        我们这次百日讲经,是多赞叹《华严经》,多赞叹圆满报身佛,甚至于赞叹阿弥陀佛也没有离开华严义。专门赞叹圆满报身佛,专门赞叹华藏世界的功德,无量的庄严。有相、有信、有事、有理,国土与佛身明明显显地见到,里头现无量的神变你也见到了,这是好到极点了。般若是光谈真性的妙理,破无明证法身的人在禅定中,说禅定中的功夫,他相信得很。好比禅堂的善知识讲功夫,他自己有那个功夫,他就讲他的体会。你如果有了功夫,他讲的时候跟你的一对上号儿,你就相信得不得了,所以妙明真性里头别有天地。

        释迦牟尼佛说《般若经》,赞叹法身佛一下赞叹22年,都是有深妙般若金刚智的妙定功夫。佛这样说就有人听啊,有人听起大作用,般若会上度了无量无边的人。比如说《金刚经》,听的人就能明白就能懂,你听不懂有啥用处呢?总而言之般若是扫相,把相立出来又扫掉。《金刚经》到后面,“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不可说是咋个不可说?给你说了你不相信,给你说了你见不到,这就是不可说。真不可说吗?可以说的,给你说后,你明白那个道理了,说了就懂了,就不毁谤。不可说的给你说了你不懂,而且你还咒骂、还生烦恼,这就不行了。什么叫一合相呢?空有一合相,事理一合相,性相一合相,依正一合相,自他一合相,一合相多得不得了。我录了大概五六十种一合相,没有机会把它讲出来。

        咱们光知道善法是佛的法,就不知道恶法是佛的法。有些地方说的巧妙,咋个叫巧妙呢?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咋个烦恼就是菩提,生死咋能是涅槃呢?你在生死中没有证涅槃,光知道受罪。涅槃是快乐无边的,你在生死苦海里,得到一点儿快乐没有?没有得到一点儿快乐,那你的生死就是生死,不是涅槃。非得要破了无明证了法身,生死才是涅槃,烦恼才是菩提。咱们在因地之中烦恼不是菩提啦,烦恼出来了简直是要命,被烦恼气得不得了。菩提是大圆满觉,菩提是大觉悟,菩提是自在安乐。你烦恼起来了哪能安乐?非要破无明证法身,证到实事了,就知道冰雪就是水,知道波浪也就是水。烦恼即菩提呢?冰雪、生死,也就是涅槃妙性所变的。生死即涅槃呢?海里头波浪就是水么,没有风也就没有波浪,大风一起来波浪也就起来了。要明白这个理,非要破无明证法身不行。凡夫呢,大波浪起来轮船都不敢开了,轮船开了会被打翻的,你说那大波浪是假的?冰块子就是水,水能够洗衣服,冰块子能不能洗衣服呢?不行的啦。我们众生的业报就是冰块子,业报来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冰块子是实有的,非要融化了以后变成水了它才行,没有融化的时候冰块子硬得跟钢铁一样,它是真实的。咱们现在的生死业报就是大冰快子,你说它是空的?它一点儿都不空。

        要知道破无明证法身以后,烦恼即菩提,六根六尘就是佛菩萨的大法轮,人家的烦恼就不会起来。依正二报皆能作大佛事,那生死就是涅槃了。你没有破无明没有证法身的时候,痛苦来了是真实的痛苦,一点儿都不假,无量的妙快乐,你没有得到就是没有得到,所以一定要修证。我们现在就是学一点肤浅的道理,以理起修,修成了以后就证到理了,你不修是不行的。

        我们百日讲经是赞大乘、赞佛的功德,是把《华严经》的要点提出来给大家讲,因为其他的经没有《华严经》这么明显。《般若经》就很难指出来了,它净说妙理,事相说得太少,《华严经》是以事相来表理性的功德。《大般若经》称经王,是赞叹法身佛,法身佛是最高最上的。《华严经》赞叹圆满报身佛无量的相好庄严,是给破无明的大菩萨说的法,它有事有理,事相是万德庄严。华藏世界庄严,圆满报身佛庄严,无量的相好、无量的光明,好到了极点。而且里头有理性,一毛孔放的光都是充满法界,里头的相性都有,功德妙理都有。圆满报身佛既然是现相,里面的神通妙用还是法身的功德,所以把《华严经》称之为经王就能站住脚了。

        鸠摩罗什法师以《大般若经》为经王,可是鸠摩罗什法师灭度以后弘扬般若的人不多。“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法要有人去弘。假如有第二个鸠摩罗什,第三个鸠摩罗什出来,那《般若经》就永远推不翻了,没有人弘扬了,大家就不以为然了。

        《华严经》有杜顺和尚弘扬,然后智俨国师、清凉国师,再加上圭峰祖师,他们都是有大神通的。华严宗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弘扬,教法要靠人弘扬,有人弘扬的时候这个法就存在,所以华严宗现在还兴盛着呢。这个华严五教简直是太好了:四无碍法界、六相、十玄门,再没有比这个理更高的了。四无碍法界的事法界就是事相,理法界是谈妙性,理事无碍法界理事合到一起谈,然后事事无碍法界《华严经》就出来了,事事无碍,一色一香都是佛的法身,一色一香遍满法界,在事相上无有障碍。

        《华严经》是好到了极点,特别是最后的《普贤行愿品》,它是《华严经》的纲领心要,也是《华严经》法界门的钥匙。你把《普贤行愿品》读懂了,就是钥匙把法界门给打开了,你就知道、见到莲华藏世界海里头无量的妙庄严宝了。《普贤行愿品》显示了华藏世界海里面佛的尘尘刹刹的功德。你看这样力,那样力,这样海,那样海。说力呢,无非是神通妙用。说海呢,福德海、智慧海、光明海、神通海。《普贤行愿品》是一卷经,它把《华严经》的纲要都赞叹完了,所以《普贤行愿品》要好好讲。

        《华严经》讲完到最后是导归极乐世界,这你就知道净土法门的高上,就不敢轻视这个法门了。经过了十信、十住、十回向、十行,登了十地,已经住在了华藏世界,这些大菩萨还求生极乐世界干啥?你要知道位证等觉,离佛果还远得很。破一品无明与上面比,越上去越远。破一品无明分身百佛世界,破两品无明分身千佛世界,破三品无明分身万佛世界,然后十万、百万、千万、亿,以至到了等觉,一共要经过四十多个位子,这你就知道等觉离妙觉远得很。所以等觉菩萨要求生极乐世界,要沾阿弥陀佛的光,不然让他去修,那得很长一段时间,而一见阿弥陀佛马上就证到。

        圆五品的人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上品下生,到了极乐世界经三个小劫破无明证法身。你在娑婆世界去修,得多长时间?上品中生经一小劫就证无生法忍,你看快不快?特别是上品上生,马上往生马上花开见佛。佛菩萨说法,国土也一起说法,闻法马上证无生法忍。破了无明的时候,马上就生到华藏世界,超过了别教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所以生到极乐世界,超级就超得快的很。唯有上三品是最好的,就是下上品也不错。下上品还是恶人,虽然是出家人、居士,但不是个好佛教徒,下品上生生到极乐世界,四十九日莲华开,莲华开了以后见佛的时候,经十小劫破无明证法身,超过凡圣同居土,超过方便有余土,跑到华藏世界去了,跑到实报庄严土去了,那还是下品往生的啦,他在娑婆世界还不是个好人,你看看沾了佛的光,这是多快,真是不可思议。

        这个百日讲经,真正用心的人把它背过,记下来,这就是精华纲要,成佛之因。你把这些记住以后,再去看天台宗,看华严宗,说法相唯识,阅大藏经,你一下智慧眼就开了。假如你不用心,讲过后你种一点儿远因,将来再经过百千劫,智慧发现了以后再得利益。你现在要不用心,不记住,我讲过了你脑子有点儿印象,光知道它好,可是它咋个好法?分析不出来。你如果把这个都记住了,极乐世界的超胜你也就见到了,不然见不到的。

        《华严经》是经王,现在还立着,推不翻的。《大般若经》为经王,没有人弘扬它了,也没有人反对着把它推翻,也没有人敢说它不是经王。没有人弘扬了它也就隐没下来了。现在《华严经》立为三藏经王明显得很,有人弘扬,也没有人敢推翻。《华严经》为经王,一切经都为眷属。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的总结。十大愿导归极乐世界,而极乐世界的净土就是大乘中的大乘,圆教中的大圆满教。唯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能叫五逆十恶的众生不堕地狱,而且还能生在清净佛国,莲华化生。虽然是莲华没有开,虽然是下品下生,但也是位不退。莲华迟早是要开的,开了以后再不会堕三恶道了,再不会到娑婆世界当凡夫了,一直保持圣位,直到成佛。《华严经》里头也没有这个,一切大乘经都没有,唯有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这样。

        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给大家介绍出来,这就说明净土法门是大乘中的大乘,圆顿中的大圆顿教。啥意思呢?超过娑婆世界的大乘,超过娑婆世界的圆教。这是事证啊,确实是这样的。

        (三)大乘法之《妙法莲华经》

        【提要】《妙法莲华经》专赞无量应化身佛功德,龙女赞曰:“清净妙法身,具相三十二。”从地涌出,三变土田,化佛满座,是极赞化身佛之功德。《提婆达多品》,回向净土。

        大乘《妙法莲华经》专赞无量应化身佛,赞叹释迦牟尼佛应现人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妙法莲华经》不是赞叹一个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也不是只有一个身子而是无量。《妙法莲华经》特别推崇的是龙女成佛,龙女成佛就表《妙法莲华经》神通妙用的功德。这个大神通妙用起作用的时候,龙女即身成佛。龙女不是天女,也不是人女,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娑竭罗龙王是十地菩萨应世,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龙王。水族比人类多,海比陆地大么。过去的儒家也晓得世界是三山、六水、一分田。全世界被大山占了三分,水占了六分,而平川只有一分。你看看平地就这么的少,咱们人都是在平地上。山上的野兽、雀鸟也比人多,为啥呢?因为山区占了三分,平地才一分,可见人类比雀鸟野兽要少三分之二。海占了六分,全世界的大海超过了陆地,水族不仅超过人,也超过山区的飞禽走兽和小虫。娑竭罗龙王是十地菩萨应世,他发大慈悲的愿力,去救度海里面的水族,去教化水族。所以佛菩萨应世,是万类现身。你不要认为龙属于畜生道,你就轻慢畜生,里面有大菩萨应世的,还有佛应世的。龙女成佛稀奇得不得了,这个故事咱们讲过了多次。

        《从地涌出品》《见宝塔品》就是表示《妙法莲华经》的妙。妙到什么地方,从地涌出,啥意思呢?无量的菩提涅槃都从心地而出,发了大菩提心的功德犹如大地,大地生长一切万物,一切万物由大地而生。一切诸佛菩萨的菩提涅槃,是由大菩提心地而生。这是《从地涌出品》。《见宝塔品》宝塔的出现也是从心地里涌现出来,从大菩提心里涌出来。

        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是贤劫第五尊佛。

        弥勒菩萨可以说是客气啊,他说:“宝塔没见过啦,从地涌出六万恒河沙的上首菩萨,诸上首菩萨又各有六万恒河沙,或五万、三万、一万、或几千、几百恒河沙数眷属各不相同,我一个都认不识。”“这是哪里来的宝塔放大光明?这光明充满虚空法界,宝塔中还出大音声赞叹释迦牟尼佛,赞叹《妙法莲华经》。”然后,释迦牟尼佛三变土田,并对弥勒菩萨的质疑,回答说:“我早已成过佛,寿命无量。”

        《梵网经》是小开,经里面说:“吾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正觉。”所以就不是一个释迦牟尼佛了。咱们藏教说释迦牟尼佛从凡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经三恒河沙劫成佛。《梵网经》里面说:“吾来此娑婆世界,坐此华光王座八千返。”光在娑婆世界成佛八千次。这还是小开不是大开,小开是通教的教义,《妙法莲华经》是大开。

        在《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中佛说,从地涌出上首菩萨就有六万恒河沙,一个上首菩萨又有六万恒河沙弟子,或五万、三万、一万,或几千、几百恒河沙数眷属,各不相同。他们都是我的菩提眷属,没有一个不是我的弟子,没有一个不是从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证了无生法忍的。这一下弥勒菩萨都不相信了,弥勒菩萨说:“你老人家成佛才四十多年么,你咋能教化这么多的众生呢?”释迦牟尼佛说:“我成佛已久远久远,为方便善巧,言我今现在成佛。”这是大开。 《妙法莲华经·寿量品》里面说释迦牟尼佛成佛有多长时间呢?比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的大千世界,磨成微尘,朝东方走,经五百万亿那由他世界,下一微尘作一记号,这下的尘是少数,没下完的尘就多得很了,连下的以及没下完的,一起收回来。一微尘是我成佛的一个大劫,我成佛以来劫数超过这些微尘,我将来的寿命比这个寿命还要长。这是《妙法莲华经》的《寿量品》。

        《华严经》也有《寿量品》,都是这样说的。你看看《妙法莲华经》还是赞叹法身佛,咋个知道是赞叹法身佛呢?龙女从龙宫一出来,一见佛就赞叹佛“清净妙法身,具相三十二”,三十二相就是清净法身,这是咋回事儿呢?清净法身无相,要说有相圆满报身也是法相身佛,无量的化身还是法相身佛。再来说,十法界依正二报都是佛的法相身,那三十二相咋不是妙法身呢?为什么说他是化身,因为化身佛要接引人间的众生,而人间的众生不能见圆满报身。人间的众生更不能见清净法身,说清净法身的妙理他完全不知道,不见不闻。见圆满报身佛,得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才有资格入华严海会。对于人间的众生,佛就得要示现的跟人一样来接引人间众生。说这个法是叫人间的众生种无上的妙善根,种大乘善根。

        《妙法莲华经》里面的三变土田,已经讲过多次。第一变,是把三千大千世界变为平的,地平如掌变成七宝世界,菩提树、金刚坐、莲华王,释迦牟尼佛的分身坐满了坐不下;第二次又向十方清净诸佛国土借宝座,借了二百万亿那由他的宝座,定为八方还是坐不下;第三次,又向十方世界诸佛清净国土,借了二百万亿那由他的宝座备在八方,这一下释迦牟尼佛坐满了。释迦牟尼佛来的化身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下坐满了。赞叹应化身佛不是赞叹一个,化身佛有这么多,啥意思呢?赞叹三身佛,清净法身是一个,圆满报身也是一个,无量的化身呢?把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尘,分散到虚空里头就多得很了,把这些微尘集合到一块儿,它又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了。这么多的化身佛,假如收回来就是一个圆满报身佛,要是收回一个清净法身佛呢,那就无相,跟虚空一样。

        《妙法莲华经》赞叹无量化身佛,是赞叹到极点了,所以龙女赞佛三十二相都是“清净妙法身,具相三十二”。《妙法莲华经》是显化身佛的无量功德,既然有这么多的化身佛,一散开充满虚空法界,每一个化身佛是统领大千世界。佛的化身是以报身为体,千百亿化身为用,遍满虚空法界。一个佛统领一个大千世界,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千百亿化身遍满法界起大作用。

        提婆达多在一切的小乘教里头是个魔王,他把佛害得不得了,佛最初发菩提心他就害佛,以至成了佛他还害佛、破僧。在小乘教里头连我也恨他,我说:“这个坏人破僧,咋这么坏的。”释迦牟尼佛在大乘经里头说:“提婆达多是我的善知识,从我最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要不是提婆达多帮助我,我成佛就慢得很,是他帮助我,所以我成佛就快。”由这样来显佛的忍辱,显佛的神通妙用,也是显因果。提婆达多既然示现破僧的因,所以生身堕到无间地狱。但是到了法华会上,佛说提婆达多是善知识。《妙法莲华经》中,佛给提婆达多授记作佛,将来成佛的时候寿命是二十个中劫,提婆达多以后成佛叫空王佛。

        为啥这样子呢?释迦牟尼佛是生在五浊恶世,烦恼众生造罪的业力,种种的魔障多得很。释迦牟尼佛是顺行菩萨道,提婆达多是逆行菩萨道,他是故意地制造磨难,考验、帮助释迦牟尼佛,成就释迦牟尼佛的忍辱。怎么叫磨呢?刀子钝的砍不动,就得用磨石磨一磨就快了。提婆达多就是磨石,把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刀磨得锋利得很,断烦恼就快了。咋个断呢?由忍辱断。释迦牟尼佛成了佛,还是忍辱了提婆达多对他的磨练。

        释迦牟尼佛成了佛赞叹提婆达多,给提婆达多授记作佛。提婆达多还在无间地狱,释迦牟尼佛派阿难尊者前去慰问提婆达多,这是表示释迦牟尼佛的慈悲。阿难尊者到了无间地狱,狱卒说:“娑婆世界每一个佛成佛,都要有一个提婆达多来魔佛,以此显佛忍辱神通的功德,你要找哪个提婆达多?”阿难尊者说:“我要找释迦牟尼佛的提婆达多。”狱卒拿个铁叉子,把提婆达多叉出来扔在那里。提婆达多说:“阿难,你来干啥?”尊者说:“佛陀慈悲,要我来慰问你,佛说你要是能够忏悔了就把业障消了,你念一句佛就可以出地狱了。”提婆达多说:“我可为啥要出地狱呢?”阿难尊者说:“这里苦么,出了地狱就不受苦了。”他说:“我在这儿,比在三禅天还快乐。你赶快回去叫释迦牟尼佛入地狱。”阿难尊者说:“释迦牟尼佛入地狱干啥呢?”提婆达多说:“释迦牟尼佛不入地狱,那我出地狱干啥呢?”嗨,他就是这样,说完小鬼一铁叉把提婆达多又扔到无间地狱里去了。你叫他求忏悔呢,他不求,叫他念一句佛就可以出地狱,他说在地狱比三禅天还快乐。他不是说假话,是真比三禅天还快乐,因为他早已经证了无生法忍了。他魔释迦牟尼佛是表演,不是真的,堕到无间地狱也是个表演,他没有苦的啦。拿咱们人间来说,地狱里面苦极了,来度你,你还这么骄傲的,在咱们看来他真是个魔王,实际上他在地狱是没有苦的。

        《妙法莲华经》既然为经王,那一切经都成了《妙法莲华经》的眷属。光这一个“妙”字就把佛的菩提涅槃妙法说完了。这个“莲华”是比喻,比喻菩提涅槃清净犹如莲华,莲华从污泥里头出来,佛的法身、化身、报身都是从烦恼里头出来的。

二、小乘法

        【提要】四阿含经专说藏教法,说三界六道,四生九有,生死轮回,实有生灭,四谛十二因缘,发四弘,修六度。

        小乘指定的是四阿含经。现在主要是没有时间了,要是有时间的话把四阿含经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四阿含是四部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这四阿含有四种道理,主要讲的是藏教的法。藏教的法是实有法,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实有的;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道众生是实有的;胎、卵、湿、化四生的众生也是实有的;九地呢?四禅天、四空天这是八个,加上欲界就是九地了,这九地是实有的;然后生死轮回是实有的,咱们众生的境界就是实有的,不是假的。说是空,那非要证到空性了才能空,好比你做梦,你咋知道梦境是空?你醒来了以后才知道梦是空的。咱们现在在生死梦中,是梦中说梦。咱们说这是空的,但是你空不了!一天不叫你吃饭,一晚上不叫你睡觉,你就不得了,你哪能空?所以生死轮回是实有的,生灭是实有的。四谛“苦集灭道”是真实的,十二因缘也是实有的。菩萨发四弘、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修的这些都是实有法,它不是空洞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合到一块儿是三十七道品,这个法也是实有的。小乘法的凡夫境界都是实有的。

三、显教法

        【提要】以上大小乘皆属显教,显中有密,密中有显,比如身体是显,而舌头是密,五脏是密,而感觉、心情,却是显。

        以上咱们所赞叹的大乘教、小乘教,皆属显教。显教里头有密教,显教咋有密呢?公开地说大般若这是显,而你所证的菩提涅槃就是密。法身你见不到,见不到就是密。显教中有密教,密教中有显。咋样知道显中有密,密中有显呢?作个比喻,咱们这个身体是显,大家都能见到。说舌头是密呢,因为舌头在嘴巴里头,你不能把舌头老是露到外头叫人看啊。身体是显,多少人都能看得见,所以显中有密,这舌头就成了密。密里头有显,咱们的五脏六腑不是见不到么,见不到不是成了密么?五脏六腑是密,苦乐心情是显。咱们完全是以心情在办事,这个世界也完全是心情主导的,心的感觉确实是很明显。你眼睛看颜色,青、黄、赤、白,是由心的知觉来分析,你心里不分析就一点儿都不知道。这个心灵就是个无相,而觉知太明显。好比我在这儿讲话,是谁在这儿讲?是心在这儿讲,由心讲,发出音声来你们听见。谁在这儿听呢?还是心在这儿听,所以这个心是太明显了。显中之密,实际上看着似乎很明显的心灵你还是见不到。我讲这个道理你懂了,你懂了你知道,他人就不知道,这又成了密。密中有显,显中有密。

四、密教法

        咱们这个法会快圆满了,就说大、小、显、密,圆融无碍。大是华严,讲圆教、别教,这都是大。小是四阿含,四阿含主要说藏教的法。前面百日讲经都是说显。咱们今天开始讲密,讲密宗的历史和密宗的重要点。明天大家要注意了,明天可以说就入密藏了,就是密严法界,这部分内容就不好懂了,含义广大无边。

        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地藏经》上面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力量比须弥山还高,比大海还深,你修行佛的圣道,它能给你做障碍,叫你修不成。咱们发菩提心修行,为了生死成佛度众生,圣道是最要紧的,把圣道障住了就糟糕得很。

        我把佛光寺这个道场开开,因为种种的魔障,这个道场不兴旺,所以我闭了一百天的关来加持这个道场,讲一百天佛也为的是加持这个道场,也是为了成就比丘尼众发菩提心,持清净戒,将来能把这个道场维持好。我现在已经老了,快死了,这个道场要是兴旺了,我死了心里也就安了。眼看着道场垮台,死的时候心不安啊。这就是愿力,我个人的愿力害怕不成功,所以闭一百天关求忏悔。这一百天闭关中,魔障重重,勉强的一百天关闭满了。讲这一百天佛,我也是害怕不得圆满,中间出了多少魔障,勉勉强强的也就算是满了愿吧。

        真正说起来,讲这一百天,哪怕有一个人发菩提心,将来成佛我的愿就满了!但绝对不会是一个人发菩提心,也绝对不止一个人发菩提心。录的这个录像,将来国内、海外都可以翻录出去,将来令无量无边的众生发菩提心。众生闻到这个法以后,发菩提心的人是不会少的。我所讲的法是大、小、显、密圆通的法,听法的人不发菩提心也不行,字字句句都是鼓励大家发菩提心,就是有人不发菩提心,菩提因也已经种下了,种下因将来菩提种子绝对要成就的。假如将来能做出一本书来,那就更好了。

        拿大方向来说,百日讲经没有空过,有成就、有功德;拿真正的事相来说,是为了成就佛光寺这个道场。我一看不行啊,共业所感,业力确实是超过大海,超过须弥山,能障圣道。就说这一个法会,从头到尾听圆满的人有几个?剩下的人,没有几个是从头到尾听圆满的。中间的魔障是重重无尽,你说这个百日讲经,咱们天天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断我见好好修行。嗨,我看恐怕连一个实行的都没有,不要说是有多的。发菩提心是个远因,真正眼前能做到的,恐怕连一个人都没有。既然是这个样子,佛光寺将来还能不能巩固下去?危险得很啦。我讲的时候,不能听了白听,如果现在不起一点儿作用,今后还能起个啥作用?这个法会已经录像了,是要利益人的。这个法对于佛光寺将来会不会加持,我看危险。我也是尽心而已,不能再勉强了,随缘吧,做到多少算多少。

        (一)密宗略史及我国唐密

        【提要】法身大日如来与自性眷属,于密严金刚法界心殿宫说自所证圣智境界,上首金刚萨埵秉承教敕,结集为《大日如来经》《金刚灌顶经》《苏悉地经》等四千余卷,藏于南天竺大铁塔中,待人弘扬。经佛寂七百年间,龙树菩萨证初地,开大铁塔,亲礼金刚萨埵,蒙授大灌顶法,传授金刚、胎藏二部密法,大弘于世。次传弟子龙智,龙智传善无畏、金刚智二位阿阇梨。善无畏于开元四年携《大日经》等来长安。金刚智于开元八年与弟子不空三藏同来长安,三师同住大兴善寺,大弘密教,世称开元三大士。不空门下有惠果等八大金刚上师,各弘一方。惠果等弘传韩国、日本。唐末战乱,诸师离去,经疏渐隐消没。民初从日本学回之法称为东密,从中国西藏学回称藏密。

        今天我们正式的开始讲密宗。显宗的法,释迦牟尼佛从成佛灭度到现在,一直是法留千古,遍满全世界,可以说是兴衰无常,不常兴不常灭,一反一复无常变化。密宗是在这个法性土里头,咱们凡夫见不到。印度现在没有密法了,印度不但是没有密法了,我1991年去的时候,印度显教的法还不胜中国,简直是完了。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佛教兴盛得很,而到了最近的这一千来年,印度的佛教就跟灭亡了一样,很不兴盛。各国的佛教徒到那里去修建寺院,南洋群岛的佛教国家,还有日本、韩国、中国、蒙古国的佛教徒在印度修道场。印度本国的佛教跟灭亡了一样,没有几个出家人,有几个出家人也不是了不起的出家人,所以就无常、苦恼了。佛出生在印度,印度的密法早就灭亡了,现在蒙古国、中国西藏的密法还很坚固。日本的密法一直兴了一千多年,从唐朝到现在,日本不但是密法兴盛,其他各宗各门都兴盛,这是不可思议的善根啊!

        咱们现在简单地讲密教略史,略史就是简略的历史。密宗是由唐朝传到中国来的,密宗的佛称之为大日如来,大日如来就是法身的名字,显教的法身佛名字叫毗卢遮那,翻到中国叫光明遍照。密宗的法身佛叫大日如来,大日还是光明遍照么,这是一个道理,只是名字不一样。你把显教学通了就接近密教,学密要不通显的话就学不成。所以不学显,学不成密。你要学密也行,还得需要显,显不学不行的。

        《华严经》是“四法界观”,你看华严那么好,讲四法界观,但修了没修呢?嗨嗨,光是学,光是讲得好,他不修的啦。这就等于是显教备料,把砖瓦、木料拉来搁那儿,没有动工的啦。天台四教有“十乘观法”,天台四教也是“三世三观”,学了会讲,可修了没?没有修的啦。过去那些天台宗的大善知识,是真修啊!以后学的人光是学个道理,学会就会讲经了。讲的是“以文解义”,讲得蛮好,可就是没有修。没有修就等于显教备料。密教是实修,实修没有砖瓦、木料你修啥?所以不通显就修不成密,大家把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要不知道一说起密来,咋个叫密?深密、秘密,好得很。好得很不通显教,学不成密。

        显教修的时候是方便善巧,容易修得很,特别是念佛法门,是太容易修了,其他法门就没有念佛法门这么“下手易、成功高,用力少、得效速”。没有这个法门这么方便。唯有修密法是难中之难!密法第一个是智慧,金刚上师一检查你没智慧,给你不传法的啦,密法净是深密的妙理,愚痴人不懂的,给你讲,你不懂,他不给你传法;再一个是福德,你没有福也给你不传。为啥要福呢?你先要供养金刚上师,你穷就没有啥供养么,穷的时候没有供养表示,不好啦。密宗先要大量的供养金刚上师,要有福才能供养金刚上师。给你传法的时候,每供一种都是百供,百供的数量,比如供开水就得供一百个,点智慧灯就得点一百个智慧灯。鲜花、灯烛、果乐都是一百、一百的供。如果没有福德,穷的,还一百?十样供品,一样供品十个,没有福都不行。最穷最穷的是半个月换一次供,有福德的时候一天换一次。再有大福德的人,真正给传密法的时候,一天六次修密法就得换六次供,没有福看你修得成不?真正到了“加行位”以后,正式的灌顶修法时,要“安坛”。有的坛就安不起,要把地挖七尺深,重换新土,把新的干净土拉来重新盖起,光安这个坛一般人就安不起。真正有福报的人找净地,另外修坛场,那一个坛的设备,你没有福就办不到。

        密宗的“密乘戒”,那是严格得不得了,比咱们的沙弥戒、比丘尼戒、菩萨戒,还要严格,太严格了。所以密宗是特别好。连我说上,算是种了点儿远因,尝到了一点儿滋味,心中生欢喜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以后,一切成就。不往生极乐世界说啥也不行,在这个苦世界简直是没有一点儿办法。你看我学一点儿密法,在五台山的时候尽是劳动改造,除过劳动就是学习。说得倒是好,念经、学习、劳动三不误:第一个是学习不误,第二个是劳动不误,你要修行,念经,他不管你误不误。一天就光是个劳动、学习,你学习不到不行,劳动表现不好也不行,你念经误不误他不管你这事,哪有时间修行么?在五台山劳动改造的时候,冰冻的多厚去挖洋芋,手冻烂了,流血。白天挖洋芋,晚上开会学习讨论,谁犯了错误,马上斗争你,你还修行呢?在五台山学了一点儿,还没有离开五台山就修不成了,各种运动,你还咋修呢?不得了的啦!

        密法在印度是没有了,现在在日本还兴盛,蒙古国、中国西藏也都兴盛,就咱们汉地不行。中国在唐朝密法仅仅兴旺不到一百年,以后慢慢就不行了。“法身大日如来,与自性眷属”,完全是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才是自性眷属。“于密严金刚法界心殿宫”,什么是心殿宫呢?咱们讲过《华严经》,金刚藏菩萨说完《十地品》的时候,现大神通,因为十地都是神通。华严海会的菩萨说:“你老人家讲十地,净说神通,你也给咱们现点儿神通么。”好,现神通。法会是充满无量世界,不是一个小法会,都看到入在了金刚藏菩萨的心脏。心脏中的大菩提树王高大得很,树下有金刚座,金刚座上有一位佛叫一切智王佛,说的是法界门修多罗,修多罗是印度话,翻译到中国叫经藏。一切智王佛说的是法界门经,现大神通。自性的眷属在密严金刚法界心殿宫,毗卢遮那佛现法身,心中现楼阁宫殿,在佛的心殿宫中说密法。大日如来的心脏中现法界,融无量尘尘刹刹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在心殿宫中说“自所证圣智境界”。

        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把自己所证的菩提涅槃境界,给破无明的大菩萨说,一般人见不到。这在哪里说呢?是在秘密宫啦,不是在人间,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娑婆世界,是在法身佛的心脏中说自证菩提涅槃境界。这里头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谁是上首呢?是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是谁呢?就是普贤王菩萨。这就是说世界微尘数破无明证法身的诸大菩萨来听这个法,而普贤就是金刚萨埵、金刚上师,他为大菩萨里头的上首菩萨,秉承大日如来的教导,结集佛所说法。结集了《大日如来经》《金刚灌顶经》《苏悉地经》等密教经咒四千余卷。

        实际上法界心中说法到现在还在说,毗卢遮那佛不是现在才成佛,也不是释迦牟尼佛成了佛才有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是毗卢遮那佛应化在人间的身体。法界宫现在还在说法,并不是停止不说了。金刚萨埵把经集结出来以后,藏在南天竺的大铁塔里。其实大日如来和金刚萨埵在大铁塔里头就是法界宫,就是转大法轮,那个大铁塔就是虚空法界。“一尘中有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你知道华藏世界一尘一刹都是这样,一尘中就有世界微尘数的佛转大法轮,何况是在大铁塔里头转法轮。可以说这个大铁塔,人间看它就是个大铁塔,实际上它是大日如来法界心的宫殿,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把经结集藏到大铁塔里,在人间没有弘扬。藏到大铁塔里头干啥呢?等待有因缘的人来弘传人间。大日如来的这个境界,遍满虚空法界多得不得了,咱们人是见不到的。咱们人见到的是释迦牟尼佛应现人间,而大日如来是见不到的。华严海会不是说,圆满报身佛宣说《华严经》时,不但凡夫见不到,连罗汉也见不到,甚至于未破无明的菩萨也见不到,那是个什么境界。这是显教,而密教是更深一步,所以人间见不到,这显然不是咱们的境界。

        这个经本藏在大铁塔里头,等待人来弘传。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授记说:“我灭度四百年,有马鸣菩萨从东方来,登初地大弘圣教,显密同扬,往生极乐世界。”到了释迦牟尼佛灭度七百年的时候,马鸣菩萨临命终时现大神通,用三昧火把自己的肉体在虚空中烧掉,各种的舍利从天而降,跟下雨一样,然后一道百彩光明往生极乐世界。马鸣、龙树金刚上师都是活了几百年的,寿命长得很。龙树菩萨是登别教的初地,他不光弘扬密教,他大、小、显、密一起弘。看他们的历史,马鸣、龙树都是禅宗祖师,不像咱们中国过去的禅宗可怜的啦。中国的禅宗是光弘扬禅宗,不许可讲别的经,跟其他法门断开了。迦叶为初祖,阿难为二祖,一直传到二十八祖,印度都是显密圆通,各宗各派一起传,跟佛在世时一样,大小显密,戒律、禅宗、密宗一起传。天台宗智者大师不光是传天台四教,他也弘《法华经》,也弘密法。咱们都学的是天台宗,把密法失传了,就日本学天台的显密圆通。天台的密法传到日本去,现在日本还有台密,就是智者大师传的密法。

        龙树菩萨不光是弘扬密法,他各宗各派都弘,也是禅宗祖师。马鸣、龙树也是净土宗的祖师,大弘净土。马鸣、龙树菩萨在临命终时,给大家说:“我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他们不光是弘密法的,也不光是弘净土的,佛的大小显密他们全都弘扬。我们每一个人发菩提心,学的时候要多学,修的时候要专修,弘扬的时候也要专弘。学的时候,各宗各派都能开智慧;修的时候,你要各宗各派都去修就麻烦了!一会儿朝东走、一会儿朝西走,到死的时候一样不通。你修的时候要专修,专修才有成就,弘法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祖师,各宗各派一起弘就不行啦。

        虚云老和尚是真正的圆满大善人,他到处开的都有禅堂、念佛堂,到处开的都有道场跟佛学院。虚云老和尚在福建鼓山,又是禅堂,又是念佛堂,又是学戒堂。虚云老和尚了不得,他通戒,又通禅,他学过华严宗,学过法相唯识,他路路都通,所以虚云老和尚是位圆满的大善人。他在鼓山办华严大学,成就的人还不少,可惜的是因缘不成熟,众生的业力,国土的变化,老人家活了一百二十多岁,还是没有满愿。这个世界苦得很,不但我满不了愿,不满愿的人有很多,但是没有办法啊。

        龙树菩萨证初地以后,开南天竺的大铁塔,在历史上他开大铁塔的过程危险得很。他已经证了初地菩萨,神通大得很,大铁塔是要用神通才能打开,没有神通开不开。铁塔开了以后,里面净是法身大士当护法,那里头没有一个凡夫,都是法身大士护密法,护这个法相的时候,都变得是毒龙、毒蛇,眼睛睁得鼓起来,头仰起来,完全是蟒蛇、毒龙把大塔里面铺满了。龙树菩萨马上就坐在那里入慈悲定,回向观想,说:“我来求这个法,是为到人间利益众生,我有这个力量,我也有这个愿力,求法利益众生,唯愿大护法菩萨慈悲,不要做障碍。”他出定以后,那些毒龙毒蛇头低下,眼睛闭下,把地下铺满了,龙树菩萨就踩在毒龙毒蛇的身上到了里面。到里面见到了金刚萨埵,也就是见到了普贤菩萨。在显教我们是叫普贤菩萨,在密教是叫金刚萨埵。见到了菩萨,要见毗卢遮那佛还不行,毗卢遮那佛是大日如来,大日如来还不能随便见,见到金刚萨埵就了不得了。见到金刚萨埵,恭敬礼拜,种种供养,金刚萨埵当然是认识他了,因为他是破无明证法身的大菩萨么,所以就给他灌顶授记。灌顶以后,给他传授了金刚界、胎藏界二部密法,传了这两部大密法后,他出了铁塔在人间广大弘扬。

        龙树菩萨证了初地,而跟他学法的都不是一般凡夫,龙树菩萨能观因缘,这一类的众生因缘成熟能接受密法了,他才去求再来弘传。龙树菩萨又传给他的弟子龙智菩萨,龙智菩萨传给善无畏、金刚智两位大阿闍梨。阿闍梨是印度的梵文,翻到中国叫规范师,受戒的时候有羯磨阿闍梨、教授阿闍梨,这就是规范师。真正的大阿闍梨是密宗的金刚上师。咱们受戒的时候,对阿闍梨也是尊敬到极点。规范师光懂得戒,而密宗的大阿闍梨规范师不光要得懂戒律,他是显密圆通,啥都懂,没有不懂的。善无畏金刚上师在唐玄宗开元四年,把《大日如来经》《金刚灌顶经》《苏悉地经》,还有其他的经咒,凡是密教的很多经都带到了长安。长安就是陕西的西安,因为唐朝的皇帝就在西安。唐玄宗礼敬善无畏金刚上师为国师,唐玄宗这个皇帝,福报也是大得不得了,他先得到密法。

        金刚智上师到了开元八年,携弟子不空三藏同来长安,不空三藏也是大成就的金刚上师,也很了不得。三师同住大兴善寺大弘密教,世界上称为开元三大士。三大士同住一个寺院弘法,本来寺院不管大寺院还是小寺院,一般只有一个方丈,而这一个大寺院就住了三个金刚上师。三个金刚上师住在一起互无障碍,互相尊敬。这三位大菩萨的力量可不得了,他们三位同住的时候,大兴善寺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不光是在中国是大寺院,在全世界都是大寺院。京城绕一圈是一百四十里路,大兴善寺绕一圈是一百六十里路,你看这个寺院有多大。京城那一阵儿,城里头居民是二十万,大兴善寺一共是二十一万僧人,你看不得了吧!一下兴盛到这个程度,而且都是学密法的。三大士的时候,要学密法,是先讲显后讲密。咱们百日讲经就是先讲显,到了最后把密简单讲一下,让大家知道一点儿,种种善根。实际上我是外行,学的少得很,知道的也太少,也不会讲。我现在修密法的时候都是回向净土,主要是念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再来广学密法。到了极乐世界再跟阿弥陀佛学,跟观音、势至学,尽未来劫地学。到了极乐世界再学吧,现在是没有办法了,眼看要死了,没有一点儿办法。

        三位金刚上师同住大兴善寺弘密法,住二十一万僧人,七处开梆、九处过堂,是兴盛到了极点。唐朝的兴盛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是黄金时代。佛教从汉明帝时代到中国来,每朝都是步步高升,到了唐朝算是最高的顶峰,兴盛到了极点。咱们前边讲杜顺和尚,阿弥陀佛给他的一个弟子说:“文殊菩萨不在清凉山了,到秦川教化众生去了。”杜顺和尚的这个徒弟一想,秦川八百里,有八百位大善知识,都是有大神通、大智慧的。没有大威德,人家就不相信你。八百位大善知识跟大明星一样,一个不障碍一个。这徒弟心里一想就问阿弥陀佛:“这八百位善知识,哪一位是文殊菩萨?”阿弥陀佛给他说:“杜顺和尚就是。”他一听,哎呀,杜顺和尚就是我师父么,我跟师父了四十多年,不知道师父是文殊菩萨啦。大家看看唐朝佛法兴盛到什么程度,光一个大兴善寺就有三位金刚上师,住二十一万僧人,你看看了得吧!而八百里秦川就有八百位大善知识,一个善知识住一个大寺院,这就是八百个大寺院,那个时候佛法就兴盛到那种程度。

        开元三大士,特别是金刚智上师的大弟子,不空金刚上师。这位不空金刚上师又传了八位金刚上师,头一个就是惠果,惠果等八大金刚上师各弘一法。特别是这位惠果金刚上师把法传到韩国,就是现在的韩国、朝鲜,又传到日本。西安的青龙寺就是惠果阿阇梨给空海传法的地方。空海是日本的一个大菩萨,他从日本渡海来中国跟惠果学密法,之后又回到日本大弘密教。不空三藏法师了不得,法缘盛得很,他的弟子中有八位大金刚上师,各弘一方。

        历史我没有学过。唐朝几百年,唐末的时候打仗了,把唐朝灭掉了。唐朝的京城是在西安,大兴善寺在西安的城南,打仗的时候寺院就遭到了破坏。由于皇城打仗,那些金刚上师慢慢都离开了。后来《苏悉地经》《大日经疏》《金刚灌顶经疏》,疏就是解释,这些经疏就慢慢的消失隐没了。学的人,修的人没有了,法就没有了,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至到了宋朝,密宗就完全消失了,元朝、明朝、清朝简直就没有密教。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咱们中国人又到日本去学密法,学好了回到中国来弘扬,称之为东密。能海上师、超一法师啦,他们到西藏去学密宗,称之为藏密。能海上师回内地来弘了二十来年密法,1949年以后勉强维持不到十年就不能再弘了。虽然现在还有点儿影响,也不行了。清定上师就算了不起的大菩萨,现在还弘着密教。当时跟上师学密法常住的有七八十人,学密法的恐怕有几千人,学两天跑了,学两天跑了。还有比丘尼、男女居士跟上师学,诚心的人还是有好几百。清定上师现在的接班人都没有的。一定要有成就,有成就了就给五部大灌顶,然后才称为金刚上师,现在没有的。这个老人家已经97岁了,现在还没有人接班,不行啊!这是把密宗的历史经过简单地说一下。

        (二)密宗教义 

        【提要】密宗的根本教义是,即事而真,当相即道。宇宙法界,当体即是大日如来。大日如来具理智二德,理乃摄持不散,平等之义,是根本曼荼罗中的胎藏界;智乃决断拣择差别之义,是根本曼荼罗中的金刚界。曼荼罗就是轮圆具足义。此中具有本尊三宝功德一大法门,表圆满具备法界海所有万德。

        密宗的根本教义就是“即事而真”,即事而真是啥呢?就是华严。《华严经》不像《般若经》光谈性理扫相,把一切相都扫得干干净净的。《华严经》是在事相上,“即事”就是法身,“尘尘刹刹尽圆融,万别千差一贯通”。所以《华严经》是即事而真。密宗呢?就是大华严,华严是显,而密成了密教。华严是显的即事而真,密教也是即事而真。他即身成佛,这个肉体就成佛,这不是即事而真么?他不是把肉体去掉了,而是肉体成佛,即事而真。“当相即道”这是华严教义,事就是相,相就是事,把这个不要搞迷了。即事而真,当相呢?当相不知道是个啥,事相是一个道理。“即事而真,当相即道”,道还是真性么,是菩提涅槃的道理。密教的教义就是大华严,大华严是显,是公开给人讲的,密是不公开给人讲。

        “宇宙法界,当体即是大日如来。”宇宙法界的一色一香,咱们讲《华严经》就讲过,十法界的依正二报都是佛的法身。大日如来就是法身啦,宇宙法界一切万有者,当体即是大日如来。你看看,这就是大日如来法相身。讲《华严经》的时候这都讲过,所以你把显学了,再学密就好学了,这个道理一点,你就懂。

        然后再说大日如来,“大日如来,具理智二德”,理智咱们已经讲过了,咋样呢?如如理,如如智。大日如来具足理智二种功德,咱们先说理,然后再说智。

        1.理是什么呢?理是“摄持不散,平等之义”。真理就是摄持一切万法,跟念佛珠子一样,不要叫它散伙了。平等是无障碍,这个理就是这样。说完了没有?还有呢,还有啥呢?“是根本曼荼罗中的胎藏界”,这是最秘密了。曼荼罗你都没听过,提前讲显教就不讲曼荼罗,你讲那有啥用,现在讲密教就要说曼荼罗了。这不是茶叶的茶,不念曼茶(chá)罗,念曼荼(tú)罗。“理智二德,理是摄持不散,平等之义,是根本曼荼罗中的胎藏界,智是决断拣择差别之义,是根本曼荼罗中的金刚界。”这是最重要的,你把这再忽略了就是白听。金刚萨埵给龙树菩萨二部大法“金刚界、胎藏界”,咱们现在就是讲这个。理是摄持不散,跟念佛珠子的珠子一样不散。平等理是啥呢?就是根本曼荼罗中的胎藏界,胎藏界后面详细讲,一下子说不通的。把这个理说完了,然后讲智。

        2.讲“如来”两个字时,其中有如如理跟如如智。如如理见如如智,因为有如如智才知道如如理,假如没有如如智,什么叫个如如理,不晓得。修行,修的是什么呢?如如智跟如如理要合起来,这就叫一合相。《金刚经》讲一合相,这就叫一合相,一合相不能分开。一碗奶倒到一碗水里头,成了两碗奶。谁有本事也分不开。如如智见如如理,如如理没有如如智的时候,如如理是如如理,没有如如智见不到如如理,有了如如智才能见到如如理。所以先说如如理,它就是胎藏界,如如理是平等摄持的意思,这是胎藏界的理。如如智是什么呢?如如智是决断、简择差别之义。也可以说如如理是根本智,如如智是差别智。万法的差别是有决断性的,什么是该斩断不要的,如如智能决断简择差别之义。这个妙明真心里面的事儿多着呢,烦恼是空洞的,智慧也是空洞的,烦恼不露出来人见不到。好比见个冤家仇怼,你心里想杀他,可表面上还是高兴地欢迎他,啊呀,你好,你好,实际上心里面恨的想杀他。你心里面要杀他,对面的仇人不知道。烦恼与菩提是空洞的,是见不到的,而千差万别的道理它有决断性,这是大智慧的作用。这个大智慧是什么呢?大智慧是根本曼荼罗中的金刚界。龙树菩萨在大铁塔里面亲见金刚萨埵给他传授了两部大法,就是金刚界、胎藏界的曼荼罗法。

        曼荼罗是印度话,作个比喻,曼荼罗就是“轮圆具足”,啥意思呢?轮子是转的么,而这个法是法轮常转。为什么要圆呢?车轮子圆了走起路来是平稳的,车轮子不圆走起路来就会咯噔咯噔地跳起来,这样就成了障碍。要是个四方轮子就走不成了,所以轮子要圆。具足就是具有无量的妙义在里头,不是简单的。曼荼罗简单地说就是叫轮圆,而具足妙义。

        过去也有翻译曼荼罗的,旧译为坛场、道场、金刚场,这是过去的旧译,说曼荼罗是这么个意思。坛场、道场、金刚场,释迦牟尼佛成佛的菩提树下就是金刚场,佛成佛的时候一切法完全在佛的心脏中圆满成就了。然后“此中具有本尊三宝功德一大法门”,一个总持大法门都在曼荼罗里面含着,啥意思呢?这就是大日如来的法藏,大日如来的秘密藏。

        秘密藏说是一个,分开就是金、胎二藏,也就是像车轮子,要两个轮子才好跑;这也是大日如来的心藏、秘密藏、神通藏、光明藏。一切功德藏,一切大法门都在这里面。说一个曼荼罗就该明白了吧,再给大家作个比喻,“如辐轮广具,具足圆满,成一车轮。”跟车轮子一样,车轮子要具足圆满,车轮子不是还有支撑的小辐条么,没有那个小辐条不行。小辐条是法轮的支派,法轮里头的功德具足无量义,都是法轮的支派,所以具足圆满一切功德。“成一车轮”就是成就一个车轮子,也就是刚才说的,它是大日如来的心藏秘密法,也就是圆满具足的意思。所以说这是“表圆满具备法界海所有万德”,这就说完了。

        大日如来所有的功德,菩提涅槃的功德,显法、密法,一切圆满。法界海也就是华严海会,华严华藏世界,功德说完了。知道华藏世界无量的功德了,那是显,这是叫密,也就是华严义。华严义四十二字妙陀罗,华严字母啦,这就是华严字母的道理。

第二节 五大理体的多种解释

        我们现在讲的是密宗的教理和义事,没有给大家讲密法的修法,密法的修法得另外学,咱们这是讲密宗的教义。显中有密,密中有显,你把显学通了,学密是画龙点睛,一点就通。密宗的教义跟显宗有点儿不一样,现在讲的就是密宗教义的纲领要义。

        五大理体是胎藏界、金刚界,胎藏界没有学过,你一点儿都不晓得。显宗它不讲金刚界、胎藏界。前边五大是胎藏界,而第六大就是识法妙用金刚界。有体就有用,好比手是体,它能抓东西就是用,体用是一个,可是要分成两个。你这个眼睛是体,眼睛看颜色就是用,体用是这样。有体无用,好比盲人也有眼睛,盲人眼睛一睁跟好人一样,可是他一点儿都看不见,那是有眼没有用处;聋哑人也长的耳朵,但是他的耳朵是个假耳朵,人家有耳朵能听见,他有耳朵听不见,所以这就是有体无用。而一个好人是有体有用。你把体用明白了,这个法就好懂了。

        体用是一个,为什么又说体又说用呢?有它的道理,你要先明白体用的道理。体用是一个又是两个,咋讲呢?不即不离。不即呢?体是体,用是用,这是不即;不离呢?体不能离开用,用也不能离开体,离开就完了,所以就叫不即不离。《金刚经》里头讲的一合相,这就是一合相的道理。一合相的道理不是那么简单,多得不得了,一切万法皆是一合相。因果一合相、事理一合相、性相一合相、空有一合相、自他一合相、依正一合相,一合相是无量无边的,多得很。《金刚经》讲一合相不可说。说个不可说就完了,他也不说清楚,那人家咋讲?“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因为凡夫众生贪着事相,所以就不给你讲。给你讲了不起好作用,反而还起坏作用。

        什么叫五大呢?地、水、火、风、空是五大,加上识大就是六大。这是什么意思呢?五大属于物质,物质有它无量无边的体性,它的性能就是胎藏界。五大与识大是不能分开的,分开就坏掉了。你说五大不说识大也可以,可是,识大是在五大里头含着的,五大里头没有识的话,这肉体就没有灵魂了,没有灵魂的肉体就是死的。识大跟五大不能离开,它独立不起来的。五大有多种解释,我学的很少只知道这三种,所以就讲这三种,咱们先说第一种。

        第一种解释:五大者地水火风空,第六者识大

        五大地、水、火、风、空的理体是胎藏界,这是个啥意思呢?就是母亲怀胎,这是个什么胎呢?是成佛的圣胎,所以叫胎藏界。识呢?凡夫叫识,转过来就成了智。这个智有什么作用呢?是妙用金刚界,而妙用金刚界就表父亲,既然是母亲怀胎,那没有父亲就不行。五智的妙理体性,一定要有凡夫的识与五大合起来;到了圣人的话,就要用智与五大合起来,这样五大就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咱们这个肉体就是地、水、火、风所成的,他里头没有识的时候就是死人。地、水、火、风、空成就一个肉体,是物质所成的,识配合五大而成为活人,所以五大不能离开识,识也不能离开五大。识离开了五大,灵魂不能独立,没有肉体,灵魂起不了作用,所以识大转过来以后成了五种智,成了金刚界的妙用。

        第一种五大的表法:

        (一)地大—黄色—方形—东方—阿閦佛—大圆镜智

        地大是黄色,地的形是四方,所在方位是东方。第二种解释地大就不在东方了,是在北方,这是它不同的地方。所以讲的时候都得讲一下,如果我只讲一种,将来你一看说我讲错了,跟这个不一样,合不上。所以这个法是千变万化的啊。咋样千变万化呢?好比四谛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四谛。给笨人说四谛,给聪明人就说十二因缘。一个四谛,一个十二因缘成了两个,你学了四谛不知道十二因缘,学了十二因缘不知道它就是四谛。你把四谛学通了学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学通了合起来,才能知道十二因缘就是四谛,这是佛的善巧方便。四谛是先学果,十二因缘是先学因,给聪明人说因,叫他不要造罪了,这样就不感恶果。你给愚痴人说,叫他不要造罪了,他不行的。他万苦逼身不得了的时候,你给他说:“你知道你这苦从哪儿来的不?这就是你曾经造的罪,你想不受罪的话,以后千万不要再造罪了”,是这个道理。所以十二因缘就是四谛,四谛就是十二因缘,他是两种说法。咱们现在讲的内容,还是个小变化。他说地大是黄色,而到了第二种解释,地大成了黑色。咱们现在讲的是第一种解释,地大是黄色,地大是方形,地大在东方。而到了第二种解释这地大就在北方了。而东方的佛是阿閦佛,没有改变的,东方是大圆镜智,也是一样的。

        (二)水大—白色—圆形—西方—阿弥陀佛—妙观察智

        说水大是白颜色,而水大的性质是圆形,水珠珠就是圆的么。水大在西方,而西方就是阿弥陀佛,西方表妙观察智。

        (三)火大—红色—三角形—南方—宝生佛—平等性智

        火大是红颜色,在南方,是三角形,而第二种解释没说火是个啥形状。火本来是没有形状的,这里说是三角形的,火底下大,上边小,形状上它就是个三角形。火在南方,南方是宝生佛,表平等性智。第二种解释它也是平等性智。

        (四)风大—黑色—半月形—北方—释迦佛—成所作智

        风为黑颜色,本来风没有个形状,它讲风是半月形的,方位是在北方。第二种解释说风是在东方,这里说北方是释迦牟尼佛,第二种解释说北方是成就佛。这密宗的教义就是这样,有这么个教义我就把它写出来,对不对我不负责任,这不是我编的,是过去的祖师立下的。这里说释迦牟尼佛在北方,一般是不给释迦牟尼佛分方位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就是毗卢遮那佛,要说毗卢遮那佛就在中央么,怎么跑到北方去了,北方是成就佛。这里的第一种解释说:风是黑颜色,是半月形,是北方,佛是释迦牟尼佛,表成所作智。

        (五)空大—青色—圆形—中央—大日佛—法界体性智

        第五个是空大,空大是青颜色的,所在的方位是中央。咱们显教说中央是毗卢遮那佛,它这里的中央指的是大日佛,大日佛、毗卢遮那佛是一个佛,表法界体性智。这里有这两种讲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六大成法界体性,诸法缘起从六大生,上至诸佛,下及众生,宇宙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入,无不归还此法界。

        五大加上识大就是六大,六大的变化呢,社会上说宇宙,而佛教是说法界。宇宙法界一切依正二报的色相,都是六大在这儿作怪,完全是六大起的变化,离开六大就没有了。这就是说,佛果是六大所成的,这个内容咱们慢慢讲,一下子讲不通。下至地狱,上至无上佛果,都是六大在这儿起变化。地、水、火、风、空属于物质,识呢?属于心,心与物质合起来起大变化。地狱也是这样子,成了佛果依正二报,还是六大的作用。在凡夫叫识大,成了佛不叫识叫智。识与智是一个,而起的变化是十法界无量的色相。十法界都是由它而变化的。

        地、水、火、风、空是五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这五智,都是阿閦佛、阿弥陀佛、宝生佛、释迦佛、大日佛所证。五智与五佛就是正报,依正归纳有三种净土。

        说密就是见不到的秘密,严就是万德庄严,你没有证到这个,没有破无明,没有证法身是见不到的,更不得到这儿去。密严两个字儿,密是秘密,严是无量的妙好庄严。密严净土谁住呢?是大日如来住,这是他的国土。

        华藏世界就是《华严经》里圆满报身所住。这个不说密严,显教是公开的。公开是公开,但还是得破无明才能入到华藏世界,不破无明不行,还是不能见,不能闻。

        一生到极乐世界就见到胜境了,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再进一步,极乐世界就是密严世界。这是三种无上国土。还有什么呢?四禅天也有佛,而兜率内院虽然不是佛,是补处的佛,他马上也要成佛,未成佛以前在兜率天当天王等着上任成佛。兜率天也是佛土么,无量的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围绕。因此兜率天也是净土,四禅天也是净土。

        (由于视频资料缺失,此处衔接欠完整。)

        从六大分,主要是识,识就是心,成了佛叫智,智还是心。心的变化在缘起里,咋个缘起呢?心为因,五大为缘,识大就是心,识转成智了还是心。缘起,缘起,一定要有因才能随缘,心就是随缘,随恶缘就下地狱,随善缘就升天堂,随无生智缘就成佛,所以心就是随缘。说六大的变化,就是一切万物以六大而能生,能生的时候,“五大为缘,心识为因”,心识与五大结合起来,才能生一切万法。以五大为缘,以心为因,起了大变化。“上至诸佛,下及万类一切众生,宇宙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入,无不还归此法界。”无不从此法界流入,就是都由这个法界缘起而生;无不还归此法界,就是要灭亡的时候,还要归于此法界来。这就是总括密宗的教义。你把显教学通了,密教是画龙点睛,一说就懂,一点就明白;你要是不通显教,学密教就难得很了。这就是说把显教学通了,然后才能学密。

        第二种解释:一佛具五智,五智现五佛

        咱们现在详细地讲第二种解释,第二种解释:五大加上识大为六大,所起的变化还是有的,三种净土也有。六大起的变化,上至佛法界,下至无间地狱,这个也还是有的。我们现在主要是讲第二跟第三,第二第三最重要,前面跟这里有小的差别,而大体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开始详细讲第二种解释。

        (一)一佛具五智

        每一个佛都有五种大智慧,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每一个佛只要是成了究竟佛,都能圆满具足这五种智。“一佛俱五智,五智现五佛”,这一下你就知道阿弥陀佛也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这五佛是一个佛,是由五智现的五佛。显教不公开说,到密教就公开说了。

        我们百日讲经前面没有这么说,要是提前说就说得太早了,现在说是圆满。不到时候不说,现在圆满了,到了时候就要说。知道一个佛有那么大的神通变化,一个佛难道还没有五种大智慧?五种大智慧不算多,你看看破无明证法身的菩萨得了多少三昧王,一个三昧王那是多少三昧眷属;得了多少陀罗尼王?一个陀罗尼王底下又是无量陀罗尼而为眷属。那都是大神通、大智慧,所以成了佛得五种大智慧不算多。一佛圆满具足五智,而五智现五方佛,现五方佛就包括了一切的神通妙用。

        哪一个佛证到了五智?显教是毗卢遮那佛,密教是大日如来,是专指法身佛,这一个佛具足五种大智慧。我们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释迦牟尼佛是圆满报身佛的化身,圆满报身佛与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是表里的关系。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为法性理体,而圆满报身佛是现的相,这三佛是一个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大日如来也是法身,卢舍那佛是圆满报身,无量的化身就由报身变化出来,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三佛是一佛,一佛具足五智,五智统领五方佛,这一下子就讲通了。

        1.五大、五色、五方

        这里还简单地标了一下五大(见图表),它与第一种解释有同有不同。

        1)地大在北方,是黑颜色。

        2)水大是白颜色,在西方。

        3)火大是红颜色,在南方。

        4)风大是青颜色,在东方。

        5)空大黄颜色,在中央。

        这是第二种解释,把这个决定下来,然后再说五因、五果、五智。

        2.五因、五果、五智

        1)北方世界,黑色,地藏王菩萨为因,北方世界的果是成就佛,成就佛所证是成所作智。

        2)西方世界是水大,为白色。观音菩萨是因,是妙观察智的因,而阿弥陀佛是果,是妙观察智的果。

        3)南方世界是火大,为红色,南方世界普贤菩萨是因,宝生佛就是果,所证的智是平等性智。

        4)东方世界表风大,为黄色,文殊菩萨为因,阿閦佛为果,所证的是大圆镜智。

        5)中央的因是准提菩萨,果就是显教的毗卢遮那佛,密教的大日如来,所证的是法界体性智。这就是一佛俱五智,毗卢遮那佛具足这五种智慧。

        3.五智现五佛

        东方世界阿閦佛,南方世界宝生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北方世界成就佛,中央世界毗卢遮那佛,这是密宗的教义。显教没有说这个,显教与密教是有范围的,它画了个界限。显教就好比是修大殿备材料,啥都有,而密教是盖大殿,把材料拿来码起来盖成个大殿。显教《华严经》的内容多得很,但是没有这样组织。《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大乘经多得很,但不是这么个组织。非要密宗来这么组织一下。

        显教一切的法就是备料,砖瓦木料拉来搁到那儿,密宗就组织把它盖成大殿。拿密宗来说显教备材料,叫什么呢?叫“生起次第”,一样一样的法认真地修,等到修成圆满以后就是“圆成次第”。各种法合成起来,把大殿修起来,圆成次第,密宗是这样讲的。但显教不是这么说,显教无量的法,跟密教还是不一样。这个密教是有组织性的。

        咱们现在来说这个表法:

        1)地大—北方—黑色—地藏王菩萨为因—成就佛为果—证成所作智。

        2)水大—西方—白色—观音菩萨为因—阿弥陀佛为果—证妙观察智。

        3)火大—南方—红色—普贤菩萨为因—宝生佛为果—证平等性智。

        4)风大—东方—青色—文殊菩萨为因—阿閦佛为果—证大圆镜智。

        5)空大—中央—黄色—准提菩萨为因—毗卢遮那佛为果—证法界体性智。

        五大:地、水、火、风、空;五色:青、黄、赤、白、黑;五因就是五大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准提菩萨;五方就是东、南、西、北、中;五果就是五佛;下来是五智,五智放在最后再讲。

        五大:地、水、火、风、空为一切万法的缘起,因缘和合到一块儿成就十法界,成就宇宙法界。

        五大里头一定要有识大,没有识是不行的,一切的变化功能就是识在指导,离开识是个死家伙,没有识不起作用。人死了就光剩下烂掉了,他不是活人啦。五大是死尸,由五大加上心,心就是识,到了圣境破无明证法身就不叫识了,而称之为智。称之为智还是心么,当凡夫叫识它还是心,成了佛不叫识了叫智,识是心,智也是心,里面包含了无量的妙理。所以,心识有五大,五智有五大,不能分开就叫体用。体不能离开用,用不能离开体。这个咋讲呢?“不即不离”。不即,心识不是物质,心识不是地,也不是水、火、风,心识也不是虚空,所以五大不是心,这叫不即;不离,心识离开了五大,就好比飞行员离开了飞机,他就不会飞了,飞行员坐上飞机,他一发动飞机才能飞,还显得他能得不得了。要知道五大就跟飞机一样,是物质,是死的,是识大在起大作用;而识大离开五大的物质就一点儿本事也没有,就好比飞行员离开飞机一样,一点儿本事都显不出来。你把这个道理知道了开大智慧,不知道了,你学法就没有成就。

        今天已经圆满了,大、小、显、密,圆通无碍。这个道理咱们用事实来说明一下,最好是拿《心经》来说明,因为其他的经长得很,没有办法。《心经》是大小显密圆通,大是三世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大;小是四谛十二因缘,都有;显是前面的经文;密就是后面的咒文“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就是密。就这么短小的一个经,它是大小显密,圆通无碍。

        本来讲到这里就可以结束的,但还是要拿《心经》简单地跟这个事实合一下,这样就圆满到极点了。《心经》里面含无量义,假如要详细讲《心经》,就是再讲一百天也讲不完。五佛、五方、五色、五大、五智、五因、五果表一切万法,含无量义,就光这些内容讲一百天都讲不完。今天晚上再把第三种解释一讲,前面的再附带讲一下。有事的明天要走就走,我这个录像录下来,不是利益现在的人。今天晚上把《心经》简单写出来,明天一天专门讲《心经》大小显密、圆通无碍。把《心经》最后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讲一下,咱们这法会就圆满了,录下来后利益未来无量的众生。

        五大,地、水、火、风、空表的是理体,是胎藏界;识大表的是妙用金刚界。五大属于依报,是物质,十法界的依报与正报都是属于物质。肉体是正报,是借着外五大形成的,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属于水大,暖气属于火大,咱们出的气呢?出气就是活人,不出气是死人,出的气是风大。我们不但是鼻子、喉咙与五脏通空气,连周身的毛孔都是通空气的,周身毛孔要是不通气就生病。五大离开识大,它是死的,肉体离开识就是死人。五大主要是表十法界的依报,十法界的依报连正报都在其中,正报也是五大所成的。但是这中间一定要有识,识就是心,没有识物质就站不住脚。地、水、火、风、空,它的理体胎藏界,识大就是心,是妙用金刚界。

        咱们没有听过金、胎二界这怪名词儿,而密宗主要是讲这个。金刚界是表天,表父,胎藏界是表地,表母;金刚界是大智慧,胎藏界是大慈悲;大智表光明的天,大悲是表慈悲的母亲。天上有日月表智,地下是大地生长万物,都有它的功德。智表父,父亲办事情很有能力,有智慧;而母亲是大慈大悲啦,功德是无量无边,讲不完的。

        密宗的胎藏界、金刚界重要得很,咱们显教没有听过这些道理,现在把胎藏界简单地给大家讲一下。胎藏界是一种比喻,比喻母亲怀胎,将来一定要生,生下来一定是人子。圣胎,圣胎,别教初住菩萨断见惑入圣胎,圆教的初信菩萨断见惑入圣胎,就入胎藏界。

        咋叫入胎藏界呢?一断见惑就入了圣流,入圣流就背生死流,背生死流这就是初入圣胎。初入圣胎就入了圣流,好比小沟的水流到大沟,大沟的水流到小河里,然后流到大河、长江,大河、长江的水最后一定归入大海,大海就代表佛。母亲怀胎生下来的就是人子,圣胎就是胎藏界,是什么圣胎呢?法、法身、法身佛。这是法身佛的功德。

        入了圣胎以后,慢慢地断见惑,也一定慢慢地断思惑,绝对不会是断了见惑不断思惑,思惑难断也要断,这都在圣胎里头。思惑断了以后还有二十品尘沙惑,咱们都讲过,现在一说就是画龙点睛了,一说就明白。就在胎藏界里头断二十品尘沙惑。别教登初地破无明一品,圆教登初住破无明一品就出圣胎。在胎藏里头是无明的,说个胎还有个意思,破尘沙惑的菩萨能分身无量,假如破二十品尘沙惑的菩萨,能分身百佛世界,万类现身。缺点是什么呢?无量的化身入胎、住胎都不迷,就出胎降生的时候迷一下。

        圣胎是个名词,表有它的道理。破无明一品就出圣胎,无量的化身充满百佛世界,万类现身,逐类随行,入胎、住胎、出胎完全都不迷,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说胎藏界不是光立这个空洞的名字,既然有这个名就有道理。破无明,破无明,破了无明出胎藏,他就能万类现身,神通自在而不迷。

        学密法的时候有五部大灌顶,五部大灌顶有金壳(音译),每个人跟投票一样朝里头丢。你的标签儿落在五大部的哪一部上,就证明你与哪一部法有缘,你修哪一部法就容易成就。在五部大灌顶以前我就发愿回向,我说我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去投标签的时候我就想投到莲华部,因为莲华部是极乐世界。之前我讲过,现在快圆满了,再给大家说一下。我在五台山的时候,能海上师五部大灌顶,未灌顶以前上师就说:“你们每个人都要求忏悔,不求忏悔的话五部大灌顶的法接不到,还要出魔障。如果出魔障了就接不到法。”

        上师把加持的吉祥草发给大家,说:“你们各自把吉祥草压在枕头底下,看晚上做什么梦,要是做的吉祥梦就证明你过去善根大,业障轻。到了五部大灌顶的时候,你就能顺利地得到五菩萨灌顶。假如做的是坏梦你也要给我说,我给你先加持,临时挡住,叫你先接受五部大灌顶。趁现在还没有灌顶,你们先赶快忏悔,等将来得到五部大灌顶以后,还要求忏悔,不求忏悔,魔障还是不会轻饶你的。”然后上师就给我们每一个人一根吉祥草。

        我压的吉祥草啥情况呢?那天晚上睡觉梦见来了个大毛人,有八尺多高。咱们人不到两米高么,一般就五尺多高,再大的个也没有六尺高,而梦中之人就有八尺多高,那个头跟狗一样大。压在我身上,压了不到一分钟,就起来跑了。我就把做的梦给上师说,上师说:“我给你先挡住,叫他给你不做障碍。你先受了灌顶,以后再好好忏悔。”嗨,说是要灌顶,西安的居士给我来个电报说我母亲死了,这一下糟糕的,这怎么搞哩?母亲死了你能不回去?可这一回去,灌顶灌不成了。这一下咋搞么?要是回家把母亲安葬了再来就跟不上灌顶了。于是急的我昼夜都哭。

        我隔壁住了有五六个新戒,跟我隔一个板墙。我晚上听到隔壁的新戒,悲痛地哭的不停,也不知道为啥。半夜我也不能去喊他的门,我心想他屋里有七八个新戒在一块儿住着,他哭的时候人家也会把他劝慰一下,可是这哭声,哭了一夜也没人管,尽管地在哭。第二天我问:“你们昨天晚上谁在哭?”他们说:“没有人哭啊,寮房睡的人没一个听见。”我心想,我明明听见有人哭么,问大家却说是没人哭,这才奇怪。这一问,到了晚上,这哭声不在隔壁屋子了,哭声在山上,哭的痛悲得不得了。我说这是怎么一回事,迷着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冤魔来了。那是冬天,冰山雪地的,我想可能是朝山的人找不到路了吧,找不到路冻的在那儿叫唤吧,这声音听起来,悲痛得不得了,我心里放不下。声音是越听越近,本来哭声是在山顶上,哭着哭着声音到了寺院后面。我想这是到了寺院背后了,要进来不是得喊门求借宿么。不是的,没喊门,哭声又从后头哭到寺院前面了,前面是下坡。随后哭声又到了寺院底下,哭得悲痛可怜得不得了。这下我放不下了,把师父都喊起来,我说:“你听这人哭得这么可怜,咱们去救救吧,看看遭了啥要命的难事。”我把几个人都叫起来听,我是听见人不停地在哭,不停地在叫唤。大家也是在那儿用心听,可就是听不到哭声,听不见,人家就都睡觉去了。

        我越听越是放不下,你看这个危险的,假如是个冤魔来了,有人跑到沟底下,叫冤魔收拾到沟里头,那多危险。我有这个慈悲心,人家都睡觉去了,我把山门开开,听到在沟底下有叫唤的声音,我就下去了。越听越近,走下去恐怕有一华里路,到了。说来也奇怪,就是我隔壁来受戒的一个新戒。他是跑到五台县干什么事情去了,回来冰雪大的把腿冻得不能走路了,离清凉桥就剩下一华里,脚不能动,哼哼地在那叫唤。声音并不大,我走到他跟前,他还在那儿哼哼地叫唤。我一问,他说啊呀不得活了,脚冻坏了简直不能动。回去是上坡路,我把他背回去,累死个人。我要不去背他,他那一晚上非冻死不可,你看这也不可思议的。我虽然胆大也是很危险的,背他回来,我问他说:“是你大声地在喊吧?”他说:“不是,我声音小得很。”小声哼哼我们那里根本听不见,离的有一华里路哪能听得见。他是小声哼,可我听的声音就大得很,你说这才是莫名其妙的事情。

        居士给我打电话说我母亲死了,糟糕的,我是昼夜哭,睡不着觉,晚上拜佛,给我母亲念经、回向。我心想到底回还是不回,回去的话五部顶灌就灌不成,再来赶不上;要是把五部灌顶灌了再回去,人家居士给打电报来,难道你对母亲就一点儿孝顺心都没有?这咋弄呢?哭了多少天,天天给母亲念经、拜佛、回向。最后我决定还是受了灌顶再走。还没等受灌顶,电报又来了。咋?也有个出家人跟我一样,都是一家人出了家。我是弟兄两人和妹妹还有母亲出家,他是妹妹和母亲出家,是他的母亲死了。传话的人把话传错了,以为是我母亲死了,就赶快给我打电报,你看这个业障不业障。我再一跑回去糟糕了,五部大灌顶灌不成,你看这魔障不魔障,还是上师给挡住了。后来中间还出了些魔障,总算是把大灌顶给灌了。灌的时候修忏悔,一天忙得不得了。我是在清凉桥给大众师父们做饭,完了还要听法师讲经,晚上瞌睡了要睡觉,哪里还有专门求忏悔的时间。

        五部大灌顶灌了以后,交心运动起来了,斗争得不得下台。斗争人家的时候我放不下,到了斗争我的时候我更放不下,把人气得简直是动了大瞋恨心。头天晚上做个梦,不知不觉有四层高的楼,也不知咋回事我在楼顶上坐着,奇怪的是,整个楼倒下去了,一看楼倒下去,我赶快就朝下跳,把我没绊倒,我也没有伤。眼看着楼翻了几个跟头,奇怪的,楼翻了几个跟头还是好好的,楼没有破,又恢复了原样,做了这么个梦。我一醒来,心里说不敢再动瞋恨心了,修一点儿功德,楼翻了几个身我都没受伤。我就赶快自己觉悟,不能再动瞋恨心了,动了瞋恨心也不顶个啥。人家大运动来了,你说不行?不行天天开会斗争你。虽然是压了一下,但是一会儿遇上斗争一来,这瞋恨心又起来了,把人气得放不下,又动大瞋恨心。嗨,晚上做个梦才怪的,自己拿着个刀割自己身上的肉,把身上的肉割完了以后,把肠子、心肝都拉出来割掉。自己也不知道为啥要那么割,把肉割完又把自己的头割下来,就做了这么个怪梦。醒来后赶快觉悟自己,不能再生瞋恨心了。我心想,头一个梦做的就很坏,大楼翻跟头,这还好,把我没有压到楼底下。这一回更糟糕,拿个刀把自己身上肉割完了,连心肝都割了扔出去,最后把头也割掉了。梦醒了,我说赶快地觉照吧,不管人家咋样没道理,不敢再起分别了,全是罪业啦,不要再生瞋恨心了。

        五部大灌顶灌了以后,魔障是一个接着一个,个个都是要命的魔障。所以这个密法没有福德,没有智慧,没有善根,是接受不了的。接受这个密法,那绝对是别教初住、圆教初信的菩萨,才有资格来学密法。咱们凡夫现在来学密法,假如有成就的话,那是累生累劫修的善根。最初种善根,没有断见惑的众生,过去没有种善根,也难遇这个法,遇到以后,学也学不会,修也修不成。有的出家人跟着能海上师学法也学了二十多年,上师不传,就是不给传,传的就是清定上师一个,跟了二十多年,气得要死也不行,不传就是不传。所以密法难修得很。咱们现在一早上《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还有《心经》后面的“揭谛咒”,虽然没有正式的安坛灌顶,大家每天念着就有佛力的加持,有神咒法的加持。菩萨行菩萨道要想成佛,没有一个不学密的。

        胎藏界讲的这个意思就是入圣胎,什么人入圣胎呢?不管别教还是圆教。别教初住菩萨断见惑,圆教初信菩萨断见惑,断见惑初入圣胎,然后破思惑,断了思惑还有二十品尘沙惑,都是在胎藏里边断的。断了以后,破了无明了出圣胎。过去的禅宗那些大祖师,都是精通三藏的大祖师。最初在禅堂听讲,说是“哇的一声,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是啥妙语呢?听着奇怪,莫名其妙。啥哇的一声?小娃儿降生不是叫唤么,“哇的一声”就是小儿降生了先叫唤。“大地平沉”就是大地空了、没有了、破无明了,破无明大地就空了,身土无碍了。你要知道,说这一句话的善知识,一定是精通三藏的,后人光是学会了“哇的一声,大地平沉”,说的什么神话不晓得。还有说是“大悟之后,水边云下,保养圣胎”,这还是大通家说的话,他都懂得。这说的是禅与教合起来,不是随便说的。

        1912年,北京有一位善知识叫真空法师,他是禅宗开了大悟的,他禅教都通,也能讲经。他没有学过密法,也不弘密法。像他这样开了大悟的人也真是了不起,有学僧问他:“老法师啊,如何是显?如何是密?如何是显密圆通?”你看他开了大悟就是不可思议,他说:“结婚就是显。如何是密呢?入洞房是密。如何是显密圆通呢?生下孩子就是显密圆通。”这本来是个丑事儿,但他比喻的也是好极了。他说这个话是通密的,这密有许多是不能讲的,我们就是学了现在也不能讲。

        胎藏界专门有修法,我也不能给你们讲,我不是传密法的。金胎二界有它的修法,受五部灌顶的时候,上师给你教哪个,你就学哪个,没有给你教,你也不能修。每给你传一部法,先修一百座,然后你再汇报,看你这一百座有一点儿成就没有,一点儿成就没有,那你再去修吧。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你没有成就,第二部法不给你传,是这样的。

        胎藏界就是地、水、火、风、空为万法的性体。识呢?它是表智的,当然识就是心,心与五大是相合的,是不即不离的,五大离开心就没有作用。这里面的秘密道理,我不能讲,一讲我就犯了密宗戒,犯密宗戒罪过大得很。咋了呢?密乘戒是叫你保密,你不保密就是违犯三昧戒,是要堕地狱的。咱们现在是光讲密宗的宝贵,让大家生个信心,生个羡慕心,生个恭敬心就了不起了。妙法稀有难闻,大家要知道我们将来都是要成佛的,没有一个不是修密成佛的。

        毗卢部就叫佛部,也叫灌顶部,这是一部。由这一部开出金刚界、胎藏界,由一个开成两个大部,然后再开成了五部法。地、水、火、风、空表无量的法。地、水、火、风、空是五大;五方是东、南、西、北、中;五佛是阿閦佛、宝生佛、弥陀佛、成就佛、毗卢遮那佛;五色是青、黄、赤、白、黑;五因是五大菩萨,五果就是佛。

        在凡夫因位,未破无明以前都没有得到五智。未破无明以前在众生界,不但六道众生没有得到成所作智,连天王、四果罗汉,甚至于破了十品、二十品尘沙惑的菩萨,没有破无明都得不到成所作智。破无明一品,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就初转为成所作智。五根转为成所作智的时候,眼睛也会听音声了,眼睛也会讲话了,耳朵也会看颜色了,耳朵也会说法了,这就是六根互用。一说六根互用你就晓得了,观音菩萨是千手千眼,六根互用的时候毛孔都是眼睛。

        破无明证法身全身都是手眼,乃至法界手眼,六根互用。破无明一品以后,第六意识转成了妙观察智,要是圆满转的话,那是四十二品无明破尽,圆证五智十身。破一品无明是分证,证到一分就能周遍百佛世界。百佛世界以内,成所作智得大自在,妙观察智得大自在,平等性智得大自在。

        平等性智的八种平等,讲过多次,自他平等、因果平等、圣凡平等、事理平等、空有平等、性相平等、依正平等、冤亲平等。破无明一品证到平等性智,平等性智的作用是充满百佛世界。妙观察智也充满百佛世界,大圆镜智还是充满百佛世界,法界体性智就证到了法身。破无明一品就证到一分的法身,证到一分的法身是充满百佛世界,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法身无相充满百佛世界,万类众生有感皆触。

公案三 崖变草坡黄牛救命

        据说,很久以前我们西安有个于居士,他爷爷、父亲都信佛,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到寺院里给当干娃,他长大后就皈依了,当佛弟子。后来考上了县长,被分配到陕北当县长。他上任前,父母给他说:“你今天晚上给佛烧香,好好地拜,明天早上走的时候再烧香,好好地拜佛,走到路上多念观世音菩萨,求菩萨加被你平安到陕北。”

        那个时候没有汽车,路都是步行的小路,冰雪满地。他骑个马,剩下的人都步行。从小道儿走到山崖上,下了雪被太阳一晒,化成了冰溜子,走在小道上,马脚一滑,连人带马滑到崖底下,把马绊死了。他呢?能当县长还是有点儿福报,也可以说是因为他家中祖祖辈辈都信佛,他父母叫他头一天晚上就烧香拜佛,第二天早上也烧香拜佛,求佛菩萨加被,知道冰天雪地的,到陕北一千多里路,容易出危险,果不其然掉崖下了。他还是福报大,半崖上长了个松树,把他刚好架在松树上没掉下去。天还没黑,朝下一看多深的崖,往上一看有十来丈高,没一点儿办法,要吓死了。这怎么得了呢?光剩下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上头的人把绑行李的绳子,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放下去叫他绑到身上,朝上拽,拽的没有多远绳子断了,掉下去还是架到那儿。这下绳子没有了,大家把裤腰带解下来,接着继续把他朝上吊,吊的不远绳子又断了,还是卡到那。反复掉下去,再不是卡在树岔上那就不得了,总算还好是卡到那个树梢上,人没掉到悬崖底。

        天黑了,大山里头也不知道啥地方有人,他急的是光剩下念“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大风刮得冷的要命,挂在树上怎么搞呢?忽然之间,那个地方不是崖了,成了荒草坡了。冬天不是冰雪满地么,忽然变成了青丝绿叶的青草,长了一尺多高。还看见一个大黄牛,在那儿吃草,慢慢吃草朝他跟前来了。他说这又不是做梦,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么,悬崖咋会变成荒草坡?这变成荒草坡应该是干枯的草么,咋能是青绿的草呢?这个牛又是从哪来的?啊呀,这是念观音菩萨的感应吧。

        这牛慢慢吃草走到他面前,他一下抓住牛尾巴缠到手上,缠得紧紧的,牛不慌不忙慢慢吃草慢慢上,慢慢吃草慢慢上,走上去了。他一看上到平地,这才把牛尾巴放开,大声喊他那些同伴。一喊叫,离了几百丈远,说:“我在这里,在这里。”

        听他喊,那些人就顺着音声过来了,说你咋上来的?他说抓着牛尾巴上来的。这些人也是莫名其妙,悬崖呐,咋有牛能爬悬崖?然后大家把铺盖打开,围到一块儿睡了一夜。等到第二天天明,遍地都是厚厚的雪,哪有牛呀!若是有牛的话,雪地里就应该有牛踏过的蹄印啦,可是雪地里头没有一个牛蹄印。

        所以证到这个法界体性智的时候,破一品无明,清净妙法身,充满百佛世界,你有求他就有感应。念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用神通变个牛,现出相来,悬崖变成了草坡,冬天现出青草来。这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遍满百佛世界随所应化,方便利乐一切有情的作用,就叫成所作智。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叫前五识,转过去就转成一个成所作智。

        第六识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心,这个生欢喜的心,生烦恼的心,这就叫第六识。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

        第七识咱们现在见不到,第七识叫“我见”,第七识我见跟第六识在一块儿粘着。这九个识,就是一颗心,说心是一个,说识是九个。咱们人是一个,人头上长两个眼睛,两个耳朵,鼻子两个窟窿,一个嘴巴,嘴巴里还长舌头,还有几十颗牙;肚子里头五脏六腑东西多得很;两个手有十个指头,两个脚也是十个指头。这就是说一个身体可以分百千,光骨头都是三百六十个骨节儿。一个人能分这么多,所以一个心就分成了九个识。第七识具足四种大烦恼:我痴、我贪、我爱、我慢。

        第八识是含藏识,印度的梵文叫阿赖耶识,翻到中国就叫含藏,含藏有三种,能藏、所藏、执藏。能藏如大海装不满,无量劫装烦恼、装恶业,装到现在也装不完,你现在继续起烦恼,继续造罪,它都能装,装不满。现在学佛,以至学无量劫,圆教从圆五品学起,一直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到了妙觉得佛果,学不完的。你再学,佛的妙法藏,八识能藏,藏不满。第三个叫执藏,是保险柜,永远不会丢失的。

        第九识叫庵摩罗识,真正是心的本体。一个心分开是九个识,合起来是一个,就像一个人,他的眼、耳、鼻、舌、身都各自有作用。第九识叫庵摩罗识,翻到中国就叫清净识,清净识本来无染,我们修行修到最后还归清净识,就是清净法身,这是心的本体。等到破无明证法身,第九识转成法界体性智,就是法身。

        所以,修行主要是断烦恼、灭三惑、了二死、转识成智,把识转过来变成大智慧。破一品无明,五智十身就有十种身体,五智十身周遍百佛世界,破两品无明周遍千佛世界,破三品无明周遍万佛世界,以至四十二品无明破尽成了佛,法身达到尽虚空遍法界,没有达不到的地方。

        大家已经晓得五大是地、水、火、风、空,加上识是六大,它成就的是法界原体的本体,以至成佛,华藏世界、极乐世界,都没有离开地、水、火、风、空、识。成了佛,识就不叫识了,识就转成了智。一佛俱五智,五智现五佛,咱们昨天已经讲过。五智现五佛,五佛居五方:成所作智是北方成就佛;妙观察智是西方阿弥陀佛;大圆镜智是东方阿閦佛;平等性智是南方宝生佛。北方成就佛跟第一种解释不相同,第一种解释北方是释迦佛,而五大第一种是表风大,而现在这里是表地大。第二种解释中央是毗卢佛,位置是在中间,不是在最后,第一种解释“中”是在最后,是东、南、西、北、中这么个顺序。要拿地水火风来说,北方是地藏王菩萨为因,表地大,黑色,果是成就佛,成所作智;西方是观音菩萨为因,表水大,白色,果是阿弥陀佛,妙观察智;东方是文殊师利菩萨为因,表风大,青色,果是阿閦佛,大圆镜智;南方是普贤菩萨为因,表火,大红色,果是宝生佛,平等性智;中央是准提菩萨为因,表空大,黄色,果是毗卢遮那佛,法界体性智。大家用一点儿心,这是佛教的知识,你们把它写下来。

        五大,第二种解释与第一种解释稍有不同。第二种解释地大是黑色在北方,果是成就佛;而第一种解释地大是黄色在东方,果是阿閦佛,两者不相同。水大是白色,在西方;第一种解释,水也是白色,在西方,两者皆是相同。火大在南方,是红色,第一种解释也是这样,两者皆是相同。风大是青色,在东方,果是阿閦佛,而第一种解释东方成了地大,换成了黄色,果是阿閦佛,两者不相同;空大是黄色、在中央,果是毗卢佛;而第一种解释空大是青色,果是大日佛。

        五果就是五佛,五因呢,五大菩萨,中央是准提菩萨为因,毗卢遮那佛为果,密宗叫大日如来,大日如来为果。东方是文殊菩萨为因,阿閦佛为果。南方是普贤菩萨为因,宝生佛为果。西方是观音菩萨为因,阿弥陀佛为果。先是头一次解释,这是第二种解释,下面是第三种解释。

        第三种解释五佛是果,五大菩萨是因,五方、五色、五大、五智,表法的圆满。五部修法,佛部不变,东方金刚部修法站中央,把佛部安在东方;南方宝生部修法站中央,又把佛部安在南方;西方莲华部修法站中央,佛部又安在西方。而北方羯磨部也是如此。

        第三种解释有啥不同呢?五佛是果、五大菩萨是因。五大菩萨就是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准提菩萨;五方就是东、南、西、北、中;五色是青、黄、赤、白、黑;五大,地、水、火、风、空;五智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五方、五色、五大、五智都是表法的,表什么法呢?表一切法的圆满,成了毗卢遮那佛也没有离开这五大。

        五部法所指的是什么呢?北方叫羯磨部,也叫事业部,成就佛为果,地藏王菩萨为因。西方叫莲华部也叫胎藏界,南方叫宝生部,东方叫金刚部,中央叫毗卢部也叫佛部,密宗的表法是这样。五部修法,五部大灌顶以后,看你是灌哪一部的顶,修哪一部的法。中央的佛部,也就是毗卢部不动,他就在中间不变。

        假如金刚部要修法,咋个修呢?金刚部要修法站到中央,那中央咋办?把中央的佛安到东方去。密宗的修法,他是这样的。比如南方宝生部,要修宝生部的法,宝生部就为主,他就站到中央去了;那中央佛部的毗卢佛咋办呢?就把毗卢佛安到南方去。这个五部是以部主为主,部主站中央,把毗卢佛就安到部主位。西方莲华部,修观音菩萨的观音法,莲华部为因,阿弥陀佛就是莲华部的果。咋样修法呢?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就站到中央去,把毗卢佛的佛部安到西方去了。然后北方羯磨部修法,他就要站到中央,而中央毗卢佛就得安到北方去。五部法是这样子的,还要绝对这么修,你不这么修不行。部主为主的时候中央毗卢佛就成了伴,密宗的修法就是这样。五部的修法,你专门修哪一部法,那这一部就是主。

        密宗的修法,咱们昨天写的曼荼罗,曼荼罗说是金刚道场、坛场,其实他心中还有个坛场。金刚藏菩萨说完十地,现大神通,他心脏里头的菩提树高得不得了,菩提树下坐的佛也是大得不得了,华严海会无量诸大菩萨,甚至华藏世界都在他的心中。心中的这个佛叫“一切智王佛”,说的法是修多罗。密宗修法的时候,把心观想成曼荼罗,而诸佛菩萨都在心中。咱们现在光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密宗是把这个心,要真正观想成佛的净土啦!这下面我就不能再说了,再说就犯戒了。

        最后讲密法,仅仅是把这个道理知道,咱们赞扬下密法的功德。我们每天念的《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还有每天晚上放的蒙山,都是大秘密、大总持,它就是秘密藏,就是密法,大家好好念,会有成就的。给你说没有学过密法的,一个《大悲咒》人家念成了,人家念成了就得大神通,这种事情多得很,你只要诚心念就行。

        今天晚上我就把《心经》的重点写出来,简单的总结一下。咱们最后一个题目是“赞佛方便善巧,大小显密圆通无碍”。《心经》短短一点儿,明天就可以讲完。百日讲经也就够一百天了,显密圆通也就圆满了。

        心经,心经,当众生也是个心,成佛还是个心,大小显密都没有离开心,所以咱们就用《心经》来作总结。本来《心经》十天半个月也讲不完。明天早上咱们讲一个钟头,晚上讲一个钟头,把《心经》连显带密都显露出来。本来我都不想讲了,可是有人督促非叫我讲,那我就讲。明天讲的时候大家用心好好听,显密圆通,等讲到“揭谛揭谛”就是大密法,好极了。

第三节 《心经》大义略释

        【提要】观自在是体,观世音菩萨是妙用,观照般若空五蕴,度二死。色空一合相,受、想、行、识皆是一合相。空五蕴,空十八界,空十二因缘,空四谛。菩萨依般若,心无挂碍,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等等咒。

        今天就圆满了,百日讲经主要就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都圆满赞叹了,总而言之都是佛的善巧方便,最后咱们拿《心经》来作总结。

        众生都是以心为主,一切唯心造。《心经》包含《金刚经》,而《金刚经》又包含了六百卷的《般若经》,六百卷大般若又包括了十八部般若。大般若是十八般若的头一部,就是《摩诃般若》六百卷。释迦牟尼佛说《般若经》22年,《般若经》译到中国来,译了几千卷。般若是赞叹佛的法身,一般的众生不能够受持那么广大的般若,所以一卷《金刚经》就包括一切般若。那些没文化的妇女、老人,《金刚经》还是学不会,所以观世音菩萨特别慈悲,说一遍《心经》,就那么几个字,老太婆也能学会。

        《心经》就像佛法的心脏,一切唯心造,所以这个心是最为主要。别看《心经》这么一点点儿,它包括了一切大乘教和小乘教,包括了一切显教和密教。十年前我在宝光寺讲过十八篇,那是广讲,以后把录音放了,叫大家听一听。现在魔障啊,心里烦躁得不得了,也没有时间了。

        《心经》简单扼要半个钟头也能讲完,咱们现在限定一个钟头,把大概的意思说一下。

        赞佛的法身,咱们每个众生是以心为主,佛是以法身为主。你会讲《心经》了就会讲《金刚经》。十八部般若第一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叫《大般若经》六百卷,你懂得《金刚经》的道理了,这六百卷的大义你就都懂了,而《心经》就是《大般若经》的精华心要,是最好的了。

        《心经》本来是赞叹佛的法身,它里面五蕴、四谛、十二因缘都有,是小乘啦。你看这个法圆融不圆融?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一个《心经》完全圆满具足了,所以《心经》早晚课都要念,一天就要念两遍。你不知道啦,念一遍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假如一天能够多念几遍就更好了。最好是把《心经》念一遍,《揭谛咒》念上一百零八遍,拿个珠子数。把《心经》念一遍,把“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再念一遍就对了,这个不是咒,它是咒的题目。真正的咒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把这念一百零八遍,这个好得不得了啦,功德无量无边的,这是法身佛的心要啦!是毗卢遮那佛的心要、心脏,好到极点了。咱们马上就把这个功德表出来。

        前面的经文部分是显,显教是作个比喻,显教《心经》的一卷好比是文件,而《揭谛咒》呢?《揭谛咒》就是大印,大印宝贵得很。文件下来没盖图章是不行的,好比你调百万雄兵,由南朝北调,有文件没有图章不行,调不动兵。没有图章是假的,一盖上图章,百万雄兵就可以调动了。要知道神咒的力量就是密印。再作个比喻,显说般若等于人的身体,密说般若就等于人的灵魂,你看这重要不重要?咱们的灵魂是最主要的,可是灵魂离不了身体,身体属于物质,而灵魂起大妙用,灵魂离了身体不行,身体没有灵魂也不行,这两个是不即不离。不即呢,灵魂不是身体,身体不是灵魂,这是不即。不离呢?他两个不能离开,离开了就不行。比如飞机离开了飞行员,飞机不会自己飞,所以飞行员在这儿就起了大作用。飞行员如果离开飞机,没一点儿本事,所以他两个是不即不离。不即,飞机不是飞行员,飞行员也不是飞机;不离,飞机离了飞行员,是死的不会飞,飞行员离了飞机也不会飞,所以他两个是不即不离。这样你就知道《心经》的显是不离神咒的密,神咒的密也不能离开这个显,所以总的道理要知道。咱们现在简单扼要地在一个钟头里把这都总结了。

        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这个地方不叫观世音,叫观自在。啥道理呢?观自在是法身的性体,也就是涅槃的妙心。证到了菩提涅槃,八大自在、十大自在,这个已经讲过,你们记录的就有。观自在是菩萨自证涅槃寂静金刚定的法身妙体,是自受用身所证的功德,就叫观自在。自在就是快乐,唯有大般涅槃才是最快乐、最自在的,这是自利的功德。然后观世音起妙用,要教化众生,要以大悲心利益众生。以观自在为体,由体就起大妙用。讲这个体,咱们看一下太阳的这个体,光明就是太阳的作用,太阳要是没有光明,咋叫个太阳。太阳也有体,而光明是他的作用。我们眼睛是个体,你要晓得眼睛的眼神就是光,咱们自己不知道,鬼神看咱们的眼睛就是大光啦,眼睛这个体能看东西就是作用。

        观自在菩萨所证涅槃妙理的法身本体,观世音由体起大妙用。起大妙用干啥呢?“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十方世界,没有哪一个世界观世音不现身。“无刹不现身”干啥呢?“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教化众生断烦恼了生死,烦恼灭了,生死了了,就得大解脱。

        为什么叫观世音呢?“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真观就是真空妙理,清净观就是断除烦恼,得无量神通自在妙用;广大智慧观以大智慧、大光明利益众生。“悲观及慈观”,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拔苦与乐。“常愿常瞻仰”,愿一切众生常见到观世音菩萨,常常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无垢的大光明藏,破除一切众生愚痴黑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一切众生的六道轮回,无量的生死苦恼,观音菩萨都能救济。观世音菩萨所起的妙用,就是利益众生,观自在菩萨就是自受用。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最高最好的享受,那就是观自在了。阿弥陀佛接引十方念佛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享福,不受苦,那就是观世音接引众生,利他功德的妙用。所以必定要先自利,有了自利的功德才能利人。阿弥陀佛自己成了佛,然后才能去利益无量众生。观自在菩萨先证到大般涅槃,然后普利一切众生,这是观世音菩萨利他的功德。

        然后,观世音菩萨说《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深般若比的就是浅般若,什么是浅般若?文字般若只能够降伏烦恼,不能够断烦恼,所以文字般若是浅般若,而观照般若就是深般若。观自在菩萨修行深般若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啥呢?色、受、想、行、识。把五蕴照空了有啥好处呢?照空五蕴以后,“度一切苦厄”。把人间一切的生老病死,分段生死解脱,把三界以外的变异生死都解脱了,这就度一切苦厄了。苦厄无非是二种生死,把一切苦厄断了。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就这么好。

        然后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空是一合相,十法界的依正二报都是色。十法界的身体是正报,正报还是色相么,十法界的国土还是色相。色相属于色法,身体里面的受、想、行、识属于心法。是一合相,咋叫一合相呢?肉体离不了妙明真心,妙明真心离不了肉体,色心一合相。一合相的道理是无量无边的,包括一切万相的一合相。身体是内色,山河大地是外色。受、想、行、识属于心法,与五蕴凝结在一块儿便起了作用,离开了就不行,也是一合相。一合相讲到一点儿知道一点儿,不讲就不晓得。

        还有什么一合相呢?愚痴贪爱是一合相,愚痴的势力像天那么大,缩小一点儿等于世界地球这么大。愚痴等于天大,相当父亲。贪爱等于地大,相当母亲。愚痴贪爱一合相,生的众生受无量的苦。众生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每一个众生心中都有愚痴,都有贪爱。愚痴贪爱为因,生生世世感的果报就是受苦。父母都是愚痴贪爱,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是愚痴贪爱,要没有愚痴贪爱他两个不会结婚的。因为贪爱才结婚,结婚才生子女。把愚痴贪爱断了,就不给他当儿子,给他当儿子都是愚痴贪爱,如是因,如是果,这就叫一合相。

        众生的妙明真心,无量劫来具足愚痴贪爱,生生世世都是愚痴贪爱。给它还画出相来,那就叫一合相。什么道理呢?众生的愚痴贪爱一合相,般若与慈悲也是一合相,菩提涅槃还是一合相。菩提涅槃一合相的时候,大智慧父、大慈悲母,要想入圣胎最低要把见惑断了,断了就入圣胎。入圣胎就不要愚痴贪爱的父母了,那还要不要父母呢?要的啦,要什么父母呢?要大般若的父母。《心经》就是大般若。大般若就是大智慧,要大智慧的父亲,大慈悲的母亲,来生长我们的法身慧命,将来成佛。

        这个一合相多得不得了,简单就给你讲这么一点儿。天地也是一合相,讲得难听点父母就是一合相,每一个众生心中有愚痴有贪爱就是一合相。空有就是一合相,色是有,空是无,无也就是空啦,这是色空一合相。然后,受、想、行、识是一合相。受、想、行、识是心,心跟啥一合相呢?心跟身体一合相。受、想、行、识是心法,心法离了身体就不行。身体是色,色相是身体,而受、想、行、识就表空了。受、想、行、识没有色相,没有色相表空,这个空是心,不是外面的愚痴空,也不是顽空。外面的这个空无知觉,这个心虽然是空的,但他是有知觉的,成佛也是心,一合相的啦。

        咱们现在的时间不够了,把这个道理表一下就行了。你要详细知道,我那里有深讲的十八篇,以后大家再听一听,就晓得了。众生为什么受苦呢?执着有相,执着有相的时候就要受罪,最大的执着就是我见。身体是我的,一下抓住这一个我了,变个人,人是我,变个牛,牛也是我,变个猪、羊、鸡、鸭的身体还是我,所以执着这个我就要受苦。

        现在给你说空,是叫你把我见放下,要放下我见,先要知道肉体不是我,里面受、想、行、识的心呢,还不是我。肉体是色法,色不是我,受、想、行、识属于心法,心也不是我。受是苦,受了多少苦,谁知道呢?心知道。想,是你故意造作。计划是啥东西,是心的作用。行,没有造作,它自己流动,你在念佛、持咒、参禅用功时,你说我不要打妄想,可它偏要打妄想,那就叫行,行不是想。想是自己故意造作,这个行不是故意造作,它自己是流动的。到了识体就更见不到了,行是那个波浪,识的本体是海里的水,它不起波浪了,这个识体咱们见不到,不但咱们凡夫见不到,连四果罗汉都见不到。我们咋知道四果罗汉见不到呢?《唯识论》是佛说的,佛说四果罗汉也没见到识的体。心的本体见不到。未破无明的小菩萨见不到心,也见不到这个识,这个好难,太不容易了。那么识的本体,心的本体,咋见得到呢?破一品无明才见到心的本体。见到心的本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的无生法忍,证一分的菩提涅槃,才真正见到心的本体,所以心的本体难见得很。

        受、想、行、识,前面说的色就是肉体,而受、想、行、识就说的是心。色空不二,身心也不二,都是一合相。你把这知道了就不要执着,这样也就没有了苦,你把它抓住不放那就是苦。这里不是“照见五蕴皆空”吗?这就是空五蕴,空十八界。十八界讲过很多次,六根、六尘、加六识就叫十八界。这十八界也空了。

        十八界空了以后是十二因缘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也空了。

        十二因缘空了以后,“无苦集灭道”,无就是空,苦集灭道也空了。无苦集灭道的时候四谛空了。

        四谛十二因缘属于小乘,五蕴六道伏众生,这一下十法界都空了,五蕴、六道,上至天堂乃至地狱。六道众生五蕴空了,六凡法界空;四谛空了,声闻法界空;十二因缘空了,缘觉法界空;然后空菩萨法界。

        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菩萨修空观,般若就是空,能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菩萨住在空三昧里头,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没有我了,还害怕个啥?因为有我所以才害怕死么,都无我了谁死去呢?一证四果罗汉,证到了无我,四果罗汉就不怕死了,他就不死了。菩萨超过声闻、缘觉,既然五蕴空了,十二处空了,十八界空了,四谛都空了,因缘都空了,菩萨六度万行也空了。把六度万行空了,菩萨证到无生法忍以后,心无挂碍。心无挂碍,就无有恐怖了,了脱生死就不怕死了,谁也杀不了他,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这个贪、瞋、痴,杀、盗、淫,五欲的烦恼,见思惑,尘沙惑都是颠倒。众生的依正二报都是梦幻中的颠倒梦想。菩萨既然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一定成佛。菩萨是佛因,证了究竟菩提涅槃,菩萨成佛就是果。这一段儿,简单扼要。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的诸佛,现在的诸佛,未来的诸佛,三世诸佛依大般若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了究竟佛果。四十二品无明断尽,是圆教的究竟佛果,这叫显说般若。

        显说般若五蕴空、十二处空、十八界空、十二因缘空、四谛、六度一切空了以后,证大菩提涅槃成佛。公开地说是让大家明显地知道成佛了,显说就圆满了。显说圆满了那为什么又要个密咒呢?显说是浅显,而说个密呢,是深密。好比家里来个客人,见到家里很漂亮是个有钱人,可他还没有见人家保险柜里头有啥好东西呢。人家箱柜里头东西多得很,他见不到。他见到的只是人家的房子漂亮,家居弄得庄严,那叫显,是你见到的;而人家保险柜里值钱的好东西,你就见不到啦,那就叫密,绝对有密的。客人光看到客厅漂亮,家具漂亮,这是他见到的浅显外表,人家秘密藏里头好东西还多得很着呢。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是咒的名字,念的时候念一遍,把咒多念。这是说了四个阶级来显般若的功能。

        是大神咒——揭谛揭谛——三界主摩醯首罗天王,统领三千大千世界;

        是大明咒——波罗揭谛——声闻、缘觉,证得三明六通、十八神变等;

        是无上咒——波罗僧揭谛——圆教五十二位菩萨所证无量功德;

        是无等等咒——菩提萨婆诃——三世诸佛所证菩提涅槃、五智十身,无量功德妙用。

        这个神咒呢,咱们光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啥道理不知道,你破无明就知道了。咱们现在能不能知道呢?能知道啦。咋个能知道呢?陀罗尼啦,般若的大陀罗尼。陀罗尼咋讲?印度的梵文叫陀罗尼,翻到中国来就叫大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你去讲吧,不能讲的。佛说大乘经时放大光明,现大神通,你一见的时候不用说了,要说的话百千万劫都说不完。

        自“心经”念至“即说咒曰”后,从“揭谛”开始,重复念一百零八遍,不能打妄想,诚心、恭敬、至诚,功德无量,《心经》很短,但包括了记序、六分通、经、显、密。等于六百卷《般若经》。秘密咒是不能向外讲的,法快灭啦,让大家种点儿善根。

        我们众生要用大慈大悲、大智慧。以智慧利己,以智慧利人。大慈大悲,爱国爱教,利于众生,可以成佛。学法,这个法不是佛的法,是众生的法。因众生迷着,不得出去,生死不得了,得学佛的大智慧来破无明。什么是无明?无明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恼害周围的一切众生,给自己结下了冤仇。所以要放生救护一切众生,利己利人,广修布施供养。想成佛就要慈悲智慧,不管我们动什么念头都没有出十二因缘。有好念头,有坏念头,好念头破无明愚痴,坏念头就是愚痴。

        昨天我们讲了密教五方、五色、五大、五因、五果、五智、五部法界藏,体相用的妙理,今天又以《心经》总括终结,至此百日讲经法会就圆满结束了。

        阿弥陀佛经过恒河沙劫给我们创造了西方极乐世界,毗卢遮那佛给我们创造了华藏世界。奉劝大家都要看看华严经,不看华严不知华严富贵,他们都是凡人修成的,极乐世界是方便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是劝导我们佛子要慕果修因,诚能如此,即使五逆十恶的人,只要你念阿弥陀佛,也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我之所以要赞佛百日,就是欲令大家慕果修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诸佛都是凡人修成的,他们能修成,我们也能修成。只要大家一心向道,以一切诸佛菩萨为榜样,净修梵行,念佛往生,共赴莲邦,究竟成佛,亦不枉我百日讲经之本意和苦口婆心!

        下来总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 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 总圆成佛道


关于法相集的说明

        净公长老的治学精神是非常严谨的,甚至对己是极为苛刻的。在百日讲经法会的构想、筹备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他不仅提前一百天闭关备课,列出纲目,而且在每讲一集之前一晚,都要把该集的经义要点,以表格的形式全部抄写在大黑板上。耋寿病弱之身躯,殚精竭虑之过劳,常常障虐得他头晕呕吐,但依然讲授不辍,除了安居讲戒和其他佛事之外,从未缺讲过一次。我们之所以将净天长老所制作的表格,除把一部分附于相关章节之后便于查阅之外,又集中统一附于书后,旨在能系统性地彰显净公长老对佛法的妙悟融通和一丝不苟、解行相应的务实精神,同时也借以表达我们对他老人家的敬佩与尊重。净天长老的得意弟子、陕西大明寺方丈和尚澈性法师住世时尝叹曰:“微斯师也,吾谁与归!”确然。


编后话

        2013年5月的一天上午,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大明寺方丈澈性法师在与西安居士的座谈会上说:“我的师父净天老法师曾在四川省广元市举办过一次百日讲经大法会,专门用一百天的时间赞叹了佛的恩德。老法师住世时说过:‘我所讲的法,当然跟人家也有相同的,但不同的地方还是有很多。我这个题目就有些奇特,宣讲一百天,专门赞叹佛功德。’他还有个心愿,就是希望有人能把他所讲的内容整理成册,流通法界,永存世间,结缘众生,劝生净土,同成正觉。我今天打电话把大家召集来,就是让大家一起发心,把老法师所讲的音频资料翻译成文字,出书流通,以了老法师的愿心。”

        于是,由澈性法师亲自策划主持的一项巨大工程——百日讲经会所录制的资料,从音译、整理、编辑、校对到出版流通的系统流程正式从计划进入了实施阶段。

        法会录制的音频资料共有266集,由于老法师讲的是安康口语,听译辨析十分困难,文字编辑任务繁重。在澈性法师的组织安排下,成立了灵慧、明空、王泓涵、刘耀武四人编辑小组。正当编辑小组的工作有效运行,音译任务全部完成,文字整理、校对亦在紧张进行,急需师父指点印证的关键时刻,惊雷轰顶,噩耗袭来:澈性法师舍报告归,安详示寂了。顿失主心骨,《净天法师佛学讲授》将如之何?

        编辑小组为了圆满两位法师的遗愿,他们三番四复,依经据典,纠语音之误译,检引文乖舛,改文字之错别,理文络之不畅,对所有音译文字数易其稿,然后经过条分缕析,判章标题,初稿终于编纂而成。

        2018年5月底,用于校对的样书印出以后,得到了大明寺现任住持如孝法师的高度重视。为了加快成书的速度,加强编辑校对力量,如孝法师当即决定,在原四人编辑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十多人组成的编辑委员会,并将书名定名为《净天法师佛学讲授》。

        编委会在如孝法师的大力关怀、支持和具体指导下,编辑部成员恪尽职守,分工协作,对照音频资料逐一查对,对文字稿件仔细校核,于统筹规划中精思熟虑,在技术处理上统一规范。最后,全书的架构以净公长老讲经大义为依据,分为十辑二十卷四十八章。这只满载如来义的大法船正在徐徐离坞出港,即将乘着净公长老的愿力,把大菩提心的种子,储入无量众生的八识田中。

        四季交替八载余,书稿始初成。经过八年多的艰辛努力,现在终于可以告慰于净天长老和澈性法师的莲座前:你们的遗愿——法会资料编校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接下来《净天法师佛学讲授》有望流通法界,普与众生广结佛缘。

        理教界之宗脉,汇佛学之圣典,洋洋洒洒二百多万字的《净天法师佛学讲授》犹浩瀚之大海,如皎洁之明镜,映三世诸佛之光辉,现大小显密之圆融,洵为菩提涅槃之善果。

        净公长老以他自己一生所学、所修、所历、所证,用百日讲经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善巧方便,融大小显密于一起,判藏通别圆为次第,树末法时代持戒修学,游弋佛海之航标,开一代讲经说法、弘教利生之大观。

        因为音频资料有缺失和断续现象,再加上集与集之间自然形成的罅隙,我们虽然对有关章节中与该章节无自然联系的内容作了后附处理,或在书中作了说明,但还是为究竟不能无缝衔接而深感遗憾!

        值此《净天法师佛学讲授》(全十辑)出版之际,我们谨向为此付出辛劳的编辑团队、提供诸多方便与热情服务的有缘人,以及大力支持本书面世的灵彬、灵英、灵智、灵慧、超宇、韩冠珠、吕洋、白杨等善信人士,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编者谨识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