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分享

第四三章 赞极乐世界依报庄严功德|《净天法师佛学讲授》(第九辑)

作者:释净天
介绍:烦恼断净了,戒、定、慧的法身成就了,完全是清洁的。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
页数:2700千字
ISBN:978-7-5188-1193-9

内容简介

第四三章 赞极乐世界依报庄严功德


第一节 通赞极乐世界依报庄严功德

        (由于视频资料缺失,此前未能做出整理,亦无有效衔接。)

        【经典原文】“阿难白佛:‘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佛告阿难:‘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阿难又问:‘其佛成道已来为经几时?’佛言:‘成佛已来,凡历十劫。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恢廓旷荡,不可限极。悉相杂厕,转相间入。光赫煜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其宝犹如第六天宝。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佛神力故。欲见则见。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亦无四时春夏秋冬,不寒不热,常和调适。’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佛语阿难:‘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依何住?’阿难白佛:‘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佛语阿难:‘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阿难白佛:‘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佛说无量寿经》

        无量的香精所成的极乐世界,香精就是香王,这是真实的。你说黄金为地,是依报所成,这个地方所说是七宝所成,还有的地方说极乐世界是无量妙宝、无量的精香所成。妙宝就是最好的宝,也就是宝王;无量的精香,精就是精进的精,那个精就是无量的香王。可以说极乐世界是无量宝王所成的,是无量香王所成的极乐世界。什么是宝王呢?大菩提心是宝王,极乐世界完全是大菩提心,是以菩提宝王而庄严的。无量的香精,精华也是香王,无量的香王和无量的宝王合起来而成的极乐世界。

        无量的香王是啥呢?是大慈大悲,普利众生,那就是大菩提心为无量宝王,大慈悲心为无量香王。既然大菩提是大圆满觉的智慧,也就等于是大宝;而无量的香王,就是无量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为因,庄严极乐世界,也就是七宝所成的极乐世界。七宝所成,也是妙得很。好多地方都说是无量的宝王,无量的精香,文字上是无量的宝王,无量的精香。

        宝王就是宝中之王,精香就是香的精华,精华也是无量的香王。这里说是金宝、银宝、琉璃宝、珊瑚宝、琥珀宝、砗磲宝、玛瑙宝,七宝合成为地,没有说香。其他地方说是无量的宝王、无量的精香,集共合成极乐世界,我们要相信,一定要相信。我们取其最高最妙,来庄严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的大地就是无量的宝王、精香合成的。

        “恢廓旷荡”,恢就是光辉,廓就是宽大,旷荡就是站在高山上一眼看去万里无云,旷就是广大,荡就是洋洋大海的意思。“不可限极”,限就是有边际,可限量,不可限极就是找不到边际,好到极点了,没办法赞叹。“悉相杂厕”,极乐世界完全都是这样和那样的无量宝王、宝香共合而成,相配在一块儿还有次第不乱。“转相间入”,极乐世界是妙宝法性国土,佛的大神通愿力,佛的大菩提智慧为因,庄严法性妙宝世界,无量的妙宝互相掺杂,互无障碍,而“光赫煜烁”,光赫煜烁的种种宝都有光明,比如玻璃不值钱,玻璃把太阳光一反照,眼睛都睁不开,玻璃它反光。极乐世界无量妙宝都是自然发光,无量的光明像宝石光一样互相摄入,无量无边。

        “微妙奇丽”,奇就是奇特没有见过,丽就是美丽庄严,赞叹到极点,好得不得了。“清净庄严”,我们这个土泥世界不清净,刮起大风,灰尘布满天地,农村更糟糕,到了农村,门口都堆着一大堆粪。后院的厕所,猪圈脏得不得了,喂的鸡、鸭到处都是,一睁眼见的是猪、马、牛、羊,让人种的都是些坏因。你生到极乐世界,牛、马、鸡、羊见不到了,见的都是佛菩萨,见的都是妙庄严的清净国土世界,其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众宝中精。阿弥陀佛发愿:我将来成佛,极乐世界超过二百一十亿诸佛清净国土。这二百一十亿都是佛清净国土,一个比一个好,所以是超过十方一切诸佛世界“众宝中精”,成就极乐世界的美妙。

        “其宝犹如第六天宝”,咱们讲《华严经》七处九会,他化自在天就是第六天,第六天就是欲界中福报最大的一层天。禅天不讲庄严,禅天以禅定为内面的快乐,它不讲外面的国土庄严。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有女人,他化自在天再上去就超出了欲界,到了色界就没有女人了。他化自在天在欲界,有男女的形状,这个国土有妙宝庄严的宫殿。极乐世界一切妙宝超过了我们娑婆世界的第六天,比他化自在天王的宫殿都要庄严。

        后面是赞极乐世界,“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没有须弥山,也没有金刚山,大小铁围山等一切诸山都没有,因为山不好啦。极乐世界地平如掌,没有这些高山大海,没有山谷陡崖。

        “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谷就是深崖,这个深崖不好得很,没有这些东西。“佛神力故,欲见则见”,须弥山是妙宝山,你要想见可以现出来,你不想见了,它就地平如掌。

        “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难之趣”,诸难就是八难,地狱、饿鬼、畜生为三难,盲聋、喑哑、佛前佛后、北俱芦洲、无想天,一共是八难,极乐世界没有这些东西。《阿弥陀经》里头也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极乐世界什么苦都没有,纯粹都是快乐。这个地方说的八难都没有,完全都是快乐。

        “亦无四时春夏秋冬,不寒不热,常和调适”,极乐世界完全是不寒不热,常和调适,常常不冷不热都是这样子,永远是这样子。

        释迦牟尼佛赞叹极乐世界说:“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阿难尊者说:“我们这个世界有四王天、忉利天,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啦,完全的不一样。比如说我们这个世界有四空天、还有无想天,极乐世界没有四空天、无想天,这是外道,极乐世界绝对没有的。咱们这个世界的这些天有男女,极乐世界哪有男女,极乐世界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跟娑婆世界完全不一样。阿难尊者拿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相比,这是个错误。阿难尊者问:“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须弥山的半山腰是四王天,须弥山的山顶就是忉利天,再上去是夜摩天、兜率天,那不就都跑到空中去了?”佛给答复说:“你说四王、忉利天是依须弥山住,那夜摩天依什么住呢?”阿难就说:“这是众生的行业果报不可思议,空中的云雾,天人认为就是他的世界,他就在空中住着。”佛说:“行业果报不可思议。”夜摩天以上都是空居天。“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诸佛清净国土,诸众生的功德善力,住行业果报,这也是行业之地。生到极乐世界也是业,是清净的善业生到极乐世界去,还是业的变化。

        阿难尊者说:“我不疑此法,但为将来众生,欲除其疑惑,故问斯义。”我为佛灭度的末法时代,众生起疑惑,我代众生来问此法。我现在问,佛说了以后,将来众生就不疑惑了。其实这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是第一段说极乐世界的庄严。本来极乐世界是无量的妙宝,无量的宝王、无量的香王,集共合成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这是赞正报,我们现在先不赞正报,先赞国土依报的功德。

第二节 别赞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一、宝树功德

        前面是总赞极乐世界的功德,这个地方是别赞,怎么个别赞呢?专门赞叹七宝所成的花果树林,宝树功德。你看,这个宝树功德就是极乐世界的庄严,宝树属于国土植物。“又其国土,七宝诸树”,七宝所成的树木,“周满世界”。咱们这个世界都是木质树,这木头树也都是千差万别,松树、柏树的性质就不一样;竹子也是地下长的,树是实心,竹子是空心;桃树和梨树也不一样。咱们这个世界各种树木,都是木质的,极乐世界的一切花果树木都是由七宝所成,周满世界。七宝树都有哪些呢?

        1.有“金树、银树、琉璃树、玻璃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之树”

        这就是说,一个宝一棵树,七个宝七棵树,七宝、七树是根本的,然后又起了变化。

        2.“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

        合成的时候咋个合法呢?底下说“或有金树,银叶华果”,树是金的,叶子是银叶子,花也是银花,结的果子也是银果子,这就是两色所成的树;“或有银树,金叶华果”,树是银的,叶子花果是金的;“或琉璃树,玻璃为叶,华果亦然”,花也是玻璃的,结的果也是玻璃的,亦然就是相同,还是二宝所成的一棵树;“或水精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水精树琉璃为叶,花是琉璃的,果也是琉璃的,花果亦然,叶子既然是琉璃的,这花也应该是琉璃的,果也应该是琉璃的,这还是二宝所成的一棵树;“或珊瑚树,玛瑙为叶,华果亦然”,还是二宝所成,玛瑙为叶,花是玛瑙的,结的果也是玛瑙的;“或玛瑙树,琉璃为叶,华果亦然”,还是二宝所成;“或砗磲树,众宝为叶”,这一下变了,这个叶子是金叶、那个叶子是银叶,这个叶子是玻璃、那个叶子是玛瑙、那个叶子是珊瑚、琥珀、珍珠,它起了变化。众宝所成的叶子,花果亦然,花也是各有不同,结的果子呢?也不是一类的果,颜色不一样好看得很。

        3.“或有宝树,紫金为本”

        树根就是本,根在地里长,哪能看得见呢,地就是水精地,水精地是透亮的,所以紫金根在外面就能看见。“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树的身子是白银的,再上去树枝是琉璃的。“水精为条”,大树枝是琉璃的,小树枝就是水精的。“珊瑚为叶,玛瑙为华”,树叶是珊瑚的,开的花是玛瑙的。“砗磲为实”,实就是结的果。前面说果,这里不说果,这里说实,说果你晓得,一说实你就不晓得了,它是变了个花样。

        4.“或有宝树,白银为本”

        大地是水精透亮的,眼睛看到树根是白银色的;“琉璃为茎”,出了地面的身子是琉璃的;“水精为枝,珊瑚为条”,水晶的大树枝,小树枝条是珊瑚;“玛瑙为叶”,玛瑙成叶子了,玛瑙是宝,红白色的;“砗磲为华”,花是砗磲;“紫金为实”,结的果实是紫金的。咱们说紫金咋个吃,咬不动啊?不是的,它样子是紫金色,既然是果实就能吃,哎,又甜又香,比甘露醍醐还好吃。只是给它起个名字,好看得跟紫金色一样,你可不要把它当成紫金一样硬得咬不动,要有智慧,不要这么呆板。

        5.“或有宝树,琉璃为本,水精为茎”

        本就是根,茎就是树的身子。“玛瑙为枝”就是大枝叶;“玛瑙为条,砗磲为叶,紫金为华,白银为实”,这个白银果子是能吃的,不是说它是白银了,就硬得咬不动,银是白色的,果子的颜色像银子一样是白的,但它是香甜的,能吃。

        6.“或有宝树,水精为本”

        为本就是为根。“珊瑚为茎”,就是树身子;“玛瑙为枝”,就是大树枝;“砗磲为条”,就是小树枝;“紫金为叶”,叶是紫金色的;“白银为华,琉璃为实”,咱们这个琉璃硬得咬不动,不能吃,极乐世界的琉璃果像琉璃的样子,但是能吃,很香甜的。

        7.“或有宝树,珊瑚为本,玛瑙为茎”

        玛瑙的树身子;“砗磲为枝,紫金为条,白银为叶”,砗磲的大树枝,紫金的小树枝,白银色的树叶;“琉璃为华,水精为实”,水精果实都能吃的。一个果树就变这么多花样,好看得很。满大地都是树林,千变万化的叶、果、花,光树身子就有红的、白的、蓝的各种样子,华、叶、果都不一样,好看得很。

        8.“或有宝树,玛瑙为本,砗磲为茎,紫金为枝,白银为条,琉璃为叶”

        琉璃的树叶;“水精为华”,水精为花是透亮的;“珊瑚为实”,珊瑚是果实。“或有宝树,砗磲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晶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玛瑙为结的果实。

        9.“行行相值”

        树林很整齐不乱。《阿弥陀经》上面说“七重行树,七重罗网”,都是不乱的,一行一行的看着直直的不拐弯。“茎茎相望”,要是弯弯的就不好看了,树的身子都是直溜溜的,不是扭来扭去的,是相望的;“枝枝相准”,每个树枝都是有次序的;“叶叶相向”,每一个叶子都是相向的,不像我们这树叶长得乱七八糟的;“华华相顺”,树上长的花就像花串串一样,是有一定次序而不乱;“实实相当”,实就是果,每一个果,大小颜色都是相当的,一点儿不错乱;“荣色光曜”,荣就是茂盛且有光,耀就是透亮;“不可胜视”,你一看满大地的,花样很多不一样,如果一样了看着就不新奇了,花样多的是无量无边,百看不厌。咱们这么想起都是好的,你要是修观极乐世界,坐在那里思维,极乐世界就是这样。常常这样想的话,到了临命终这个境界就现前了,马上就能往生。

        10.“清风时发”

        极乐世界是微细的清风啊,不像咱们这恶风暴雨。微细的小风一吹“出五音声”,你看怪不怪,树林子出五种音声,出的是哪五种音声呢?出的是赞佛功德的音声;赞一切妙法经典的音声;赞诸大菩萨难行苦行,行菩萨道的音声;赞大菩提心的音声;赞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悯众生的功德音声。出这种妙音声给大家说法。你闻妙法音,就证无生忍。不是佛说法了,它是宝树说法,你看这个好不好,所以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是什么法身呢?是法性身、法相身啊,这个讲了好多次。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法相身现出相貌来,一色一尘都会说法,连刮的风都是佛的法身出妙音声,这都是佛大圆满觉的智慧功德,自然会说法。宝树都是佛的法身,它说法啦。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法,山河大地、花果丛林都会说法,快乐到极点的好世界,你不去太可惜了。

、菩提树的功德

        然后再说阿弥陀佛的菩提树,满法界都是无量的妙宝树,花果无量。前面先说的是菩提树的眷属,然后说王。这种妙宝树林它还有树王,树王只有一个就是阿弥陀佛的菩提树,菩提树下金刚座啦。极乐世界也有菩提树,这就开始说菩提树的功德了。“又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其道场树”就是说菩提道场。“高四百万里”,咱们看着高大得不得了,这太高大啦。《华严经》说金刚藏菩萨心中现的法界量,菩提树高大的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这比菩提树四百万里高得多了。所以,菩提树四百万里高,指的是凡圣同居土众生所见的境界,不是方便有余土啦,也不是实报庄严土,更不是常寂光土。咱们娑婆世界的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可以说是上中下三品,假如上上品往生的,那见的菩提树就比这还高大。就是现在赞叹的这个菩提树,它都不可思议,这个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树的身子有多粗呢?有五千由旬那么粗。“枝叶四布二十万里”,枝叶伸出来周围跟伞一样,能罩二十万里,就这么大。这个树的形状看着是太高大,太宽广了。

        成都昭觉寺大殿门口有棵黄果树,我到印度见了释迦牟尼佛的菩提树,菩提树没有多高,枝叶跟一把伞一样;昭觉寺的黄果树就妙得很,它不高,周围也是跟一把伞一样很大,菩提树应该是跟黄果树一样的。它这里说菩提树有四百万里高,枝叶是二十万里,这个出来就不是一把伞了,不是这样的。菩提树实实在在长得跟一把伞一样,佛坐在树底下跟宝盖一样这才对。翻译经典的这一位祖师,不知道印度的梵文是咋样说的。本来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照佛的意思翻,道理上应该跟释迦牟尼佛的菩提树一样才对。

        应该咋个说呢?应该说:这个菩提树高二十万里,枝叶华果普覆四百万里,这样说就好了。经文翻译过来,把菩提树说的那么高,枝叶才布了二十万里,你就是二百万里也不行啊,这是道理与法相不合,亦属事相与理不合。应该说:菩提树高四百万里,枝叶覆盖八百万里,这么说就好了,不要那么高的,它是像把伞一样盖的地方大。或者说:高二百万里,普覆四百万里也可以,也就是二百万里高,方圆四百万里那么大,这也就正好了。四百万里高,盖覆二十万里太小了,说的道理与事实要相合。

        这个菩提树它是“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无量妙宝合成的这个菩提树,“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为菩提树的树体。“众宝之王而庄严”,无量妙宝的宝王,这个说的对。无量的宝王庄严这个菩提树,华果枝叶庄严这个菩提树,“周匝条间”,围绕的枝条之间,“垂宝璎珞”,庄严这个菩提树;“百千万色”,它不是一种色。这么高的菩提树就像一个大法幢一样高显,离得再远都能看得见;“种种变异”,菩提树它还变化,一会儿变个颜色,一会儿变个颜色,会起变化的;“无量光焰”,无量的大光就跟火焰一样;“照耀无极”,既然是照耀无极,那就能遍满虚空法界,菩提树有这种神妙;“珍妙宝网,罗覆其上”,妙宝罗网在菩提树上网罩着。

        1.“一切庄严,随应而现”

        很多的庄严,就是你爱见个啥样就叫你见个稀奇,一会儿又起了变化你看着不稀奇了,它马上又变个花样来,看着就稀奇,都是你没见过的,所以说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又刮小风了,“吹诸宝树”。菩提树是珠宝所成的宝树,这里专门赞叹菩提树,菩提树是无量的妙宝、无量的香王,集共合成。微风吹动菩提宝树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这个是说菩提树也说法,在风里头无量的妙法音声都出来了。

        2.“其声流布,遍诸佛土”

        遍十方无量的诸佛国土,“闻其音者”,闻到菩提树发出的法音,“得深法忍”,柔顺忍啦,无生忍啦,深忍就是得了无量的忍,得到这种功德,你闻到法音就能“住不退转”。给你说无量的妙法,听到这个法以后,得到深妙总持,能够证到三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一直到成佛耳根清净了。“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咋个意思呢?眼睛见了色光,一直到成佛眼根清净;听着微妙的音声,一直到成佛耳根清净;你鼻子闻到菩提树的妙香,将来鼻根清净;菩提树结的菩提果,你吃个菩提果,将来舌根永远清净;菩提树放的光照到你身上以后,永远是身清净;耳听法音,心中了解法义,证得无生法忍,证了诸身总持不是心清净么,证了诸身总持唯有心证。一直到成佛六根都清彻。“无诸恼患”,再没有烦恼来扰乱你的后患了。

        3.“见此树者,得三法忍”

        释迦牟尼佛把阿难尊者喊了一声,喊一声就是警惕,也是叫大法会中无量的大众都注意听。“若彼国土天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若彼国土就是极乐世界,天人就是极乐世界的众生,见到菩提树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知道一切音声都是无生的;“二者柔顺忍”,身心柔顺,特别是心中没有瞋恨心,柔顺就是慈悲喜舍;“三者无生法忍”,得这三种法忍。眼睛见菩提树得这三种法忍,“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这都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所修的福德智慧、神通愿力、威神力加被极乐世界的众生,使之得到眼见菩提树这些功德。阿弥陀佛“本愿力故,满足愿故”,大愿圆满了;“明了愿故”,就是大圆满觉的智慧;“坚固愿故”,金刚愿,要不是金刚愿不会满愿的。四十八愿也可以说是有金刚菩提心才能够满愿;“究竟愿故”,究竟愿就是三轮体空发菩提心,修四十八愿就是究竟的愿,三轮体空是无漏的。

三、音声功德

        佛告阿难:“世间帝王,有百千音乐”,世间的皇帝有百千种音乐。“自转轮圣王”,世间的皇帝多得很,转轮圣王只有一个,连转轮圣王的音乐都算上。“乃至第六天上,伎乐音声”,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百千的音乐,“辗转相胜”。小皇帝百千的音乐比不上金轮王的音乐,金轮王百千种音乐比不上四王天,四王天比不上忉利天,忉利天百千种音乐比不上夜摩天,夜摩天百千种音乐比不上兜率天,兜率天百千种音乐比不上化乐天,化乐天百千种音乐比不上他化自在天,所以辗转相胜,一级一级地超百千万亿倍。

        “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诸七宝树的一种音声,是他化自在天万种快乐音乐的千亿倍,这就是说极乐世界的音乐就有这么好听,不光是好听而且还演说微妙法音,赞叹华藏世界,赞叹毗卢遮那佛,赞叹阿弥陀佛法界藏身。音声好听,而且里头还有无量的妙法,不可思议啦。极乐世界国土依报庄严就有这么好。

        “亦有自然万种伎乐”,极乐世界有百千万亿的好音乐,都是自然的,你听了就会爱得不得了。“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极乐世界种种的音声,都在说妙法,前面的宝树说法。“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听到这个音声,自然念佛法身的无量功德,念华藏世界无量功德,念圆满报身无量功德,念阿弥陀佛接引十方众生的无量功德,这是念佛的功德。念法的功德呢?念无上菩提的功德。念僧的功德呢?念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莲池海会诸大菩萨的功德。一个三宝的功德把一切功德都说完了。佛说法五十年无非就是赞叹三宝。我们现在百日讲经,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法都赞叹完了;不但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赞叹完了,把过去、现在、未来十方诸佛所有的功德,也都赞叹完了。

        《梵网经》里头说:大梵天王宫有无量的宝珠,有无量的罗网,一个珠子含全境的大梵天王宫。而华藏世界是所有尘,一一尘中影现全华藏世界,你看跟大梵天王宫又不一样了。大梵天王宫范围小,而华藏世界范围多大啊。大梵天王宫的一个珠子,起码有念佛珠那么大啦;这华藏世界所有尘,那一个珠子要磨多少微尘?所以这个法不可思议。一个一个地比较,《华严经》是妙到极点了,不可思议的。

        玄奘法师从印度回来,先译出《大般若经》六百卷,译出来以后唐太宗看了高兴得很。《华严经》译得早。咱们称药王是孙思邈,孙思邈是一个大名医,老道称他为道教的大神仙,其实孙思邈是佛教的大居士。孙思邈一百多岁见唐太宗时,唐太宗就劝孙思邈说:“玄奘法师译过的《大般若经》,你看过没有?”回答说:“我看过。”唐太宗说:“《大般若经》是经王,好到极点了。”孙思邈给唐太宗说:“请万岁一定要看《华严经》,《大般若经》是法界中的一个法界藏,而《华严经》是尘尘刹刹的法界藏。”孙思邈了不得了啦,他能看到《华严经》的高妙,唯有《华严经》是高妙到极点,再没有比《华严经》高妙的了。咱们现在是简单地讲一下,哪一个经也没有这么大的境量,境量不可说、不可说。华藏世界光地种都是十不可说的佛刹国土世界,你看看这是多少?光佛刹世界都数不清,把它又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个地种,你们算一下,一个地种又是多少微尘数世界。

        今天闹笑话呢,我大概算了一下,算出来了,你们今天晚上跟明天算一下,算出来后给我拿来,我看一下你们算得对不对。好算着呢,它是一个整数,第一层有一个佛的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国土,娑婆世界算一个,极乐世界也算一个。是一个佛刹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个诸佛世界,第一层最小最下,第二层是二个佛刹,第三层是三个佛刹,以至二十层,就问这是多少佛刹?多少佛的世界?就叫你光算这个。好比说第十一层,它有十一个佛刹,第十二层有十二个佛刹。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层,第十三层有十三个佛的世界磨成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世界,第二十层有二十个佛的世界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个佛的国土。咱们娑婆世界最小是三千大千世界,极乐世界有恒河沙的三千大千世界合在一块儿。第二十层有二十佛刹微尘数的诸佛世界,叫你算一算,究竟是多少佛刹世界。

        我在终南山的时候有一个聪明弟子,我就考他,给他写一封信去,我说人寿八万岁,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为止,这是半个小劫;由十岁,一百年增一岁又增到八万四千岁,这一增一减是多少万年,算出来给我写封信来。实质上我已经算好了,以后他就写封信来说,一增一减共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算的一点儿没错,我算的也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今天这个我也是算好了,我给你们不说,你们先算,要是能跟我算得合起来了,就算是你们算得不错。

        这一个地种有多少世界微尘数的佛世界,这还是一个地种,华藏世界光地种就十不可说的佛刹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个地种,你看看这面积是多大。其他的经典都没有说这个,释迦牟尼佛说了一辈子,就《华严经》是这样说的。破一品无明仅仅是一个地种,这一个地种是多少尘刹的佛国土啦。咱们娑婆世界是第十三层,这一层就有十三个佛刹微尘数的诸佛国土,破一品无明能把这第十三层的佛刹微尘数的诸佛国土搞清楚。这个法界是十不可说微尘数的地种,这要到十地后的等觉菩萨,才能把它搞清楚,你看破了无明事情还多得很,这是事相。以至成佛的妙理也是这样的,也是重重无尽的,不可思议。

        咱们现在赞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这样好。菩提树放的光普照虚空法界,菩提树出的音声普遍十方法界,菩提树种种无量的妙色相充满虚空法界。众生见到色相,闻到香气,香气也普熏十方法界,说法的音声也是充满虚空法界。凡是众生眼见耳闻,身上触到光,法音也听着了,心里也明白了,将来以至成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得大总持三昧了,无量神妙功德都就证到了。

        四、楼阁宫殿功德

        极乐世界菩提树王,和满大地宝树的功德都赞叹完了。“其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这是赞叹极乐世界的菩萨、罗汉所住的堂、舍、楼阁、宫殿。这一段很简单,楼阁宫殿都是金银七宝自然化成的。咱们这个世界要说也是变化成的么,因为是慢慢生长变化的,所以我们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你看花草、庄稼、树林,这些都是变化的,不过是变化得慢,要是突然变化了那就觉得明显了,慢慢变化我们认为好像是自然的,其实还是变化的。一个人从投胎开始,在胎中长出外五官、内五脏,都是变化所成的。外面的草木丛林,都是由种子种在地里起变化,咱们种的粮食、蔬菜,都是变化成的,我们看着变化得慢。

        六欲天的一天一夜是人间的一万六千年,咱们一个人活不到一百岁,人家一天就是咱们人间一万多年,时间变化快得很。我们这个世界的变化,一个是众生的业报,另一个是众生的福德,众生还是有点儿福,粮食、蔬菜、瓜果,都是一点儿福德起的变化。极乐世界是意念变化,快得很,觉得稀奇;我们不能突然变化,所以感觉就不稀奇。极乐世界所有一切庄严的楼阁宫殿,都是自然变化所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络,覆盖其上”,这是极乐世界的庄严,摩尼网、珍珠网、明月网庄严虚空,虚空交错的宝网覆盖上空。

        咱们人间光是地下庄严,空中没有楼台殿阁,极乐世界空中有楼台殿阁,有宝树罗网庄严虚空。咱们现在用的那个气球,五颜六色地悬在空中,过去都没有,就是最近三五年才有。一米多宽的绸子上面写着大字吊七八丈长高悬在空中,写的什么公司开张营业庆贺,悬到空中看着蛮好看的。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虚空中也有这些庄严了,这也就证明了极乐世界,空中楼阁宫殿、宝树罗网,种种明珠所成的宝盖悬在虚空,庄严虚空,是真有的。

五、宝池功德

        “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极乐世界有七宝浴池,浴池就是洗澡的水池子,它是七宝所成的。洗澡的浴池有多大呢,“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由旬有三种,大由旬是八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极乐世界的浴池有百千由旬大的,就拿一千由旬来说,这一千由旬是八万里,八万里就跟我们这个世界的海洋一样大。极乐世界人的身体大,所以浴池看起来就不算大了。极乐世界没有江海,没有河流,而宝池有那么大也就算是代替大海了。极乐世界的水池小的有十由旬、二十由旬、三十由旬、还有一百由旬的,最大的有一千由旬,这些宝池都是七宝所成。

        “纵广深浅,各皆一等”,纵就是大、广就是方圆,中间深,边上浅。皆各一等呢?大的浴池深,小的浴池就浅,按照浴池的大小方圆不等。意思就是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一百由旬,是下三品身量小一些的使用;百千由旬是中上品往生的人,身体高大者使用。大池子、小池子、极乐世界九品不同的人下去洗澡都是合适的。“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小池子也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不但能够洗澡,而且喝起来也是香甜的犹如甘露,喝了还能消无量罪业,增长无量福德善根。

        “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砗磲池者,底玛瑙沙;玛瑙池者,底砗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

        这个池子或者是金宝池、银宝池、琉璃宝池,这都是一宝所成。二宝呢?或者是金宝与银宝所成,或者琉璃宝和玛瑙宝所成。三宝呢?就是三个宝合成的。乃至七宝,就是种种的七宝合成一个池子,这浴池就有这么庄严。

        1.“其池岸上,有栴檀树”

        宝池的周围有花果园林,花果园林里有栴檀,栴檀就是栴檀香树,栴檀香出在大海岛无人的地方。沉香、檀香、栴檀香贵得很,最好的沉香比金子都贵。宝池岸上有栴檀香树,栴檀香树还开花。“华叶垂布”,花和叶子向下垂布,好看得很。“香气普熏”,香气普熏十方法界,人见到了这个色相消无量的罪业,增长无量的福德善根。香气普熏十方世界,凡是众生闻到了这个妙香,也是恶业消除、善根增长,能闻到妙香了一定是能往生极乐世界。

        2.“天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池子周围长的奇异妙花,枝叶盖覆着池子,好看得很。

        3.“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

        极乐世界的菩萨和人民,要入水池洗澡,心里想,水把脚背淹住就行了,这水就只没足;“欲令至膝”,想水淹到膝盖上这么深,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想水到腰上来,水就只到腰上来;“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想要水至颈,水马上就到你肩膀上来,它是如意水;“欲令灌身”,就跟咱们现在淋浴一样,你愿意水灌到身体哪里,水就自然灌到哪里,跟自来水管一样;“欲令还复,水辄还复”,不想用水了,水马上就没有了。

        4.“调和冷暖,自然随意”

        你心里要想热水或者是凉一点儿它是随心的,冷暖随你的心意。“开神悦体”,你在水里面洗,感觉身心安乐,精神百倍。“荡除心垢”,洗了以后心中的烦恼自然就消灭了,这是阿弥陀佛的神通愿力,环境自然能使恶业消除,善根增长。“清明澄洁”,水是清亮明净会发光,澄洁是干净的意思。“净若无形”,咱们这个水能看出水的样子,它有形状啦;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呢,清净得就像没有形状,比我们这水还清净百倍。

        5.“宝沙映彻,无深不照”

        池底下是宝沙,宝沙有光明,你在水面上看到水底下,金沙、银沙、琉璃沙、玻璃沙子看得清清楚楚,水就是再深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彻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微细的小波浪流转灌注,你愿意咋样给身上浇注,都满你的愿,它是如意水。“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水流动出无量的妙法音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出的音声随其所应,你是大乘就能闻到诸波罗蜜音声,或者是六度万行的音声,大菩提心的音声,闻到法华、楞严、大般若这些大乘法。小乘呢,不爱闻大乘法就跟你说四谛十二因缘法,所以“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没有闻不到的。

        6.“或闻佛声,或闻法声”

        “或闻佛声”,赞叹佛的功德;“或闻法声”,赞叹一些大小显密的法;“或闻僧声”,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的功德。这种音声就是比丘、比丘尼也有无量的功德。学戒持戒,每一条戒都有功德,三宝的功德包括一切。“或寂静声”,寂静声就是入禅定的音声,一听到这个音声,烦恼妄想自然就停止了,就入寂灭定了;“空无我声”,就是《金刚经》里无我相的道理,大般若都是无我相的,能闻到这种妙法音;“大慈悲声”,无我就要开大智慧,这是法性体成就,有体就起用,起了用就是大慈悲。大慈悲的音声,无量的方便善巧,度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这是大慈悲声。“波罗蜜声”呢?咱们现在所讲的十波罗蜜,其实呢,破无明证法身以后,是无量的波罗蜜,无量的善妙法门,每一个法门都能出生死苦海,都能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所以波罗蜜声,有无量无边的大小显密法音。

        “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这是三个名相,佛的十力咱们已经讲过多少次了;无畏,成了佛有四种无畏;不共法声是指有十八不共法,这就是佛所证的功德。以赞叹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音声,来赞佛的功德,让大家听了开大乘智慧。“诸通慧声”,简单说就是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境通。六通有大小,都有大智慧,这是分别六通智慧的音声。罗汉有六通,菩萨也有六通,成了佛更是有六通,但是六通的作用大小不同。

        7.“八功德水”

        你看八功德水,水演妙法、风演妙法;佛菩萨放光,莲华宝树放光,光里现佛身,佛身又说法;出的香气,众生闻到恶业消除,善根增长,菩提道念念发展,妙香也说法;妙音声也说法,无量的光明色相都在说法。依正二报全是佛的法身,都能演说无量的妙法。“无所作声”,无我相、无人相、万法皆空就是无所作。“不起灭声”,证无生法忍就无起灭,有起就有灭,起就是生,灭就是死,不起就不灭,不生就不死。“无生忍声”,听了这个音声,自然就证无生法忍。“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最初灌顶是破无明一品,最后的灌顶是登十地菩萨。证十地菩萨灌顶授记成佛。你听了这个甘露灌顶的妙法音声,就是佛给授记了。

六、闻法功德

        “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无量无边的妙法音声,随着你的善根,过去无量劫种了什么因,现在听了这个法,就欢喜无量。

        1.“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

        闻了法以后都有所证,起码小果罗汉闻了就证三果或者四果,断了见惑的菩萨闻了就断思惑,断了思惑的菩萨闻了就破尘沙惑,破尘沙惑的菩萨闻了法音以后破无明。无明有四十二品,破一品无明,听了法以后,继续的破三品、五品无明。所以凡有所闻,皆有所证,都能够前进证到无量的神通波罗蜜。

        2.“随顺三宝,力无所谓,不共之法”

        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佛的弟子,没有一个是邪见外道,或者是不信佛的人。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起码是小乘,小乘也是佛的弟子,小乘也要持佛的清净戒啊,也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才能够证小乘果。所以凡是闻到妙法音声,一定要随顺佛,随顺佛的经法修行,随顺一切诸大菩萨、声闻、缘觉,随顺三宝,随喜功德。无所畏,就是证到佛的四无所畏。不共之法,就是证到佛的十八不共法。极乐世界的人听见了这个法音,各有所证。这个十八不共法给大家没有写出来,将来有机会再给大家写出来,现在能参考的资料少得很,《佛教大字典》弄的也不好用,查了一大堆,那个意思说得不妙,你看搞得糟糕不糟糕。

        3.“随顺通慧菩萨”

        通就是得六通,慧就是开无量的大智慧,这都是菩萨。极乐世界也有说小乘法,有“声闻所成的道”。小乘人没发大菩提心,到了极乐世界还是闻小乘法,慢慢地转变么;在娑婆世界发过大菩提心的人,到了极乐世界就闻大乘法;在极乐世界不会发菩提心,光是个自私自利心,求生极乐世界后还是先证小果,然后慢慢熏习转变再发菩提心,转入大乘。

        4.“无有三途苦难之名”

        极乐世界没有地狱、饿鬼、畜生的名字,没有修罗,没有女身的名字。“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有自然的快乐法音。极乐世界有三名:安乐世界、安养世界、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两个字是太好太好了,所以一般都用极乐世界。安养的时候能够安顺安养一切善根;安乐也就是极乐,安乐是平安快乐但是没有极乐好;极乐是乐到极点,比安养、安乐意思丰富,念起来要好听,所以用极乐世界。

        5.“具足如是清净色身”

        释迦牟尼佛把阿难尊者叫了一声说:“阿难,彼佛国土,诸往生者”,彼佛指的是阿弥陀佛,国土指的就是极乐世界。说十方世界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些众生,“具足如是清净色身”,莲华化生的身体就是清净色身。“诸妙音声,神通功德”,极乐世界莲华化生的清净色身,有神通、有智慧、有大光明,耳朵听微妙音声,天天增长神通,天天增长自己的功德,生到极乐世界都是这样。

七、衣食住用功德

        “所处宫殿,衣服饮食,众妙华香,庄严之具”,这一段是说衣食自然。我们在娑婆世界,众生主要是享受衣食住,要穿衣服,要吃饭,一定要有房子住,没房子住不行,这是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最重要的需求。心里想,我生到极乐世界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服穿,有没有房子住,熬煎这事。这个问题大家不要熬煎,到了极乐世界,比你在娑婆世界要好百千万倍。衣食受用所有的都是自然的,天然的,要啥有啥,“犹第六天自然之物”。

        我们这个世界的他化自在天是第六层天,第五层天叫化乐天,化乐天一切的享受是自己用神通变化的,所以叫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自己有神通,懒得不愿意化,他化就是他人变化的自己来受用,所以叫他化自在天。《华严经·十地品》就是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说的。他化自在天的国土在欲界是最妙、最快乐,乐到极点了。所以佛在他化自在天说《十地》,就说这个大地生长万物,利乐一切有情,就是这意思啊。极乐世界的衣食、楼阁、所有的花香,所有一切万宝庄严,犹如第六天自然受用,这第六天自己有神通,变化都懒得变,还叫人家去变,这是做一个比喻。

        “若欲食时”,想吃饭了,这就是在娑婆世界无量劫吃饭吃惯了,有个吃饭的习气。这个习气是假的还是真的呢?是怎么回事呢?我最初学过午不食,到了晚上大家吃饭,这肚子并不是多么饥饿,可就是想吃得不得了;想吃我也不叫自己吃,我说饿不死的,睡一晚觉,明天早上就有饭吃了,决定不吃,时间一长习惯了,把晚饭就忘掉了。现在就是见到人家吃,我心里也不是那么想了。初生极乐世界的时候,还有想吃饭的习气并不是说肚子饿,是因为在娑婆世界无量劫都是习惯吃饭了,所以还有这么一个妄想。“若欲食时”,若就是假如,欲就是想,假如你想吃饭时,会有“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种种宝钵自然摆在你前面,无量的百味饮食,自然充满。

        1.“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

        虽然有百味的饮食摆在面前,极乐世界跟咱们凡夫不一样,咱们凡夫是真吃,把肚子吃饱。极乐世界摆在面前,心里想着我吃,实际上没有真正吃,就是眼睛见到色相,鼻子闻到香气,以意为食。心里想着吃饱了,肚子就自然饱足。

        2.“身心柔软,无所味著”

        身也快乐,心也快乐,身心安乐柔软。“事已化去”,所有百味饮食,自己见到闻到香味已经饱了,心里想着我吃好了,事已,吃饭完了,化去,美食宝钵自然没有了。“时至复现”,到了吃饭的时候它又来了,又现到面前了。

八、禅定功德

        “彼佛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极乐世界清净安隐,安隐就是稳定安祥,微妙快乐。从四王天到最高的他化自在天,咱们欲界天的六欲天就快乐得很。为什么叫个欲界天呢?因为有男女,有欲爱,所以叫欲界天。再上去是色界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叫色界,它都不叫欲界。因为没有男女,主要是没有女人,他们都是有禅定的功夫,但烦恼没有断,烦恼断了就成圣人了,因烦恼没有断,所以都是凡夫。由禅定的功夫压伏烦恼,你一入禅定什么贪、瞋、痴的烦恼都不起了,不起就叫伏,不是断,断了就成圣人了,这个伏也有力量。到了初禅纯粹的是无漏,这个无漏是临时的,不是证圣果的真悟。他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初禅的人不吃饭也不大小便,也不分男的女的,纯粹是没有大小便的身体。天人的相貌长得好,都是紫磨金色三十二相。

        初禅叫离生喜乐地,离开了欲界的生死,天眼一看人间众生太可怜了。他化自在天的一天一夜是人间一万六千年,初禅天的一天一夜是人间三万二千年,他一看觉得人间的众生太可怜了,活不到一百年就死掉了;对他们来说,咱们好比只活了几分钟就死掉了,所以生到初禅叫离生喜乐地,离开欲界的生死而喜乐么。二禅叫定生喜乐地,得了深妙禅定而欢喜快乐。三禅最好了,听了这个名字就欢喜得很,三禅叫离喜妙乐地,离开初、二禅的欢喜而得到妙乐,妙乐是更近一步的快乐。往生极乐世界以后,一切微妙的快乐超过了三禅天。三禅天就已经快乐到极点了,以此比对,极乐极乐,就是这样的快乐,所以叫极乐世界。

        “次于无为泥洹之道”,次就是还不平等,泥洹就是涅槃,南方人、北方人的口音和吐字轻重不一样,译过来的字就不同。《楞严经》说:“终不于此取泥洹”,也就是终不于此取涅槃,它是一个意思。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快乐,快乐到什么程度呢?次于涅槃,就是比佛果涅槃次一等,再进一步就与佛果涅槃一样了。这把极乐世界赞叹得高妙到极点了,次于泥洹,比菩提涅槃稍微次一点儿,就快乐到这个程度。

        咱们前面赞叹无量宝树、莲华、宫殿、八功德水、光明啊、无量的妙香啊,都是赞叹极乐世界的依报功德,这个穿的衣服和饮食还是属于依报。宝树、罗网、宝莲华池本来是依报,而众生在里头洗澡又得无量的神通妙用,得无量的智慧,所以依报也成就正报,它是这样的。众生得了无量的享受,微妙快乐仅次于佛果大菩提涅槃,是赞叹快乐到极点了。

第三节 总赞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总赞庄严,把它总和起来,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在方等会上阿难请法,佛为阿难及海会无量的诸大菩萨说《无量寿经》。除了阿难尊者以外,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无边。佛把阿难叫一声,叫阿难注意,也是警告大法会中的大众都注意。

        【经典原文】“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佛说无量寿经》

        极乐世界一切的妙果庄严,楼阁、宫殿,随意所至,你想要啥都满愿,你心里一想就现前。乃至无量众宝所成的楼阁、宫殿,你一想就成功。百味饮食,花香璎珞,幢幡宝盖,乃至微妙的音声,你想闻什么法随意听闻。“随意所欲,应念即至”,你心里意念一想马上就到。

        “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天衣宝贵得很,极乐世界的妙衣超过天衣,都能把大地铺满。极乐世界本是七宝世界,干净得不得了,用天衣铺满大地,比地毯还宝贵庄严。“一切天人践之而行”,践者就是走路。

        1.“无量宝网,弥覆佛土”

        无量的妙宝罗网,盖覆空中,好看得很。空中罗网里面有宝珠,跟明月珍珠一样,放无量的光,这是空中庄严好看。宝网“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无量的妙宝所成的罗网,好到极点了。“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四面都垂的宝铃。“光色晃耀,尽极严丽”,除了宝铃还有微妙的音声啦,还放无量的光明,照满大地;“尽极严丽”就是好到极点,庄严到极点,美丽到极点了。“自然德风,徐起微动”,自然微妙的小风,徐就是慢慢地起来,微动就是小小的小风。“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这个风不冷不热而美妙。“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演出无量微妙法音,你想听什么法都满你的愿,你不想听就听不到,你想听就能听到了。你参禅的时候不爱听音声,就什么也听不到;你爱听法了什么法都有,所以叫极乐,没有一样是违背心情的。

        2.“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遍满无量妙香,不但极乐世界能闻到这个妙香,这个香还普熏十方无尽法界。咱们昨天讲的华藏世界有十不可说,多的是无量无数佛世界又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个地种,这一个地种又有无量无边的佛刹微尘数的佛国世界。总而言之,极乐世界的妙香是充满虚空法界的,众生见到极乐世界的光,闻到极乐世界的妙香,听见极乐世界无量的法音,悉皆消灭无量的罪业,增长无量的福德善根。这就是世界国土说法,依正二报全是阿弥陀佛的法身。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现出的圆满报身、无量的化身,以及极乐世界都是阿弥陀佛的法身,以一色一香说微妙法。极乐世界就好到这种程度,香气充满十方法界。“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凡是有人能闻到极乐世界的香,尘劳垢习自然不起,这一切的烦恼妄想自然也就不起来了。“风触其身,皆得快乐”,极乐世界的妙风、智慧风、神通风,吹到身上得无量的快乐。得无量的快乐就是得到法了。得到妙法的快乐,恶业消除,善根增长,发现神通智慧就得大快乐。得到的有多快乐呢?“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灭尽三昧就是定,极乐世界的众生,乃至十方法界的众生,闻到极乐世界的妙香法就能得到无量的快乐,这个快乐超过漏尽比丘。灭尽定就是烦恼都断尽,不漏落生死而得无漏的定。

        我在五台山的时候,能海法师收了个徒弟。最初皈依能海法师,他也是念佛。在北京打念佛七,他也发心,给大家散糖果,散完糖果拿茶壶给念佛的人倒水,忽然闻到一股香气,这个香气超过了咱们烧的檀香。他说闻到这个香以后,身心妙得不得了,快乐到极点了,一直快乐了有半个钟头。你看,咱们这个世界就有人闻到这个香,这是他给大家说我听见的,他要不说我们还不知道。闻到极乐世界香的人,恐怕不止他一个人吧,谁要是不说,别人就不知道,这有不可思议的加持。打念佛七,念阿弥陀佛,这也可以说是阿弥陀佛现神通,极乐世界的香气大家都能闻到。

        你今生虽然是童男童女,无量劫来,过去是淫男淫女也不一定。你说现在已经结了婚,出家修不成,在家结婚生儿养女,这是无量劫的业因果报呀。一出家把一切烦恼妄想一刀斩断,真正地持戒修行。未出家以前是凡夫众生,业报的习气要结婚生儿养女,一出家的时候等于前面的身体死了,出家后真正持戒修行,这又等于法身慧命重生了。

        我们娑婆世界在法界中,算一微尘的一个世界,娑婆世界有千百亿个日月,千百亿个小世界。咱们这一个小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中国仅仅是一个国,咱们这一个国有很多的念佛众生都有这种感应。你看看阿弥陀佛的化境,神通愿力不可思议,一个国一个人有感应,这就无量无边了。一个世界有一个人得到成就,这也是无量无边,何况一个世界又有百千万亿的国家,一个国家又有百千万上亿的人民,咱们眼睛能见到,耳朵能听到,可见佛菩萨的广大神通妙用,充满十方法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3.“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

        风一吹空中下花,是遍满极乐世界,“随色次第,而不杂乱”,青黄赤白,天上下无量的妙花不杂乱,有次序一行一行的。这个花“柔软光泽”比棉花还柔软,都放大光。“馨香芬烈”,妙香啊,遍传极乐世界,十方法界。凡能闻到的众生,一定都是过去有善根,过去没有善根是闻不到这个香的。咱们娑婆世界闻到妙香的人多得很。

        4.“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

        这个花遍大地都是,前面是天衣布地,这里是妙花布地,极乐世界的人踏在花上很柔软。脚踏下去四寸,脚一举又平复,跟我们的海绵一样的。“华用已讫,地辄开裂”,这个地辄开裂就是花自然没有了,花沉没到地下去了。“以次化没,清净无遗”,连一朵花都没剩。“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咋样六反呢?白天是早上、上午、下午,晚上是初夜,中夜,后夜。昼夜六时常下天曼陀罗花这些的宝花,一天昼夜变六个花样。无量的妙花一早上看得不稀奇了,等到上午地裂了缝,或者风一刮化灭没有了;上午天花又下来,跟早上无量百千万亿的花样不一样了;到了下午看得不稀奇了,一股微风一吹没有了,或者是地一裂沉没到地下去;下午又是无量的妙花出来了,晚上的三时也是这样。咱们娑婆世界有昼夜,极乐世界没有昼夜,咱们娑婆世界的人晚上瞌睡了要睡觉。极乐世界的人不瞌睡,晚上都在禅定中。极乐世界的妙境,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说,昼夜六时常有曼陀罗花。赞叹极乐世界好,就是这么好。

第四节 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

        【提要】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无量宝王精香,所成极乐世界。楼阁宫殿,宝树罗网,宝池莲华,幢幡宝盖,异香天乐,水流风声,色相光明,全是微妙香洁。犹如明镜照见华藏世界,出微妙音,演说功德妙藏,大作无量佛事;一色一香放无量光,光现无量色相,色色相相无量变化,随众生心善作佛事。菩提树王,无量光色,无量妙香,普演无量佛事,充满华藏世界海,有缘众生悉蒙度脱。妙宝华王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有亿光明,一一光明有亿化佛菩萨放无量光明,随顺众生示作佛事,教化成就悉令往生。如是树王,有刹尘数妙香宝树而为眷属。下品见八千由旬高,中品见四百万里高,上品见高出一切世界,无量光色普作佛事,见闻得度。如是妙宝华王,有世界微尘数妙宝莲华而为眷属,普作示现,化导众生,悉令往生极乐世界。

        时间不多了,今天晚上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简单扼要地总结一下,总而言之,详细赞叹是穷劫不尽;佛的智慧辩才,赞叹也是穷劫不尽,赞叹不完的。虽然是举其少数,重要点已经都写在这儿了,极乐世界就有这么大的功德。

        华藏世界啊,像咱们佛光寺也在华藏世界以内,你破无明证法身了,处处皆是华藏界,你没有破无明,处处都不是华藏界,不可思议的。所以极乐净土就是华藏世界。有的人说我们要生到华藏世界去,这里就是华藏世界,你还要生到哪个华藏世界去?你破无明了处处皆是华藏世界,你要没破无明,尽虚空遍法界你是找不到华藏世界的。所以娑婆世界就是华藏世界,极乐世界更是华藏世界。

        佛的方便善巧开方便门,你到了极乐世界就到华藏世界了,可是你不到极乐世界要在娑婆世界等?那你等无量劫也见不到华藏世界。佛的大神通愿力,你一到极乐世界就能见到华藏世界,你要不去就没有办法了。方便善巧,咋叫方便善巧呢?一百层大楼,一步一步地上台阶走上去那就难得很了,可方便善巧安个电梯,电梯里还有座位,你坐在电梯里一百丈高的大楼几分钟就上去了,这电梯就叫方便善巧。你要硬是一步步走,佛也把你没办法。

        咱们今天晚上,简单扼要地把极乐世界国土依报庄严讲完了,明天晚上就讲阿弥陀佛的神通愿力,九品往生是另外的一个题目,到时候简单地讲一下。

        无量宝王精香所成的极乐世界,不光是七宝所成,而是有无量的宝王。《阿弥陀经》里面说黄金为地;《无量寿经》就说是七宝所成。七宝所成还没有说完全,极乐世界是无量的宝王,宝中之王;精香就是香王,精就是精华,精华也就是宝王。无量的宝王、宝香所成的极乐世界,就这样圆满具足了。既然是宝王宝香所成的,那什么是宝王呢?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大菩提心,大菩提心是一个种,它有无量的大智慧的妙用,所以是无量的宝王。

        精香呢,香就是大慈大悲,是无量的大慈大悲利益众生,所以香王也是无量无边的。宝王和宝香集共合成的极乐世界,用事相来说是宝王、宝香,拿妙理来说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大神通、大智慧庄严所成就的。既然极乐世界是宝王、精香所成的,这“楼阁宫殿,宝树罗网”,也都是宝王、精香所成就的。“宝池、莲华,幢幡、宝盖,异香、天乐,水流、风声,色相、光明,全是微妙香洁”,微者有形无质,微细到极点。妙者互无障碍。香呢,无量的戒定慧真香,无量的大慈悲利益众生的真香。极乐世界无量的百宝光明都是这样。洁呢?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等烦恼断得干干净净;烦恼断净了,戒、定、慧的法身成就了,完全是清洁的。极乐世界完全是阿弥陀佛的福德智慧和大愿力而庄严的。

        “犹如明镜,照见华藏世界”,照见十方法界。大家听的都没有啥趣味了,究竟十方法界是啥呢?搞不清楚。华藏世界咱们已经讲过了,你们已经知道华藏世界海了,这里直接就说:极乐世界楼阁、宫殿、宝树、罗网、一切莲华、幢幡、宝盖、异香、天乐、水流、风声,所有的色相光明,全是微妙香洁,犹如明镜照见华藏世界。华藏世界讲了,你知道华藏世界这样好,极乐世界一色一香映现华藏世界,无量的功德完全圆满具足了。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万物,楼阁、宫殿、宝树、罗网,微风吹动,“出微妙音,演说功德妙藏”,演说十方诸佛菩提涅槃、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无量的难行苦行,所修功德妙藏演说不完。

        总的来说,是无量无边的功德妙藏,神通大库藏,光明大库藏啦。极乐世界的楼阁、宫殿、宝树、罗网出大音声,光明中也出大音声,所现的色相,所出的香气,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到香气也是作大佛事,也是灭除烦恼,证无量神通智慧。总而言之,极乐世界的国土和一切万物庄严都能“大作无量的佛事”,不光是阿弥陀佛说法,观音势至说法,莲池海会诸菩萨说法,佛土世界亦说法。

        咱们现在的科学发达了,这个世界说法大家就好懂了,广播的音声充满全世界,那不是说法吗?这一下就证明极乐世界国土说法是真的啦,极乐世界无量的妙色庄严,悉皆作大佛事,转大法轮,照的影像里面能示现诸佛菩萨的清净国土,影像里头诸佛说法悉皆见闻。极乐世界的大地、楼阁、宝树、罗网,都是这样犹如明镜,普照华藏世界。

        “一色一香放无量光,光现无量色相”,凡有个色相它都放无量的光明,光中现无量的色相、无量的相貌。现什么相貌?现诸佛菩萨的相貌,现宝树罗网的相貌,现极乐世界的相貌,影现十方诸佛海会,诸佛说法悉皆见闻,就现这些色相。

        “色色相相,无量变化,随众生心,善作佛事”,每一个色相无量的变化,无量的变化起个啥作用呢?随众生心,你爱见啥环境就给你现个什么环境,你爱听啥法就跟你说啥法,随众生的心普作佛事,极乐世界就这么好。这是极乐世界的总赞,大地、楼阁、宝树、罗网、宝池、莲华,一色一香都是这样。

        咱们赞叹极乐世界,还没有赞阿弥陀佛,还没有赞阿弥陀佛的大菩提树,阿弥陀佛也是在菩提树下成的佛。

        1.菩提树王

        “菩提树王,无量光色”,这是赞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菩提树王,菩提树王有无量的光、无量的色相,充满华藏世界。无量的光色还有什么呢?“无量的妙香”,菩提树王现出无量的光明色相,它还现出无量的妙香,妙香普熏华藏世界。众生见到色相,见到菩提树的光明,闻到菩提树的妙香,还有什么作用呢?“普演无量佛事,充满华藏世界海”,普演无量佛事就是菩提树说法,无量的光明作佛事,无量的色相作佛事,无量的妙香作佛事,普演无量的佛事,这就包括完了。所有诸佛菩萨大神通,转大法轮,作大佛事,完全都具足圆满了。要指出来作了什么无量佛事啦,就是念念之中身遍法界,八相成道是念念不停的,这是正规的佛事。阿弥陀佛就是这样,观音、势至也是这样,海会诸大菩萨、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一生补处菩萨都是这样,充满华藏世界,念念作大佛事,教化无量的众生。

        充满华藏世界这么大的光明,咱们怎么见不到呢?原因是没有福德、没有智慧,被业障给障住了,你业障消了,就能闻到极乐世界的妙香。我们见不到,有人能见到,“有缘众生,悉蒙度脱”,与阿弥陀佛有缘,业障消了,机缘成熟了,就能见到这个境界,见到菩提树放光,见到菩提树种种的神通变化,闻到菩提树的妙香,得度了,证无生法忍,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这说的是菩提树,然后再说菩提树下阿弥陀佛坐的妙宝莲华王。

        2.妙宝莲华王

        菩提树下阿弥陀佛坐的妙宝莲华王有八万四千叶,这是莲华的功德,莲华有八万四千莲华花瓣。“一一叶有亿光明”,这是莲华放光。“一一光明有亿化佛菩萨放无量光明,随顺众生示作佛事”,每一样的光明,有亿化佛菩萨。这化佛就是阿弥陀佛;化菩萨呢,就是观音、势至、莲池海会诸大菩萨。每一个化佛菩萨都放无量光明,随顺众生示作佛事。众生有什么因缘,随众生的善根业报给众生示现,或现相、或说法,示作佛事,教化众生。“教化成就,悉令往生”,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后,悉令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有这么多的神通妙用,然后再说菩提树王的功德。

        3.妙香宝树

        “如是树王,有刹尘数的妙香宝树而为眷属”,菩提树王是依报,它又有世界微尘数的妙香宝树而为眷属。我们讲过,金树开银花、银树开金花,这些都是菩提树王的眷属,极乐世界大啊,菩提树王的眷属多得也是无量无边。菩提树的功德呢?“下品见八千由旬高”,下三品的众生见到菩提树,有八千由旬高;“中品见四百万里高”,中三品的众生见菩提树王有四百万里高;“上品见高出一切世界”,上三品的菩萨见佛闻法证无生忍以后,见到的菩提树王高出一切世界,意思就是高大得无边,高出一切世界。

        释迦牟尼佛说《十六观经》,给韦提希示现了无量的妙宝国土,叫韦提希看,佛说:“十方世界这么多的清净佛国,你看哪个佛国好,你愿意往生哪个佛国就往生哪个佛国。”韦提希一看说:“无量的诸佛国土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好,我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说:“好,你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朝西拜阿弥陀佛,就能见到阿弥陀佛,你将来命终就能往生极乐世界。”韦提希向西一拜,极乐世界现前了。

        方等会上,释迦牟尼佛正说《十六观经》时,大法会上与会大众都见到极乐世界了。要说极乐世界离我们娑婆世界十万亿国土,释迦牟尼佛现大神通,就能见到。韦提希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没有动,这中间隔了十万亿佛的世界,韦提希见到阿弥陀佛法身高出一切世界。从极乐世界到娑婆世界,十万亿佛的国土,因为阿弥陀佛高出一切世界高大得很,所以就很明显地能见到。比如说,太阳、月亮离我们远得很,因为它的光明跟体相大,所以我们能见到。这是韦提希夫人见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的高大。

        释迦牟尼佛说《无量寿经》,赞叹阿弥陀佛,赞叹极乐世界完了以后,释迦牟尼佛跟阿难说:“你想不想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呢?”阿难尊者说:“我想见。”佛说:“你想见你就向西拜阿弥陀佛,拜了阿弥陀佛你马上就能见到。”阿难尊者向西一拜,极乐世界马上就现前了,阿弥陀佛的身体高出一切世界,不是百千万亿由旬。《观无量寿佛经》说阿弥陀佛的身量有多高呢?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么高,这是有多高呢?高出一切世界!《观无量寿佛经》说,阿弥陀佛身量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高;说观音、势至的身量是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高。看经的人看错了,他说这个经说错了,咋回事呢?阿弥陀佛是六十万亿那由他高,观音势至是八十万亿那由他高。他心粗得很,阿弥陀佛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高,他把恒河沙忘掉了,而观音、势至是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高,没有恒河沙由旬。一个恒河沙由旬是多少?这错得太多了,佛身太高大,观音、势至身量与佛身相比小很多。咱们说,破无明一品神通是周遍百佛世界,破两品是千佛世界,破三品是万佛世界,由这样子到十地,到等觉。观音菩萨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离妙觉佛果还隔得远得很。由破一品这个阶级,一下子跳到四十一品无明,你就晓得隔得远得很。拿这个来比对,阿弥陀佛的法身是那么高大,观音、势至是那么小。生在极乐世界,见到的佛是不一样的。菩提树也是这样,菩提树还是属于国土么,所以上三品往生见到的阿弥陀佛的菩提树高出一切世界,见到的阿弥陀佛法身也是高出一切世界。菩提树“无量光色,普作佛事,见闻得度”,见到无量的光色,也就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得度,闻到菩提树的妙香,也是属于往生极乐世界得度。

        4.莲华

        菩提树总赞了以后又赞莲华,莲华赞了以后又赞菩提树,现在菩提树赞完了又开始赞莲华。

        “如是妙宝莲华王,有世界微尘数妙宝莲华而为眷属”,妙宝莲华王有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小莲华而为眷属。把妙宝莲华王及小莲华眷属都算上,“普作示现,化导众生,悉令往生极乐世界”,无量的神变,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妙香,普作示现,化导众生,悉令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你看这是国土说法,国土有无量的神通妙用,有不可思议的胜境,这是总赞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光赞菩提树和大莲华王,而菩提树的眷属小宝树那就多得无量无边了,大莲华王的小莲华眷属也是多得无量无边。

        这里主要是把菩提树和莲华王赞叹了,前面是总赞极乐世界的楼阁宫殿、宝树罗网,幢幡宝盖、莲华宝池、异香天乐、水流风声,这跟菩提树、莲华王是一样的功德,都是无量妙色作佛事、无量妙香作佛事。前面的“楼阁宫殿,宝树罗网,莲华宝池,幢幡宝盖,异香天乐,水流风声,色相光明,全是微妙香洁”,这是总赞,极乐世界的一切都是微妙香洁,犹如明镜,照见华藏世界。功德已经赞完了,大家就是要用一点儿心,用一点儿脑筋,一样样赞叹没有办法赞叹的。总赞叹,完全都是微妙香洁,犹如宝鉴明镜,照见华藏世界,出微妙音,演说功德妙藏。功德说完了大作无量的佛事,一色一香放无量光,光中现无量的色,现无量的相。色色相相,无量的神通变化,随众生心。

        然后再是菩提树王,无量的光色、无量的妙香,普演无量的佛事,充满华藏世界。有缘众生,悉蒙度脱。有缘众生见到了闻到了妙香,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证无生忍,一生成佛。

        把菩提树赞了以后,又说菩提树下阿弥陀佛坐的宝莲华王,妙宝华王有八万四千个花瓣,一一花瓣有亿光明,一一光明又有亿佛菩萨。哪个佛菩萨呢?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西方三圣,乃至莲池海会诸大菩萨。每一个佛菩萨又放无量光,随顺众生示作佛事,这里边就无量无边,包括很多。作啥佛事呢?凡是利益众生的都叫佛事,观音菩萨是,“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令众生的生老病死苦慢慢都消灭。为什么叫观世音呢?“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这都是佛事啊,观音菩萨能作佛事,阿弥陀佛不会作吗?极乐世界一色一香完全都是阿弥陀佛的法身在作佛事,教化成就众生,悉令往生极乐世界。

        如是树王,有世界微尘数的妙香宝树,还有百宝及无量的妙宝所成的树而为眷属,赞叹菩提树的功德。无量光色普作佛事,众生见闻得度。见到色相,闻到妙香,都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就是得度。菩提树王的功德赞叹完了,又赞叹莲华。如是妙宝华王,有世界微尘数的妙宝莲华而为眷属,普作示现,化导众生。无量的神通变化利益众生,悉令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我这里简单地录了下来,照这样一赞叹就总结了,再不赞叹了。下来我们赞叹阿弥陀佛神通愿力的正报功德,赞叹观音、势至、莲池海会诸大菩萨的神通愿力,这还是赞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