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分享

第十三章 峨眉山为什么没有土地神|《生命的艺术①:用“华严”成就生命的庄严》

作者:释如孝
介绍:因门六义,待缘不待缘。从缘的无尽、因的无尽,展现出一切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就好像这个物质世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它无量无边。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页数:350千字
ISBN:978-7-5188-0584-6

内容简介

第十三章 峨眉山为什么没有土地神


        因门六义当中分三个层面:一个是空和有,一个是有力和无力,还有一个是待缘和不待缘。也就是在“因”当中所具有的“空”和“有”两种缘同时相即,通过它与有力、无力的差别,就完成了第一次的分化——这就是因门六义所说的“空”和“有”。同时和有力、无力发生了第一层的作用,然后再和外面待缘、不待缘对接,就进入了第三个层面。由自身所具有的空和有,以及外在显现作用时候的有力、无力,再和外面对接——待缘、不待缘,事物就从最根本的因,向外面延伸。

        因,由于它本身的无量,因为它和缘的对接,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说到缘,一个事物的产生,在我们这个缘起的法界中,基本都是以缘存在的。一切缘起都没有自性,所以它在支撑着别的缘起的同时,刹那灭,显现出空,显现出法界的一大毗卢光明藏的通道,这就是事物为什么能够产生运动。而且在运动的同时,又留下了相,由无量的相不断累积,从而产生了世界。为什么世界的存在是业力、是虚妄?就是因为这些假象的延续和内外的对接。

        我们现在看到天上的一个星星,实际上它在无数亿年以前就已经坍塌了,但它的光线经过很多年还在往我们这里走。所以我们在人间看到还有一颗星星,而在我们看到的当下它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因为业识的作用,我们的生命从过去延续到现在。这个心——支持自我的心,它在母胎里的时候就很强烈地要出生,无论遭受怎样的痛苦它都在坚持,因为我执的力量非常强大。在每一个刹那之间,它所要的都是法界缘起的一种展现,这种自我的执持就变成了一个因。于是生命在强大的自心力的显现下,不断地过渡,不断地幻化,不断地存在。这种存在从感受来说非常真实,它又加深了我们的执着。所以完全是一个错位的存在,不存在的存在。

        因门六义,待缘不待缘。从缘的无尽、因的无尽,展现出一切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就好像这个物质世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它无量无边。就是说,在事事无碍的法界,一切真理的空性都是以“有”的方式显现的,它有相、有作用,但和它的本体不相应。它的本体完全是真理法界,而真理法界是无自性。在无尽的缘、无尽的因、无尽的境界当中,我们在生死之间流浪。

        如果去掉这种幻觉,我们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呢?实际上就是另外一种真实的展现。而另外一种真实和当下幻象的真实,它们是一体的,并不是离开当下的幻象还有另外一个真实的自己。如同一条大河,在天人看来是甘露,在人间看来是河水,在地狱看来是烈火,不敢接近,接近以后就非常痛苦。如果按照人间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是水的一种动态或者一种势能,地狱界的生命力不堪承受,因为它的生命力、它的缘起非常脆弱,从它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变化。

        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自心不显现的时候,外境即事而真。在物质界几大元素——地、水、火、风、空的显现中,它也是不生不灭的。这些都是从境界无量谈的,不是从因无量谈,也不是从缘无量谈。境界就是“义”,所以境界无量又称作义无量。从义无量中又展现出了十玄门,玄而又玄,这就是为什么宇宙会有不可思议的创造力,为什么各大星球能够周而复始地在宇宙里面高速地运转。

        我们的自心也是一样,在一个刹那之间,有无量无边的生死的念头走过。当我们的心、我们的眼睛去看它的时候,都看不到它的本体,只能看到它飘过的影子,因为影子而形成的这种幻象,它和本体之间已经差别很大。由于我们的眼睛太粗糙,造成我们心的功能没有被发挥。

        而心就犹如白蚁之王。白蚁之王非常厉害,一个庞大的白蚁群,它的公民数量要用无量个亿来说都有可能,可是它们只有一个王。这个王从出生到死亡,从来都没有出过地面,都是在它的巢穴里面生活,可是一切白蚁都是它生出来的,它的生殖能力非常强。我们的心也是这样,我们的心王也非常强。

        《百法明门论》给它归过类,这也是不得已,因为要有言教,就必须归了类用概念来说,但是概念难以表达境界。我们说“热”,一般来讲超过四十摄氏度就都是热,有无量的热,虽然都叫作热,但是每一种热都是一个境界,这代表了我们心的种种的形象所到达的境界。

        心是无所不能的,就好像白蚁之王一样,它有无量无边的生殖能力。我们心中产生了很多念头,但是有的强烈,遇到别的助缘就成熟了,从心底里面翻到我们的大脑里面。这时我们的大脑就接到一个信号,再经过色、受、想、行、识的加工,就幻化成我们这一生想要的东西。心会再强大它,再收一个种子,这个种子最后落在它生命深层。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从海底翻上来,这个过程很剧烈。

        按照现在的科学研究,从微观或者向宏观角度都会发现同样的道理。最终这一切,都叫作无明的产物,也是毛毛细雨能够汇集成江河湖泊产生势能和动能的原因,这个势能和动能就是我们的命运。已经产生的势能和动能,它们之间的复杂因缘就是十玄门。

        “十”是表示它的无量,没有办法说,用十来表示,代表了它周而复始的循环。因为数字到了十以后,都是循环的,代表了最基础的一个基因。

        我们再来看一下十玄门,就是同时具足相应门、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隐显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十世隔法异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唯心回转善成门、托事显法生解门。这些现象可以说吗?说的目的又何在?

        这些现象是可以归纳总结的,是可以说的。因为它是显示《华严经》关于一切事物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道理。

        第一个就是“同时具足相应门”。现在的科学,已经完全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了。比如手机,人们用一个原理生产出无量的手机,虽然品牌不同,但基本功能都相同,就是人和人连接的“天耳通”,是一个工具。我们的耳朵生得不精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再给它细化一下,但是最终还是要靠我们的心。一切法没有距离,手机就证明了,它是同时具足的。它和我们的心同时具足,它会相应。

        心和万法相应就叫作缘起。缘起需要借助物质、时间或者空间等工具作为缘。或者物质或者时间或者空间,都要借助这些缘。而从时间和空间来说,我们所看到的时间有过去、现在,我们看到的地方有此方、彼方,事实上这还是假象。为什么会有距离呢?就是因为它没有距离才产生了距离。我们把手机一打,距离在哪里?所以心很容易被概念所误,很容易被现象所转。

        同时具足相应门是十玄门的总说。下面有一个是用时间说,有六个是用空间说。十世隔法异成门,这是从时间来说的;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隐显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诸藏纯杂具德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这些都是从空间来说的;诸法相即自在门,这是从境上谈;唯心回转善成门,这是从心的本体谈,一切的现象都可以和它发生作用,心是没有距离的,只看你能不能开显出来。

        现在的科学也证明,分子和分子之间、电子和电子之间都是高速运转的,它有它的空间。最后一个是托事显法生解门,我们就是通过这个事相,让心获得定解。心可以托事显法生解,这就是它的目的。把复杂的现象归类,无非是一个幻觉当中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人类在生生不息的造化当中,要获得自己的解放,就要明白它。一切生命的形式,都要完成这个生命的进步,所以华严的境界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甚至佛陀说《华严经》都不是用我们的语言来说的,而是用心说的。从人间看是释迦牟尼佛说,实际上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在说,三身归位,三身一体在说的。听法的人、听法的地点和表达法的方式,都是非常不可思议。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心是如此慷慨,如此灿烂,我们真的是在浪费生命!

        有人觉得好像这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太阳和我们有没有关系?那么远,看得见它也罢,看不见它也罢,你都离不开它的温暖和它的光照,一切生物都是这样。我们的法性就是生而不有。它不认为什么是自己的,因为它也是缘成的,也是生它的人给予它的。它就是秉着这个道,所以做任何事没有摩擦、没有自我,所以才能在宇宙中运转,不需要动力。它看起来个子 那么大,看起来在不断地燃烧,可是它什么都没烧。它也不能叫作大,因为它自己不觉得大,它知道在宇宙当中它自己是最小的。它的职责就是发光,它就必须发光。这就是诸佛羯磨的作用。

        我们也经常羯磨,有没有产生出作用?我们能不能够解开自己的心结,让自己以开阔的意识,洒洒脱脱地、光明灿烂地、无始无终地来过我们的生活呢?你相信吗?你敢这样撒手吗?不管敢不敢,你都应该尝试或者思考。

        我们会发现,实际上我们的问题就是自己放不下。世间只是一个缘,因在我们身上。如果你放不下,整个宇宙都会帮着你迷惑,帮着你执着。在同时具足当中,我们又会把这种迷惑放大,我们的所思所想会成为我们的所行所受,不断地追寻,不断地创造,有点作茧自缚的感觉。这是方向不对,不是心力不对!

        《华严经》从它的广度、它的深度或者说它的高度,彰显的就是我们生命的一种堪能,是重重无尽的境界。在这个当下,你知道心是无穷无尽的,因为心可以借助缘去放大。但是当有一个人把电话打进来的时候,电话就占线了,等于把其他所有打进来的电话都屏蔽了。这就是秘密隐显,一个一显,其他的全关闭。空性就是这样的,空和有同时就是这样的,它有力量、没力量都是这样的。

        你会发现它确实是同时具足的,就在一个当下,甚至连核变都达不到它的速度。因为它就没有速度,它就是同时发生的。从因的无尽到缘的无尽,再产生境界的无尽。缘的无尽,我们只看到了一部分,我们活在境界的无尽当中,但是有些你感受得到,有些你感受不到。虽然那颗星球现在不在了,可是它的磁场力现在还在对你起作用。我们真的很难摆脱,除非在因上努力。

        所有人在因上都是平等的,《华严经》当中的《如来性起品》,也叫作《如来出现品》,它就说这一切都是从普贤行愿的心当中显现出来的。因为你有了这个方向,就是因,你信得过这个成佛的因,这个信心一产生,其他的不信全关闭。在法界当中,你的场就变了,你就从二维的思维已经进入了无限的思维了。一切现象虽然存在,可是你的内心不会再那样,所以是一得永得。你吃过一次盐巴,那么你永远都会记得盐巴的味道。

        我们人类所拥有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福报,就是可以模拟,可以通过概念去体验,所以“隨順观世谛,能入第一义”。世间的一切都是真理的显现,就是事事无碍的境界,看你怎么样去解读。你全身心地、没有自我、客观公正地去看它,就看清了。佛陀就是我們的一个望远镜,一切都是现量的,而非比量的。我们要多见一些世面,这比我们自己的想象,有更多不可思议的东西。所以经书所在之处,诸佛就在。我们不可以把经书仅仅当作是一本书,一本文字。古人都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不得了的东西。袁世凯临死的时候就很后悔,他说:我最后悔做事太多而读书太少。袁世凯是秀才出身,早年一直在读书,后来因为从文字道不能得到提升,就走上了从军之路。不是他读的书少,是他读的不是生命之书。书不在多少,如果见过大的世面,虽然你没有拥有它,但是你永远不会再对那些小事情耿耿于怀。你看宇宙里面,人类个体存在的因缘是多么脆弱,你就会放下很多东西。经历过生死的人,他的世界观为什么改变?就是因为他看过生死这本书。所以我们应该向内去拓展,这是非常殊胜的福报。

        可是如果你的方向是在另外一个,这个手机就关了,相当于把所有手机的信息全关闭了,这就是人类的自我封闭,这个太厉害了。《华严经》告诉我们,一切无限的可能,只在我们一念之间,同时具足而相应。只要我们善用其心、不忘初心就好。

        不忘初心是哪一心?就是普贤光明的心。普贤光明心就是因地的佛,《普贤行愿品》就是成佛的法。好像普贤行愿都是事情,但是这才是真正的事事无碍,它是真理的显现,一切皆是当下的。整个《普贤行愿品》是以平等的因为它的根本,《如来出现品》是以平等的果为它的根本。一因一果都显平等之理,众生与佛是平等的,所以我们也要信得过自己。

        过去人总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我们现在讲,你相信自己是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当然,要想成为什么,缘很重要,就是十大愿王。我们为什么要一再地下功夫?在念满五十万遍以后,已经不再记数了,我初步地估计应该够六十万遍了,而且不止六十万遍,我们要记住,这是人生的一个时光隧道,一切法都在它里面,一切福报都在它里面,一切平等也在它里面。

        经历过才知道,如果世间的书让你读五十万遍,那你恐怕真的要崩溃了。所以,同样的文字,经过不同的组合,为什么显现出不同的境界?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

        每个人要能够正常地生活,需要有平常心。平常心是需要养分的,或者说它是需要缘因的,《普贤行愿品》的念诵就是这个养分,这个缘。

        人最大的不可思议,就是自己能够安住。三界不安,没有一个众生是安住的。有的人为了安住舍身求法,无量无边地苦行。但是要做到安住很难,特别是这个时代,世间人为了生活难,出家人为了法难,没有一个有少许的安闲自在,能够静静地享受生命这种眷顾,能够安心地在一个事情上不断去落实。很多人看起来很成功,实际上内心惶惶不可终日。多高的地位能保证你的安全?有多大的财富能保证你的身体不生病?

        所以有一本《普贤行愿品》,你跟着念就行了,心就会安。你不用问禅是什么,我们也不用天天去印心,天天去小参,太啰唆了,说了半天还是个人的境界,如果能够说清楚,佛陀把它印成条码,我们自己对号入座不就行了?说不清楚的。个人都在个人的境界里面,为什么要说呢?我們自己不能成为自己的体验者吗?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你担心,最好先成罗汉给我们看一看,就这么简單。

        宏观的战略有了,每走一步都胸有成竹,当下对自我的认同已经比什么都強了。求人不如求自己,你有勇气面对自己,你就足堪成佛!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做自己的依靠,那谁又可以?!佛陀已经为我们做了证明,佛陀就是自己在走他的道,他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当然也有帮助他的人,但是他都是以自己的志向和方法去落实的。

        有无量的人,在用无量的方法,实践着不同的佛道。一个修行人,要有这种担当,这个就是法。佛的法都摆在那儿了,你自己的法在哪兒?佛陀曾经很明确地说过,不要迷信权威。你要相信你的心,因为心会有经验,走得不对的话,它会警觉,它会难受。当你难受的时候就发愿。

        为什么?我们在业力的相续当中,所给出来的方案实际上都不究竟,除非你打开你的第一手资源,就是你的心。然后再在佛陀的教言之下做对比,这样我们是可以稳步向前走的。如果你还觉得不稳妥,可以拥有信仰。诸佛菩萨在法界当中确实存在,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你,但是你的信仰要纯粹,要有正见,要有着佛教的思维模式,就是般若——以宏观的空性破除一切的力量。一切出现都是自我产生的,不要小调整不断,大调整不要,那一定会吃亏,调来调去你会发现一直在原地踏步。

        见地是可以明白的,要让它在发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实践过程中,转变成真实的方案和方法。当年迦叶佛给释迦牟尼佛授记说,你必定成佛。如果有一个实法可以让佛成佛的话,迦叶佛不会只给释迦牟尼佛授记,他会给一切众生授记。只有我们自己做到了,佛才会为我们授记。我们不要关注佛授记以后的事情,被授记以后他才是菩萨,我们要关注他被授记之前,他为什么成为菩萨,得到了佛的授记。菩提者人人有份,你是丈夫我亦是,要有这种大丈夫的情怀。

        既然你拥有一个生命,从来都不尝试着去慷慨一把,老是畏畏缩缩的幹什么?就那么大点儿胆吗?为什么老是自我限定呢?为什么要不断地抓虚妄的东西而不敢面对自己呢?佛陀已经为我们准备了这么好的安全措施,我们完全可以试着去创新,去开拓。

        菩提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可以去体验一下为别人付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必天天在这里坐而论道。你要去做,你要去行,坐下是行动不了的。你在行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法门,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十玄。十玄太简單,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比它更玄,你自己的堪受力比它还要乘多少次方的強大,你这种能力如果不用的话,太可惜了。这也就是《华严经》如来出现于世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又有一个毗卢遮那佛出现?释迦牟尼佛难道还不够吗?不够,对于我们的心性来说还不够。心性的贪心太大了,一个释迦牟尼佛满足不了。贪利有情成大贪,光明遍照于法界,这就是普贤菩萨的境界和精神。在无限的时空当中,他有时候变为光明,有时候变为空性,有时候变为觉性,在我们的心里面伴随着我们,有时候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峨眉山有一个公案。峨眉山是普贤菩萨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一个办事处。峨眉山是四大名山之一,只要有山的地方都有一个山神土地,峨眉山也不例外,但是后来没有了。我给大家讲讲这段公案。

        普贤菩萨住在峨眉山,有一个法师对普贤菩萨信心非常大,他三步一拜,就去朝拜了。一路风餐露宿,九死一生,终于到了峨眉山。在峨眉山不断地磕头,呼唤普贤菩萨。他听说普贤菩萨在峨眉山经常显现,可是这一次怎么叫也不出来。法师很伤心,还在继续地用功,继续拜,“我今生不见菩萨誓不罢休”。他怀着这样一种坚持,菩萨还是没有出现,但是感动了土地神,土地神出来了。土地神说:“你不要拜了,我受不了,你天天拜来拜去,把我拜得福报都没了,你千万别再拜了。”法师就说:“我想见菩萨。你不知道,满不了愿,我今生白活呀。”他们两个就这样僵持着,法师说:“除非你让我见到菩萨,你不是峨眉山的土地神吗?走走后门啊,你帮帮我吧。”土地神心软了,说:“我帮你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你说,什么条件?不要说一个,无量个我都答应,只要你让我见菩萨一眼,你让我死都可以,但前提是先见到菩萨。”当然这个复述有点夸张,他们俩的对话我没听见。土地神就偷偷跟他说:“这个事情只有你知道,我知道,你千万千万给我保密。”法师说:“好好好。”土地神说:“你知道菩萨在哪里吗?”“在哪里?”“在昭觉寺。”

        这是宋朝的一个真实故事。昭觉寺有一个圆悟克勤禅师,据说他是清定上师的前身。土地神说:“菩萨在那儿。圆悟克勤禅师弘法没人帮忙,菩萨给帮忙去了。”“帮什么忙啊?”土地神说:“你一定要听我的话,我跟你说的都是真的,你千万不要怀疑。”他说:“那你说。”“就是在厨房里面烧火的那个头陀,你见到他就拉住他拜,准没有错,有错你来找我,但是你不能跟任何人讲。”法师听了欣喜若狂,赶紧跑到昭觉寺。

        昭觉寺的圆悟克勤禅币在讲法,几千僧人在听法,就是没人烧火,饭吃不到嘴里,麻烦得很。菩萨忙得满身大汗,他变成了一个头陀,头发很长,身上也很脏,满脸的黑炭,正在往火里搭柴呢。这个法师赶到后,一把拉住他就拜。他一边忙着一边说:“嘿,你这个人怎么搞的,我正忙着呢,快忙你的,不要打扰我,再磨蹭我这个饭都做不熟了。”

        法师还在拜。菩萨说:“你拜我有什么事?”法师说:“哎呀,你不要装了,我知道你是普贤菩萨,我今生的志向就是见你一眼。”菩萨说:“你听谁瞎说的,你想拜就拜吧,我可不是普贤菩萨。”还自顾自忙他的。法师拜完了,说:“菩萨你得跟我说点啥呀,我这么远来太不容易了。”他把菩萨腿紧紧抱住,苦苦哀求,满脸鼻涕眼泪的。很多人都在看,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整个寺院都躁动起来了。

        菩萨说:“你怎么搞的?那我问你,你听谁说我是普贤菩萨?”法师急得忘了约定,他说:“你不要装了,峨眉山的土地神那是绝对不会欺骗我的。”听他这么一说,菩萨没处躲了,没处躲往哪里躲?往火里面躲。直接钻到灶门里去了,从火里就回到峨眉山了。因为菩萨的身份被揭穿了,他就没办法继续烧火了。天天都是拜他的人,世界会大乱的。这个故事太感人了,菩萨来给人家烧火。到底菩萨出了什么问题?很多人都想来帮菩萨。

        这是普贤菩萨的秘行,是不能被别人知道的。他回到峨眉山直接找到土地神质问:“还是起你的单吧,这里你不能住了。你没有团队精神,老是泄密。”所以峨眉山到现在都没有土地神。